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梦难圆问题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梦难圆问题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国际间教育交流及竞争日趋频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各方面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很多人将差距归结为教育投入的不足,师资水平不高,学术氛围的腐败等因素,但进一步思考,大学的一味“西化”及大学精神的缺失才是“梦难圆”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一流大学;西化;文化吸引力;大学灵魂

一、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反思

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郑重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一讲话指引着中国高等教育奋力前行,然而,过于急迫的赶超心情,导致我国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走进诸多误区。以下是两大基本误区:

(一)财政投入不足是导致世界一流大学梦难圆的罪魁祸首

坚持这个意见者认为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不够。就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中分配的比例而言,尽管1998年以来高校规模增加了一倍,但高教财政拨款占政府拨款的比例仅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际上,全世界高等教育都面临着财政困境。大多数国家的大学都不可从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直接获得充足的资金,通常通过降低成本或寻求非政府经费的投入,来缓解财政困境。

(二)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是全面一流的

现在高等教育界有一种贪大求全的不好风气,似乎只有办成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才能成为一流: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就是一流。其实,世界著名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与重点发展有限学科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且并非所有的大学都选择“综合发展”。每一所大学应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设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大而全”,关键在于有特色,并把特色发挥到极致。

二、阻碍一流大学创建的深层次因素

(一)中国大学普遍存在过度“西化”的现象

很多人在认识“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问题时。纷纷把目光聚焦在西方,模仿西方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不考虑其是否适应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不注重实际质量。以下三个方面为例:

1 专业设置偏西化。重经济金融

各大高校为应对就业压力,适应市场需求纷纷增设经济金融类专业,但许多大学并不具备开设这类学科的条件和能力,盲目增设造成“专业疲软”现象。而专业设置的偏向性,使得原本优势人文学科的被冷落及投入缩水。

2 专业标准有失偏颇

许多专业,特别是人文社会类专业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当前的“国际规范”与“课程标准”,往往以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文化观念为基础,渗透着西方的文化意识。这样唯西方取向是从,势必断送本民族传统,势必丧失自身根基,成为他人附庸,更何谈核心竞争力。

3 师资盲目“海归”化

我国高校越来越强调师资的国际化,这是加强师资建设的一个好的趋势。但是,许多高校将这个“海归”背景看得过于刚性化,且没有注意对“海归派”的区别考察,这最终导致聘用的“海归”良莠不齐。

(二)缺乏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及竞争力

清末以来,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制度为西方的高等教育制度所取代,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如今,我国高校普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把西方的学说当作普遍原理,忽视东方人本身的历史、文化与哲学,以及中国现实的需要等问题。这种“西方中心论”及“民族文化的忽视”使得我国高校很好地移植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却没有很好地承继传统的“大学之道”:使我国大学无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文化和教育其实是相伴而生,如果一个大学缺乏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及竞争力,那么它将无法吸引海内外优秀的学者及学子,不可能成为文化传承及传播推进力,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三)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其核心是健全人格和造福人类,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大学的一切方面,是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大学精神的衰微现象在我国的高校中表现得很突出。首先,大学开始不注重自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看市场设专业和搞研究,逐渐沦为“市场的奴隶”,这种功利主义的极端蔓延造成当今大学生“无利不学”的风气。其次,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和文化品位不高,使得我国大学生缺乏人文素质,大学教师缺乏人文素养。一个充斥着功利及人文素养的缺失的大学,是缺失了大学精神的,这必将阻碍我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三、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议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我们不应当寻求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而是要构建独具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世界一流大学”模式。以下是两点建议:

(一)“自知之明”。要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必须认真研究、扬弃和创新中华文化传统,尤其是“大学文化”。只谈“与国际接轨”,而不努力发掘传统中国的教育资源,这样的改革,是有局限的。

(二)“知人之明”。高等教育除了要对自身深入反省外,应关注和研究不同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的制度、内容与方式的共同性,又要研究它们的差异性,并且努力揭示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而不是习惯性地按照别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本国的教育。

四、结束语

文化和教育是紧密相联的。它们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确定教育终于何处和文化始于何处都是不可能的。企图去分离它们是荒谬的。因此,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过度“西化”,重塑中国文化魅力,重拾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刘宝存,关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中国国情[J]比较教育研究,2007(6)

(3)毛建军,国内外高等教育投入比较研究[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

(4)王冀生,大学需要新的文化觉醒[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年,26(1)

(5)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赵穗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