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抚慰、鼓励、赞扬在学龄前患儿门诊输液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减少学龄前儿童在静脉输液中的恐惧、害怕、不合作心理,提高患儿的配合成功率。方法 将我科输液的学龄前患儿5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围绕输液的整个过程,实验组运用鼓励与奖励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成功率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在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儿科输液室是我科门诊患儿的主要治疗场所。我科门诊输液量为每日70~90例,最高可达140~150例,其中学龄期前患儿占60%~65%,只有掌握好学龄前儿童面对输液时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10月在儿科门诊输液接受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500例,其中男268例,女232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250例(男132例,女118例)。对照组250例(男136例,女11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和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对家属的抚慰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焦点,一旦生病,父母亲属格外紧张、焦虑。护士应用熟练的操作、诚恳的态度及耐心细致的解释来取得家长的信任,打消家长的顾虑和焦灼感。
1.2.2对患儿的抚慰 学龄前儿童已具有初步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但他们的理解仅限于表面。因此,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儿,亲切地呼唤患儿的名字,鼓励患儿,并介绍自己和输液室的环境,使患儿减少陌生和恐惧感。
1.2.3穿刺时的鼓励和赞扬 对胆小内向的患儿,护士应先与其交谈,注意用眼神与其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赞美他(她)外表上的优点。当患儿不肯伸手或借口拖延时,护士应俯身边摸头边用亲切的声音鼓励,并希望他(她)向动漫里的英雄人物学习。当患儿伸手接受时,护士应及时给予表扬。对胆大,莽撞、乐于表现但不太配合的患儿应告诉他要坚强,忍住疼痛,做别的小朋友的榜样。操作完成后,立即肯定,当众夸奖其配合好,并送他(她)一个"奖"字小红花、五角星等卡通贴纸贴在额头或手背上,这也有助于患儿较好地配合后续的治疗。
1.2.4输液中的鼓励和赞扬 巡回点滴时再次逐个肯定和问候,播放好看的动画片,使患儿愉快地完成输液。并适时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儿该做和不该做什么,使患儿更乐于接受。
1.2.5评价方法
1.2.5.1患儿对静脉输液配合程度比较 ①主动配合:积极、主动、自己伸手,无害怕表情,非常合作;②配合:先有少许害怕表情,经简单鼓励后接受输液,手无躁动,过程顺利;③勉强配合:抵触情绪明显,经较长时间的劝说和鼓励勉强接受输液,手足有躁动,需要家属帮忙固定手足;④不配合(非常抵触):大声哭闹、逃跑、踢、打、全身躁动,需强行穿刺。
1.2.5.2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 ①一次穿刺成功:只进行一次穿刺就顺利完成穿刺过程;②一次穿刺未成功:两次或两次穿刺以上才完成穿刺过程。
1.2.5.3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调查比较 针对护士的接待、着装、态度、表情、语言、穿刺技术、周边环境、巡回工作、护士工作流程、健康教育等10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每项10分,共100分。90分以上为很满意。70~80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2.1实验组主动配合和配合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2.2实验组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时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2.3实验组的患儿和家属对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由于患儿不配合而致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和组织,增加患儿的痛苦和护士工作量。也由于家属的不理解,进一步恶化护患关系,增加投诉量。因此,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了解家属的心理活动和患儿在静脉穿刺中的心理问题,运用抚慰、鼓励与赞扬等多种心理干预方案实施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减轻患儿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
3.1学龄前患儿的心理状态较弱 学龄期儿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该时期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压力的适宜性相对较差,其心理发展处在信任--不信任期与自主-疑虑期之间[1],故绝大多数患儿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表现为恐惧、拒绝、甚至反抗。这给护理操作带来不便和难度,致使操作失败,也给患儿身心带来更多的痛苦。所以,要了解各种性格特点的患儿心理,运用抚慰、鼓励与赞扬来对其心理进行干预,减轻患儿心理的恐惧和不安感,使其有个从认识-接受-配合的过程,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3.2恐惧害怕等心理活动的产生原因 患儿对医护人员及周围环境的陌生感;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刺激及后遗反应的联想,形成条件反射的恶性循环[2];父母的焦虑、慌张和急躁和对护士要求过高,这些原因均可使患儿产生或加重恐惧害怕心理,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出汗、哭闹、逃跑等。
3.3儿科输液室护士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 儿科输液室护士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较普通病房大,护士情绪容易急躁,护士不应只注意护理操作技术,而忽略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而引发纠纷。护士要从思想上放松,不急不燥,操作时要稳、准、轻。这点对有强烈抗拒心理的患儿尤为重要。在不合作的情况下强行穿刺,待成功后再进行鼓励与奖励,并趁机做好宣教。
参考文献:
[1]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18.
[2]刘成璋.健康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67.
[3]郑文静,欧梅娇,许梅.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接受静脉输液的影响[J].上海护理,2003,3:14-15.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