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92例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92例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消化内科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2例消化内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的方式不同,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选择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两方面。观察记录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结果发现实验组焦虑的发生率达17.4%,对照组焦虑的发生率达45.7%;实验组的HADS评分是(5.18±1.27)分,对照组得分(9.69±2.87)分;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5.7%,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7.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78.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63.0%。两组相比较,差异都符合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理干预;消化内科疾病;焦虑;护理

消化内科疾病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腹泻、消化道溃疡、功能性营养不良、炎症性肠病等[1]。消化内科的疾病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治愈难度较高,容易复发。因此,一些顽固且症状重的疾病,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除了病痛给予患者的折磨,周围环境等因素也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2]。为了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消化内科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间收治的92例消化内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2例消化内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34.8±3.7)岁。92例消化内科患者中,有24例患有消化道出血,有17例患有慢性胃炎,41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10例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据护理的方式不同,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选择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两方面。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和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46例患者常规的治疗和传统的普通护理方法。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仔细观察及记录患者每天的情况如血压等,基本满足患者的要求,劝阻患者改掉其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但不能予以强制约束。

1.2.2实验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46例患者的焦虑情况予以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干预,包括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治疗、放松疗法、与医生良好及时沟通和生活习惯的干预。

1.3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其焦虑情况,量表分值为:0~7分为无症状;8~10分为可疑症状;11~21分为症状肯定存在。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如果患者无不良症状,没有病情反复,住院时间不足两周,则记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仍存在一些不适反应,有病情反复的趋势或者征象,住院时间超过2w,则记为治疗无效。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程度,满分30分,得分不足18分,则记为不满意;得分在18~24,则记为基本满意;得分在24~30之间,则记为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和HADS评分情况 治疗后,结果显示,实验组焦虑的发生率达17.4%(8/46),对照组焦虑的发生率达45.7%(21/46),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实验组的HADS评分是(5.18±1.27)分,对照组得分(9.69±2.87)分,实验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且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5.7%(44/4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7.8%(45/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78.3%(33/4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63.0%(29/46)。且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3讨论

几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伴随的问题也相应增多,比如消化内科患者就在逐年增多。消化内科疾病主要发生的部位是胃肠、肝胆、食管、胰腺等,位置很多,疾病的种类也很多。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约占20%~45%[3],算常见疾病之一。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研究表明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胃肠的运动功能下降和分泌过多的胃酸。心理因素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尚无统一定论,仍有待商榷[4]。

经济的快速发展,接踵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消化内科疾病大多不被人们所重视,且消化内科疾病以慢性病为主,易复发,不易痊愈,造成患者更大的心理负担,易引起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长期焦虑不安除了让患者感觉不适以外,严重者可能会发生植物神经紊乱等。相关研究表明,约有46%~56%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易得焦虑症[5],患者的焦虑会大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治疗速度及护理情况。所以为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应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其关键在于医护人员和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满足患者的基本合理要求,使其在放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治疗。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比对照组低,HADS得分比对照组低,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消化内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娄丽红,王欣,吴文娟.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729-730.

[2]黄凤妹.心理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892.

[3]张爱珍,杨宁.浅析施行心理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不良心理的干预效果[J].求医问药,2013,11(9):193-194.

[4]张圆媛.负性情绪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168-2169.

[5]艾青霞.心理护理干预对8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788-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