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前大学生主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伦理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前大学生主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伦理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出发,站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伦理视域,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主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成因,即对“知识本位”传统教育思想的被动接受、对专才培养模式和对“文凭主义”用人标准的被动适应。其结论为认清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之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21-02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一定角色的人在对高等教育价值认识、判断基础上的综合性选择。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体系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主体多样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主体的日趋多样化导致了高等教育价值目标的多元化。当代政府、市场、高校和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了高等教育价值目标选择的主体。各类主体总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考察、追求并实现某些教育价值。由于不同主体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需要的类型和层次等都不尽相同,因而在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择方面必然存在差异,由此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具体来说,政府主体的价值取向具有整体性,主要是追求教育活动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科技价值等一般的工具价值;就业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具有直接的利益倾向性,市场主要强调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高校主体的价值取向则具有理想的特点,高校注重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青年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则具有独特性和现实性,学生主体除了追求教育活动的本体价值,即重视个人、个性发展的价值之外,还关心教育活动的工具价值。

然而,对于高等教育实践来说,“多元价值取向”只是一种状态描述,呈现的是高等教育丰富的、多样的价值在当代中国这一空间中的共存,高等教育实践则不可能是“多元”式的拼盘,它在众多的价值面前总要有自己的选择,从而朝着一定的目标往前走。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同主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冲突日趋激烈,多元价值取向共存且激烈冲突的状态也制约了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其价值的实现。因此,站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伦理视域,充分认清学生主体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从而了解我国高等教育之现状,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的价值评价和选择中,大学生不仅常常被当作价值客体而受到政府和就业市场的关注,同时也经常以价值主体的身份对高等教育表达自身的需求。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价值系统中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其表达价值主体需要的独特性。

对于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追求必然包含两个层次:首先是外在的工具价值追求。即他们希望高等教育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进行有效的准备,继而为自身社会声望、经济地位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们进行高等教育价值选择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马斯洛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如若不考虑人的最高志向,就永远无法理解人的生命。现在,必须毫无疑义地把生长、自我实现、追求康乐、追求个性和自治、追求卓越(换一种表达方式即‘奋发向上’)作为一种广泛的、也许是普遍的人类倾向来接受”。换而言之,人的需求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在其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还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即追求个人在知识和理智上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个性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促使我们追求教育内在价值的根本出发点。但是,大学生主体的这种价值取向却往往在与国家、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的冲突中被掩盖和遮蔽,使得其只能被动地适应国家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而不能坚持自身的真正内在追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知识本位”传统教育思想的被动接受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追溯我国迄今为止的教育实践,都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知识就是力量”、“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响亮的口号至今萦绕在我们的耳旁。可以说,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为其将来能够从事某一职业奠定基础。教育者似乎已经忘记了知识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对知识的学习和创造只是使人类生活得更好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当前教育将知识本身目的化,把对知识的获取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和全部意义,从而忽视了原本最有意义也是最应传授的负载于知识背后的方法及蕴涵的价值。这种过分追求知识和盲目占有知识的价值追求给当前教育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行为不但违背了人类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理念,还导致了知识、技术、技能对人自身的异化和奴役。事实上,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而言,素质远比知识重要。

二、对专才培养模式的被动适应

“专才”是与“通才”相对应的,指“只着意于某一专业甚至某一个小专业的某一方向的深入研究、知识面较窄的人才”。以专才为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则是与通才为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相对应的,而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在国家和市场价值取向占主导的情况下,都是实行的专才培养模式。诚然,这一培养模式是与当前经济建设对所需高级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相契合,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面对当前“就业难”的巨大压力,大学生往往注重对专精的追求而将自己埋头于各自专业的小圈子,这就难免使其局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而缺乏对整体知识的把握,最终影响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全面性。因此,“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如果教育仅仅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种狭窄的专业工作,很容易忽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成为‘单向度的人’。专业划分过细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变得支离破碎,而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并非像专业划分那样界限分明。从就业的角度看,毕业生面临的是比传统社会更加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需要开阔视野,关注并利用其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需要应对职业经常变换的挑战。”

三、对“文凭主义”用人标准的被动适应

所谓“文凭主义”用人标准是指“用人单位在选聘求职者时主要根据他们手中所持有的文凭特征信息来进行筛选。而文凭特征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凭的高低,即通常所说的学历高低;二是文凭所代表的学校的类型,即所持的是名牌学校的文凭,还是普通学校的文凭。”当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往往把学历作为基本的入选条件,而求职者也相应地把文凭当成就业的“敲门砖”,人们热衷于追求文凭,似乎拥有文凭就等于找到了解决生活中众多问题的途径。在这种“文凭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用人标准下,近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读书本身不重要,读什么书更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可以考上大学,可以拿到文凭,可以过上好日子”;更有甚者掀起了以单纯追求高文凭、高学历为基本动因的“考试热”,“专升本热”、“考研热”、“考博热”就是其直接结果。其实,文凭、学历作为知识积累的一个象征,对它的追求本是个人积极上进的表现,但是物极必反,过分追求高文凭、高学历也给我们的国家、社会、高校和个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大学生主体要在国家和市场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具备坚定的毅力和超脱的精神。而这也正是当代青年学生所缺少的。首先,一些学生往往出于对安全感的依赖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追求。“安全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出于对这种安全感的依赖,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判断,盲目跟风,心态也不稳定,也就很难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正确定位,最终导致他们的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不但对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无益,还对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有些学生甚至单纯的认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去适应国家和市场主体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因为,他们认为在个人与国家、市场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被动适应比起主动争取来说付出的代价要小。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被动适应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远比发挥主体性精神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本体和工具的双重价值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动适应招致的恶果,即人们为被动适应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