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生活在别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La vie est ailleurs.(生活在别处)”1968年以前,兰波将这句话从嘴里或笔尖创造了出来;1968年,这句话被刷在巴黎大学的围墙上;1968年以后,米兰?昆德拉将这句话发扬到极致,弄得世人皆知。
生活在别处,真的是一句好话。似乎可以释为名词,“生活在别的地方”;亦可理解为“要生活在别的地方”。这是一句蕴藏着丰富情感的诗句,这是一种诗人们疯狂热衷的情绪,这种疯狂使他们的脑袋都冒烟,呈现出一片梦幻般的灿烂景象。
昆德拉借主人公雅罗米尔之口发出了一声令母亲哑口无言的感叹:生命像是野草,是某种忧伤而徒劳的东西。女人的,或者说具体些,一个正在愚蠢的家庭中日渐沉沦的女人的生命尤为如此,这是她的宝贝永远都不会明白的忧伤,尽管他曾经给予她忘却性的安慰和补偿性的鼓舞,仍无能为力。爱,于她已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希望或是无法理解的拒绝。
诗人雅罗米尔身上附着很多人的灵魂,昆德拉将自己对兰波、莱蒙托夫、洛特雷阿蒙、济慈等人崇高而真诚的爱赋予他,进行时间与空间的“颠覆性创作”,使得全书具有颠倒的、错乱的、虚假的、讽刺的、荒诞的一面,弗朗索瓦?里卡尔称其为“撒旦的视角”。在这一视角里人们将看到雅罗米尔从一出生就被母亲放置在避免受到伤害的地方,从他的诞生、奔跑到诗人的死亡,他重复着阿尔蒂尔?兰波的一生。他和这位伟大的诗人一样,有一个精神错乱了的母亲,他们都在奔跑,在奔跑中完成他的诗歌,诗歌隐秘地反映出他们脖子上留着的颈圈的痕迹。昆德拉高明地将两人的死重叠在一起。“沃尔克的棺木已经推上土,沃尔克夫人已从墓地上回来”;“兰波棺材上的木牌已经竖起来,夏尔维尔夫人检查了那个阴暗潮湿的墓穴,亲眼看着棺材重新盖好,一切都井然有序,阿尔蒂尔安息了,雅罗米尔安息了,再也不会跑了。”
雅罗米尔的身上除了有上述列举的人物的影子外,也是小说中一个人物的翻版,或者说,他对他的模仿纯粹是不自觉的,他就是那个对母亲说出“这孩子有一种对人脸的顽固拒绝,对人的本性的顽固拒绝”的画家。这个画家是成熟了的雅罗米尔,他们都疯狂地热衷自由。“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世界,至少我们应当改变自己的生活,应当自由地表达。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就让我们按照独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抛弃所有的旧事物,要绝对现代化。”但到底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绝对现代化,他们谁都说不清楚。所以他们悬于自由与半自由的状态,只能在生存、衰老、死亡中寻找他们自由的意义。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提,他是雅罗米尔在诗歌中虚构出的人――克萨维尔,一个起初在他意识中是自己的另一面,到最后认识到是背叛了自己的人。克萨维尔不能拯救雅罗米尔,一方面因为他在另一段生活里,另一段故事里,他无法在他目前所处的生活中拯救他已不在场的生活;另一方面,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克萨维尔讨厌那些瑟瑟缩缩、生命不够完整、做人也不够完整的人,而雅罗米尔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一个以为自己在爱、以为自己在生活、以为自己在写作的不幸的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被伤害,可以说他一出生就被放置在了悲剧之中,他的纯真带着滴血的微笑,他的温情带着成年的恐惧,这样一个真正的、但却被人否定的诗人,在他死的时候被克萨维尔背叛,如同他背叛他虚构的那个女人一样,“你真美,但是我必须背叛你。”雅罗米尔的影像与一个女人重叠,尽管他歇斯底里地喊:“我不是女人!你看清我不是女人!”是的,你不是女人,但必须被背叛。
关于生活在别处,应该是诗人的一种找寻,他找寻的是一种无边的伟岸,他的生命已是无可挽回的渺小,他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
真正的生活在别处!完全在别处!应是百分之百纯洁,否则就被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