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留白”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留白”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此技法渐渐被用到了其它绘画中。留白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有字处固要,无字处亦要。白黑之间,相辅相成!绘画、书法中的恰当留白,能让作品显现呼吸和灵气;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恰当留白,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培养其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课堂富有生机与启迪。

1.导入时“留白”,引人入胜

导入是一堂课的“序曲”。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把“留白”巧妙地运用到导入中来,有意给一些语文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拉开学习的序幕。

例如在学习《荷花淀》前,我先让学生对战争的场面用形容词描绘一下,往往会说出如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流血漂橹、血流成河等这样一些令人胆寒的词,随之告诉学生课文中也写到了战斗场面,可绝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些形容词所能描述的内容。这样,一条学生们没有走过的路便呈现出来,在路面前,思维已经放飞,一大片空白需要他去补满,吸引着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文本分析中。

2.衔接时“留白”,精设承转

在一堂流畅的课中,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各环节的衔接也应是天衣无缝的。教师在设计“留白”时应作精深的思考,“留白”过于简单,让学生容易想到,或是太难,以考倒学生为目的,都会抑制住学生的动机。

我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设计了四个板块,即揭题导入,奠定基调;整体感知,深化感悟;拓展背景,加深理解;情境写话,激荡感情。其中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间我巧妙地设计了留白。

该板块教学我先让学生针对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知道了什么,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着重感悟“不可估量”与“化为灰烬”中,积淀了沉重的辛酸感。然后让学生针对2-4自然段,领会圆明园宏伟的建筑与奇珍异宝,在诵读想象中充分领略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其给人的精神享受。而正当学生“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时,教师话锋一转,“但是,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这一切早已永远消失了!这一切早已被列强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了!”教师深情地诉说这一场人间灾难,愤慨地控诉英法强盗的罪行,把学生从人间天堂一下子带进了人间地狱。

在这里,我让学生静静品味这种人生体验,为下一板块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3.课堂朗读时“留白”,尽显个性

在朗读中的“留白”,即教师的不作为、不求同。齐读的声音未免僵化,表现不出朗读应具备的重音、停顿、语调和节奏的美感来,更表现不出应有的情感。大多数要出声朗读的文章让学生单读会更好一些,齐读会拖步伐、赶步伐,以牺牲自己来迎合集体的需要,因而不可能用心深入地读好文章。

我在教学《病梅馆记》时,文中的句子:“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梅之欹之疏之曲。”、“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断句有点特别,学生在齐读的时候难以断准,齐读往往过于平铺,高不起低不下,先让学生自由读两遍文章后效果就会不一般。

4.结课时“留白”,余音绕梁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这样。一堂课虽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过程,但如果结尾草草收场,也会功亏一篑。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课已尽而意无穷”的享受。

一篇课文学习后,要跳出狭隘的课堂,放眼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领悟文中所载之道,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更需要“留白”的应用,教师所需做的只是打开窗户,让学生从窗口看出去,然后把看到的一切告诉老师和同学。这一过程就是教师要提示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看待有所联系的事物,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考的能力,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主动个体,这也才体现得出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在教学《灯下漫笔》时,提到了社会中的奴性思想,请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想想。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后,说出了现代文明下的种种奴隶:车奴、房奴、卡奴、金钱的奴隶、科技的奴隶,内容丰富合理而又见观察的深度。

总之,我觉得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