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情”有“境” 主动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情”有“境” 主动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遵循情境创设的目的性、针对性、新颖性和多样性等要求,有效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结合新课程实践,探讨了创设数学情境的教学策略问题。

[关键词] 情境创设 主动学习 教学实效

任何学习的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而且只有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人教版数学教材在问题情境教学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也为教师灵活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设数学情境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内容的选取要巧妙独到,服从于整堂课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生动活泼地开展数学活动,有助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情境创设需要紧密链接生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前提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许多教师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个圆镜被打碎了,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那么,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二、情境创设应该与认知冲突结伴

孔子说过:“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学生的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对新事物的疑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先处在一种矛盾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心弦,再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讨论、归纳,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师:“同学们,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是多少度?”生:“180度。”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在小学时,老师教我们把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得到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一共是180度。”师:“很好,你还记得小学做过的事。现在大家是否愿意再来剪一剪,拼一拼?”生(齐声):“愿意。”学生纷纷拿出剪刀和纸片,开始剪拼。过了大约两三分钟,全部拼好,放在桌面上。

师:“大家都做得很好,但这个结果是通过一两次实验得出的,还不足以说明所有的三角形都有相同的结果。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相当多的几何知识,大家能否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ABC,要求学生说出已知与求证:如图,已知:ABC。求证:∠A+∠B+∠C=180°。

明确问题后,老师启发:“我们不妨从结果来看一下,求证的关键在于两点:①如何提供180度?②怎样把∠A、∠B、∠C加在一起?请大家想一想,然后交流讨论。”生1:“平角可以提供180°,如果能把三个角移到一个平角上,那么这三个角之和就等于180°。”师:“说得好,这就明确了证题的方向,可是通过什么方法能把三个内角移到一起呢?请大家再继续探究。”

学生继续画图、思考或轻声交谈。过了四五分钟,陆续有学生举手要求回答。

生1:延长BC得延长线CD,在∠ABC外部作∠ACE=∠A,这样只要证明∠ECD=∠B(如下图左)。

师:你能证明∠ECD=∠B吗?

生1:能,由作图知∠ACE=∠A,所以AB∥CE,于是∠B=∠ECD。

师:生1是借助于剪拼法得到了思路。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上图中)在ABC的边BC上任取点P,过点P作PR∥AC,交AB于R,PQ∥AB,交AC于Q,这样也能把三个内角移到一起,而且证明也不难。

生3:还有一个只移一个角的办法,就是过点C作∠ACE=∠A(上图右),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来证明。

师:刚才三位同学都做得很好,动了脑筋,作了一番探究。看来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可有多种方法。通过比较,你认为更愿意选择哪一个呢?

生:第三位同学的方法。

师:同学们能对此作出判断,说明随着问题的解决,我们的思路也越来越广阔,鉴别能力也提高了。

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以剪一剪、拼一拼的操作为探究背景,以“实验不等于证明,剪拼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为探究的深层情境,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究问题的实质。由于教师鼓励学生作多角度的思考,所以情境的创设又显得开放,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以实验操作来构建学习情境,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提炼一般规律,在几何教学中有很多机会。在互动性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互动中学会构建一种学习情境,激起已有的经验沉淀,以便自己有效地学会有关知识。教师应充分理解情境实验的作用和目的。

三、情境创设注意适度幽默

幽默是教学的佐料佳品,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抑制学习中的疲劳,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记、想象、思维和知识接收的能力。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这是透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如数学问题的证明,学生会经常犯循环论证的错误。为了杜绝这类错误,可讲如下故事:陌生人甲向乙问路。甲:“请问张三住在什么地方?”乙:(热情地)“张三住在李四的隔壁。”甲:(迷惑地)“那李四住在哪儿?”乙:(认真地)“李四住在张三的隔壁呀!”学生哄堂大笑,从中受到启迪。

有位老师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这样引入――

师:“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有一天,在梦境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经线和纬线不正是自己倾心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惊醒后,灵感来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吗?蜘蛛在爬行过程中结下的网不正是说明直线和曲线可以由点的运动而产生吗?由此,经过深入的思考,笛卡儿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专注地听着,津津有味。当老师讲完时,有不少学生陆续举手。生1:“老师,那么究竟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呢?”生2:“蜘蛛的位置是怎样用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的呢?这两个距离肯定不简单。”生3:“经线是纵向的,纬线是横向的,它们都是有方向的,老师,对吗?”“你说得很对。”教师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生3:“我们是否可以用竖直向上的数轴代替经线,水平方向的数轴代替纬线?”师:“大家觉得同学3的意见是不是很有道理?”生:“有道理。”师:“那么让我们循着同学3的思路再继续深入下去……”

这样用故事创设引入情境,故事虽短小精悍,却生动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埋下了伏笔,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家探索数学的艰辛与执着,学生们在肃然起敬中产生了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强烈欲望与兴趣,达到了引人入胜、激趣导学的目的。

四、情境创设应与文化相融合

数学文化不仅指数学知识,还指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审美情趣、研究方法等。数学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观念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数学的文化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与思考,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

召开数学主题班会,是数学学习富有挑战意义的新鲜事。我组织学生举行的《快乐数学伴我行,数学之美处处有》的主题班会的确独树一帜。班会上,甲方“数学枯燥”与乙方“数学奇妙”的辩论寒十分精彩;各小队的“数学赏心悦目之美”、“数学鬼斧神工之妙”、“数学醇浓似酒之趣”的典故介绍令人拍案叫绝……班会把大家带进变化多端的数学天地,像咀嚼百味果一样品尝着数学的浓浓趣味。过去不爱数学的同学也惊呼:“想不到数学这么让人快乐有趣!”还有的实验组开展了数学游戏。“算24点游戏”项目前排成一条长龙,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桌上随意抽取3张纸牌,根据纸牌上的数字,在最短时间内运用加减乘除推算出得数为24。参与者几乎个个皆大欢喜。“数学谜语”项目前人头攒动,大家面对红色纸条猜数字成语,面对水红色纸条猜数学名称,面对黄色纸条猜文字算式,130条五花八门的谜语都被一一揭下。还有拼七巧板、数字比拼、计数斗智、数学碰碰车……同学们在此起彼伏的掌声、欢呼声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数学知识、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了钻研数学的激情。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的使用,应使所创设的情境包含的信息能足以支撑起相应的数学问题,应考虑学生的情趣倾向,应考虑成本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情境的“移情”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郑兆顺《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伊 红《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郑军岐《怎样合理运用和创设初中数学的情境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