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一时刻,一个经济体很可能处于三类周期的不同阶段,这种时候,周期信号就格外复杂,需要科学甄别。而中国经济的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复杂状态。
经济周期和而不同。虽然市场喜欢谈论经济周期,但经济周期并不是一个寓意集中的概念。很多时候,市场没有区分周期类型,就已经陷入了无谓的争论之中。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根据决定要素的不同,传统理论将经济周期分为短周期、长周期、超长周期三种:短周期主要是指基钦周期,长度约为10~15个季度左右。长周期主要是指朱格拉周期,长度约为6~10年。超长周期主要包括库兹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前者长度约为20年,而后者的长度约为50~60年。
值得强调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两卷本《经济周期》(1939年版)中认为,尽管不同长短的周期的决定要素不同,但彼此之间并不矛盾。每个超长周期中套有长周期,每个长周期中套有短周期。周期嵌套是一个矛盾相容的状态,同一时刻,一个经济体很可能处于三类周期的不同阶段,这种时候,周期信号就格外复杂,需要科学甄别。而中国经济的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复杂状态。
说中国经济复杂,是因为它正处于一个三期叠加的微妙时期。三期叠加,官方的释义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们试图从周期并存角度,给出一个符合现状的新释义,即”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超长周期崛起”三期叠加。
第一,中国经济短周期处于反弹阶段。以季度为参照,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一系列企稳信号,季度经济增速触底回升指日可待。
第二,中国经济长周期处于下行阶段。以年度为参照,2016年中国经济依旧处于增长率下滑的通道之中,即便IMF调升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但2016和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也仅为6.5%和6.3%,2018-2020年则为6%。长周期下行的根本原因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给全要素生产率长期提升形成了桎梏。
第三,中国经济超长周期处于崛起阶段。以年代为参照,中国经济的金砖本色始终未变,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内在韧性和未来潜力依旧值得信任。根据IMF的数据,以购买力平价折算,1980年,中国GDP的全球占比为2.32%,1990年为4.11%,2000年为7.39%,2010年为13.82%,2020年预期为19.35%,长期起飞不会轻易中断。
市场普遍存在误解。其实周期叠加是一种常态,但三种周期的方向不会时时刻刻相同。中国经济当前的“三期叠加”就是一种异向相容的状态,就形状而言,是“短W+长L+超长”,这种状态格外容易让市场产生误解。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就普遍存在三种类型的误解:
第一,把短周期反弹误认为长周期反转。这种误解放大了短期信号的趋势意义,忽视了中国结构性问题并未根本性缓解的现实,低估了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的攻关难度。这种误解在期货市场体现得格外明显,黑色金属期货价格的前期炒作就是市场躁动的结果。
第二,由于长周期下行而忽视短周期反弹。值得强调的是,短周期反弹是客观存在的,是宏观政策“托底”经济增长于合理区间的效果显现,也是“稳增长”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先决条件的客观证明。
第三,由于长周期下行而否定超长周期崛起。这种误解在国际市场表现得格外明显,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强势,但市场却选择性地忽视了中国经济长期崛起的客观现实,放大了长周期下行的真实影响,忽视了中国经济微观变化和改革红利带来的发展潜力。后两种误解在国际资本流动、资本市场表现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上造成了过度冲击,进而给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风险偏好脆弱易变。由于经济周期三期叠加带来了一系列误解,因此,市场并未对中国经济形成一致预期,也未形成理性判断,这进而导致风险偏好脆弱易变。我们认为,误解会慢慢缓解,风险偏好也会由此发生渐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