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大学通识课程课堂互动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大学通识课程课堂互动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这些课程能够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在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通识课;互动模式;艺术课程

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负责任的公民,亦即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一般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一种通材的教育;其二是指一种全人的教育。而《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正是一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一、《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课程的互动模式介绍

《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开设的通识课程,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林迅教授,林教授对艺术有着深深的造诣,在这门课上,林迅老师采用的互动模式有如下几个:

(一)课堂随机提问。每一次的课堂,林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经常会用到的就是课堂随机向同学们提问,然后根据同学们的提问进行分析和解答。例如在第一次课上,林老师谈到了什么是艺术,他首先向同学们提问,问问大家是怎么看待艺术的。很多同学积极发言,都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然后林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和总结,最终给出来一个自己的答案。

(二)小组课堂讨论。除了课堂随机提问,林老师还经常采用让同学们自行组合进行小组讨论的互动方法,小组人数为五至十人,组员由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经过几分钟激烈的讨论,然后派出代表进行观点陈述。

(三)学生课堂演讲。最后的课程作业,是由老师确定主题、明确形式,让同学们制作PPT,做课堂展示。让同学们站上台来、当一回老师,给坐在下面的同学以及林老师上一次属于自己的课程。

二、《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课程的互动模式分析

在《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的课堂上,常用到的互动模式为“课堂随机提问”、“小组课堂讨论”和“学生课堂演讲”,这三种互动方式的结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乐趣。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一)活跃气氛、挖掘潜能。该课程使用的互动方式,充分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出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但还未被开发的能量。通过与授课老师的交谈,知道了每一次课程结束后,教师都认真对这次的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自身做得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继续加强,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正。

(二)注重合作、强化交流。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特征互补,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来完成任务,便于课堂操作。另外,教师的点评尤为重要和关键,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过,老师在点评时,要注意保持和延续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其潜能,以推动他们今后更积极地参与讨论。

(三)亲身体验、换位思考。最后的课程大作业,以学生站在讲台进行PPT讲解为形式,不仅让学生体验了一把当老师乐趣,也让同学们拥有了换位思考的机会,体会老师的辛苦。在最终的大作业进行期间,学生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更能体谅老师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三、大学通识课程课堂互动模式探讨

通识课的独特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考技能,而课堂则是传授知识的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传达出更多、更好的知识,授课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互动性教学则是众多课堂教学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为有效而生动的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本保证。针对课程的互动情况,本人针对选择了该课程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79份,有效问卷79份,调查结果如图:

在受访的79名学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互动性强,自己得到了很多锻炼,收获不少;但仍然有13%的学生表示,可以适当多增加一些互动模式,感觉自己的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所以,针对问卷的统计情况,课堂互动模式的多样性还应该被提升,于此,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课堂小序曲,循序渐进。对于课堂互动,并不是说一开课就马上你问我答,而是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步逐渐深入。所以,针对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来说,可以采用一些小序曲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自然过渡。例如,当铃声响了以后,邀请大家一起进行三次深呼吸,收拾心情、调整情绪,慢慢开始进入课堂状态。

(二)微型辩论赛,七嘴八舌。辩论赛是最能够在紧张的氛围中看出一个人的思维、逻辑以及表达能力的比赛形式,不妨把它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老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学生,而往往就是这样紧张的时候,很容易有极具爆发力的点子出现。

(三)沙龙咖啡馆,谈天说地。18世纪法国的洛可可沙龙和伦敦咖啡馆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通识课程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采取如“沙龙”、“咖啡馆”、“茶话会”等形式,作为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传统的一个讲台、多张课桌的格局,以追求在谈话间把最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出来。

所以,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方式,不仅有助于课程效果的提升,也有助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对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兰继红.谈大学数学互动性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观察,2010(5).

作者简介:吴斯一(1988.06- ),女,苗族,湖北来凤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媒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