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技能型社团和技能大赛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技能型社团和技能大赛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介绍了技能型社团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将二者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技能型社团 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52-02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应具有就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技能)、职业素质和知识。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学历竞争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只能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加大教育力度,发挥其个人特长,才能在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设计的。除此之外,专业技能型社团和技能竞赛这两个平台也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技能型社团在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形式多种多样,如学术问题、社会问题的讨论研究会,文学艺术、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组成的活动小组,有文艺社、棋艺社、摄影社、美术社、歌唱队、话剧团、篮球队、足球队、数学社、物理社、化学社等等。每年各社团以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社团生活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本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技能型社团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学校的第二课堂为平台,由学生自主选择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职业导向性的学生群众性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延伸,具有第一课堂不可取代的作用。

学院专业技能型社团较以往的艺术兴趣类、公益服务类、科技创新类社团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拥有较为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牵头负责,并配有专业教师负责成员招聘、培训指导及大赛、活动等的策划。社团建有专业实训教师与社团成员的定期沟通和培训机制,通过提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课题或任务,有针对性地辅导社员,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二是多平台多渠道提升社员技能水平。通过技能比武、承接项目等相应活动使学生在赛中学、做中学,运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社团活动体系。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学生社团99个,其中专业技能型社团5个,这些社团基本覆盖了学校的主要专业,如化工技能社团、机械创新团队、电子竞技协会、自动化社团、机器人协会等。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都和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大赛有着紧密的联系。自动化社团成员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级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多次荣获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化工技能社团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并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参加专业社团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较高的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为宗旨。专业技能型社团以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室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并且可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主命题进行研究,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专业学习自觉性;弥补专业设置上的不足,纠正专业培养相对狭隘的弊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求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在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技能竞赛以职业关键能力为导向来设置各项赛事,对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职学院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学院发展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检验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因此,技能竞赛在促进教学质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准确把握各专业高技能人才所面向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资格标准,是实现职业技能竞赛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核心点。一方面,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要求,采取逆推式方法论,通过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认真分析,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汇总,确定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确保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另一方面,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紧跟新技术发展,围绕职业核心、必备技能与知识点编制竞赛题,确定竞赛方式与评分标准,坚持竞赛活动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原则,使组赛或参赛均和常规教学相融合,与专业建设相结合,惠及全体学生,确保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技能竞赛将竞赛内容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教学过程中,有力地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教学改革。

参加技能竞赛也是对专业教师的考核,促使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技能竞赛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保障。开展学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同台竞技活动,搭建多层次、开放式竞技和评价平台。将企业对职业岗位技能、素质要求标准嵌入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评价中,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改革。竞技过程既是师生、企业员工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校直接获取企业评价的途径。将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者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综合素养要求融入课程学习考核指标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将竞赛组织、指导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将学生竞赛成绩列入相关课程学习成绩,完善和创新了教学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既促成了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又推进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