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茶,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聚焦“三农”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的成果的突破点。
茶业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农业的一部分,茶叶产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基本模式,实现茶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而且,随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品牌带动、培育龙头企业等有力举措,福建茶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海西现代农业发展极富活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福建茶业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全省涌现出一批茶叶名牌产品,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全省有51家企业获得有机茶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有7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的产品有55个。有35个乌龙茶主产县(市、区)通过“福建乌龙茶”原产地保护;以福建乌龙茶为代表的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被列入全国茶产业建设重点,并成为全国四大优势区域之一。
在福建的茶叶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有4个,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的有3个,有6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我省茶叶品牌的创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全省茶叶企业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全省各地也着力于推进茶叶产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福州、泉州、漳州、宁德等地建立了各种专业性茶叶批发市场,“安溪中国茶都”2007年营销总额超过12亿元,全省涉茶行业产值超200亿元。
[星愿]闽北茶业的标杆
从2001年进入武夷山至今,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在短短7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家集基地种植、管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企业。2008年企业年产值可突破1.5亿元,已经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武夷岩茶销售网点,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的“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相继成立;武夷星大红袍、肉桂系列被列入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武夷星大红袍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公司获“品牌农业企业”称号……在武夷山大大小小200多家茶厂家中,武夷星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中规模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
在武夷星进入武夷山之前,武夷岩茶市场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茶园没有科学的管理,加工过程也没有科学的指导,产品包装和销售都还处于粗放经营的状况,整个武夷山没有一家能起到领导作用的龙头企业,没有一个能代表武夷岩茶的知名品牌。所以在入驻武夷山之初,“武夷星”就先从制定标准入手,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与要求生产和加工茶叶。“武夷星”的茶园有别于一般的茶园生产模式,茶园禁用一切化肥农药,讲求土壤和水源。如今1250亩的有机茶园已经分别通过了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认证机构有机茶认证。此外,从2004年开始,公司引入ISO9001和HACCP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茶叶生产全程质量跟踪。
坚持高标准的生产模式也给武夷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为了满足不同的层次消费,武夷星的研发人员开发出适应不同消费者口味的武夷岩茶种类。武夷星还率先引进企业CI理念,一改武夷岩茶简陋的包装,采用锡罐、瓷罐等代替原先的纸罐。用10克小包装代替250克大包装,用三角包装的原茶袋泡茶代替茶末袋泡茶……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武夷岩茶包装差、档次低的印象,真正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
在坚持企业高标准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同时,“武夷星”从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天起,就和当地茶农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是直接和当地茶农签订茶叶产销合同,为这些签约茶农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标准的农药肥料。如今,“星愿”已经和当地1000多户茶农签订了产销合同。二是建立有机茶合作社,把散户纳入大户,通过“龙头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龙头茶企业与茶农的“双赢”的联结机制。公司已经先后在黄柏、星村、黄村、曹墩等茶村建立有机茶合作社,加盟合作社茶农500多户,依照合作社有机茶标准管理的茶山近万亩,其中,仅黄村就有3700亩。这种创新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户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今天的“武夷星”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武夷岩茶的第一品牌,但掌门人何一心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在“两会”期间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大扶持闽东北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单看题目就知道“武夷星”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武夷山了。未来的“武夷星”还将继续扩大有机茶生产,研发茶叶深加工,做健康的茶饮料,进而带动整个闽北茶业的发展。
陈清福:走自己的“路”,重塑闽茶辉煌
著名策划人、福建企业策划中心主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陈清福先生将福建茶定位为“中国茶领军人”和“中国茶第一方面军”,他说闽茶发展需要战略,闽茶经营需要创新,必须重新定位闽茶、正确认识闽茶在中国茶界扮演的角色,才能为闽茶的发展重新进行品牌策划与战略设计,才能使闽茶发挥更好的产业效益与文化价值。
闽茶的五大目标
闽茶要发展,需要大智慧、大战略、大手笔,要有统一的声音、统一的行动。政府、企业、中介联手抢滩,扮演中国茶领军人的角色,承担起中国茶第一方面军的责任。
1、打造一个保健国饮。闽茶不仅是产品,不仅是饮料,更是保健产品、健康国饮。这是闽茶区别于其他保健饮品的特色与价值所在,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2、启动一个文化品牌。闽茶需要创新,需要注入健康元素,需要注入时尚元素,形成中国茶的形象,形成中国茶的商标,形成中国茶的名片。
3、拉动一个产业平台。闽茶要成为海西经济区的支柱产业,成为中国茶产业的代言人,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区。
4、带动一方经济。闽茶要辉煌应该着眼于战略上、经济上、区域发展上、产业发展上的大融合,安溪、武夷山可以成为中国乌龙茶的产业集聚区,福州仓山区和闺侯可以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的产业集聚区,拉动周边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联动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产业化发展升级换代。
5、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喝茶不仅仅是健康、时尚、文化,更在于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塑闽茶从“一三四”做起
“一三四”即“树立一面旗帜、整合三大品牌、再造四大基地”。重塑闽茶首先要高高树立起“闽茶”这面大旗,其次从三大品牌:铁观音、大红袍、茉莉花茶做起。
――安溪铁观音几乎是福建乌龙茶的代名词,是靠茶王赛起家的,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是福建各级政府、企业家、茶农、媒体协同运作的成功范例。闽茶要继续让铁观音扮演闽茶先头部队和主力军角色,抢占中国茶广阔的市场。铁观音重在功夫,将是中国国茶,也是中国茶道。
――武夷大红袍大器晚成、后劲十足,大有赶超铁观音之势。如果运作有方,有可能与铁观音共同领军中国 茶,将与浙江龙井茶、云南普洱茶形成中国茶四小龙。大红袍意在茶韵,将是中国的“皇家御茶”。
――福州茉莉花茶曾在世界茶历史与中国茶市场扮演过主角,至今在北方仍大有市场,如何复兴是重塑闽茶的一篇大文章,需要政府与企业家携手共谋,否则不出10年,将退出中国茶市场,成为历史。茉莉花茶能否被打造成中国的立顿茶,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要再造四大茶基地,让安溪、武夷山、福州、宁德形成中国茶四大产业聚集区。
――将安溪打造成中国乌龙茶产业集聚区,花3年时间创建海西区第一个万亩“高标准的有机乌龙茶基地”,实施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协同安溪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重新布局,创建“国家级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使安溪成为海峡西岸、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区文化产业的领军城市,成为中国茶投资贸易的合作与交流平台,营造“世界茶之城”。
――以茶为媒,将武夷山打造成中国茶文化产业集聚区,创建海西区“高标准的有机岩茶基地”和“高标准的有机红茶基地”,让茶与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合一,融入武夷山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形成“3+1”的区域增长级,打造“中国茶文化之都”,让大红袍成为中国茶之魂、世界茶使者。
――将福州仓山城门、闽侯打造成中国茉莉花茶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茉莉花文化产业基地”,创建海西区“高标准的有机茉莉花茶基地”,营造第一座“中国茉莉花城”,重温中国茉莉花茶故乡的神韵。
――将福安、福鼎打造成中国红茶基地、中国绿茶产业集聚区,创建海西区“高标准的有机白茶基地”和“高标准的有机红茶基地”,让白茶成为中国茶的又一生力军,成为世界茶的健康使者。
[八马]掀起茶业标准化革命
今年6月,八马茶业掌门人王文礼因符合“完整掌握项目技艺、具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的要件而被认定为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是铁观音作为茶中极品而“入遗”的一件盛事。
八马茶业,一个百年制茶世家,秉承着先祖对铁观音的虔诚和期待,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从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成福建铁观音最大制造商。八马以茶文化作为品牌建设的灵魂和主线,其“心造极、韵自成”的品牌核心概念阐释了八马茶业历经百年修炼的悠久制茶历史。目前,公司直接参与管理的优质茶园基地50000多亩,其中自有和合资的绿色茶园基地20000多亩。现有西坪和龙门两个加工厂,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6000吨。
在与国外客商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八马茶业的总经理王文礼清晰地认识到,茶叶要做大做强,没有基础、没有标准就如同高楼没有根基。因此,八马茶业在全国率先做起了“标准化”模式,从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管理各个环节制订了标准化体系共30多项,在服务领域规范了110多项统一标准,其中在种植方面,自1998年起,公司就在安溪率先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管理跟踪体系,针对农村实行责任制后,茶园分散到农户的现状,八马在“茶厂+基地”的模式下,投资建立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接着又创建了“茶厂+供货商+茶农”的模式,以合同形式明确了三方的职责,如茶农必须把茶园情况、生产日期、用药用肥、炒制时间等项目记录在案备查,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残问题。如今,八马茶业更是导入了国际上通行的“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从种植着手,投资建基地,实现品种良种化、茶园基地化、基地生态化、技术规范化,形成了完善的可追溯的安全生产体系;在加工方面,八马茶业投入巨资建设国内最具现代化水平的乌龙茶铁观音精制生产线,其清洁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属国内一流,并推行ISO9000、ISO14000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在销售方面,遍布全国的八马茶店实行VI标准化、员工职责标准化、五六配送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等,共100多个终端销售服务项目标准化。
八马以标准化打造品牌,坚持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茶叶的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出口量占安溪县60%以上,特别是2005年,八马茶业成功通过日本严格的《肯定列表制度》,出口逆势上扬,增长30%,创历史新高,占日本进口乌龙茶产量的15%。在国内,八马是沃尔玛在国内第一家在其购物广场内开设专柜的茶叶企业,2002年和2003年分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2005年“八马”品牌被评为“中国十大放心畅销茶品牌”,2006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7年被评为首届“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称号,同年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如今八马茶业的连锁店已经达到200多家,年营业额增长率50%以上。
今日的八马茶业,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迈进, “八马”正在为成为国内一流的民族茶业名牌而努力着。
[华祥苑]文化赢天下
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厦门展团共有28个展位,华祥苑就占了8个,无论是在展馆布置、茶叶包装,还是在茶艺表演中,都透着浓浓的文化味。总经理肖文华表示: “我们一直坚持以品牌决胜市场,以文化提升品牌,这就是‘文化赢天下’的经营理念。”
华祥苑专门组建文艺表演队,成员均来自专业的厦门艺术学校。文艺队秉承中华茶道精神,精通茶知识和各类中国乐器。曾经受马来西亚旅游部的邀请,代表中国作为茶文化传播使者进行国际间的茶文化交流。在国内,华祥苑文艺队的脚步更是遍步中华大地。这就是茶之精神、茶之文化的完美诠释。
华祥苑始终坚持质量与文化的支撑,是做好茶业品牌的关键。为提升茶叶品质,华祥苑认真发挥产地、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品牌影响力,扩大茶叶销售市场,提高文化品位。公司茶园经营规模从原有的4500亩增加到6500亩,在安溪的2000多亩茶园基地采用国家有机茶种植管理标准作业,传承“人茶合一、自然和谐”的制茶之道,创建无污染、标准化、生态化茶园经济模式,被评为“联合国南南合作组织示范基地”称号。
依靠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华祥苑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华祥苑系列铁观音产品在倍受市场青睐的同时,也得到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高度认可,自2003年起,一直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并以其卓越、出众的高品质和品位至尊、高贵的风范,作为馈赠各国来访的国家元首、政界要人的国之礼品,这在全国铁观音行业是绝无仅有的,并于2006年被联合国指定为丝绸之路投资论坛纪念用茶。
华祥苑坚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途径,实现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共享”的利润分配关系,使两者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以“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引导周边农户和安溪茶农开发良种茶基地,通过与茶农签订《茶叶收购合同》,辐射带动当地 8500户茶农的种植,基地达1.6万亩,确保原料收购。同时,通过建设茶叶加工厂,公司不仅培养出技术熟练的产茶工人250人、种植技工800人,还带动了当地人员的就业,实际安排劳动力千余人。
有机茶园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从事安溪华祥苑有机茶园管理、采摘及茶叶加工的农民近500余人。从事采摘及茶叶初加工的农民中,月收入均可达1500余元以上。具备专业茶叶加工技能的农民,年收入均达10余万元。据统计,2007年公司茶叶基地所在村落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715元,比2003年的4323元增长55%。
由此,公司通过多渠道、多措施地实施茶业产业化,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新路,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共享”的利润分配关系,使两者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凤山]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对于很多安溪茶人来说,“凤山”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痛。
在安溪,以前最出名的茶厂莫过于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了,它创建于1952年,原是福建三大茶厂之一,是一家专业从事乌龙茶精制、深加工和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是乌龙茶精制加工业中唯一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也是全国制茶业中唯一的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而安溪茶厂拥有的“凤山”注册商标更是名振全国,它是首批福建省著名商标,“凤山”牌铁观音乌龙茶曾为首批福建省名牌产品,还连续9次获得国家金质奖,并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一个茶商说,“凤山”就如从安溪这个山沟沟中飞出的凤凰,据说当时凤山品牌价值评估曾高达2个亿,它是所有安溪人的骄傲,很多人出门带的都是凤山牌茶叶。但曾几何时,安溪茶厂走向没落,凤山品牌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安溪铁观音风靡全国的时候,安溪茶厂的凤山茶叶却一直滞销。
2006年,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之后,远太集团斥资数千万元,终于成功入主安溪茶厂,成立安溪铁观音集团,由此开始了凤山“涅”的过程。
新成立的安溪铁观音集团开始对安溪茶厂原有的资源进行全盘的规划和整合,力图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大规模、更高档次,把“凤山”打造成国际一流知名品牌,起龙头示范作用,引导铁观音市场向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安溪铁观音集团开始建设万亩茶园,以保证源源不断高质量的铁观音原材料。深入挖掘安溪茶厂的悠久历史和品牌,在历史的传承基础上,安溪铁观音集团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茶人的面前。
2006年12月26日,安溪铁观音集团正式推出清香型、浓香型、韵香型、陈香型、保健型等5种类型茶叶近百个产品,产品之丰富为近年来铁观音企业之最。一时之间,加盟消息引起了众多投资商的关注。目前,全国连锁店已近200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区等国内20多个主要省市和地区;计划3年内铁观音集团品牌连锁店可达500家以上。
2008年,针对铁观音科技、文化含量不高的问题,安溪铁观音集团与北京大学、福建省农林大学联合创立北大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创立茶文化经济研究基金,举行首届中国茶文化经济高峰论坛,走“产学研紧密结合”道路,推介和发展茶文化、茶经济、茶市场、茶品牌等茶产业成果,振兴中国茶文化经济,开启全球茶文化经济新格局;并同期举办了“北大凤山品茗会”,在北大的舞台向世人展示凤山的魅力。
在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的心中还藏着更大的梦想。他要建造“世界铁观音经济总部大厦”,以此打破国外贸易绿色壁垒,增加出口;他还要让安溪铁观音集团在国内上市,目前,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