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花园 亭阁、书斋,退隐之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花园 亭阁、书斋,退隐之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明人计成在其《园冶》中曾描绘了其在晋陵(今江苏常州)营造一园。根据描述,该园“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中国园林是精英社会的产物,闪烁着诗意的光辉。他们想要逃避世俗世界,从社会现实中隐退。园林可以是让精神重塑或流放之地,可以是躲避危险或释放忧伤之地……对于中国的每一个读书人来说,中国花园的意义远非只是一处休憩之处,这里汇集了历代文人矛盾的心理和纠错复杂的感情。

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退隐之地

当你漫步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画展厅时,仿佛进入一处悠然之地,眼前所见的世界看起来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花园。这是大都会博物馆于今年夏季举办的特展“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退隐之地”(Chinese Gardens: Pavilions, Studios, Retreats)带给参观者最直观的感受。展览汇聚了大都会博物馆永久珍藏中的80件中国艺术品,通过这一主题的呈现,探索数千年来中国绘画和园林艺术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退隐之地”由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负责人何慕文(Maxwell Hearn)策划。展厅的作品从一副巨大的画作《九成宫图》开始,这幅创作于17世纪的全景式中国画描绘的是中国已知的最大的园林。九成宫在离现今西安市不远的地方,海拔近1100米,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九成宫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台山,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一派青山绿水、明媚秀丽的风光。据传,这个面积巨大的园林汇聚了众多亭台楼阁,以至于很多景致只能骑马观赏。

大都会收藏的这件《九成宫图》由多幅挂轴拼成,长达5.5米,十分震撼。该作是由清代著名画家袁江于1691年为一名委托人所作。委托人可能是一位富商,他忙于生计而不得不离开家乡,于是想要一幅能够描绘自己住宅的全景式绘画作品。最终,他如愿以偿:广阔的视野、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小桥、假山……

中国人观赏园林的态度一如他们对艺术的品味一样,秉承“少即是多”的原则。一个孤零零的楼阁在浓浓迷雾中若隐若现,自带有一种神秘的气氛,这便是唐棣(1287—1355)所创作的《滕王阁》。滕王阁这座塔式建筑于公元7世纪由一名皇子出资修建,历经多次重建,最终却因诗人王勃(649—676)偶然路经此处而留名青史。他在南下探亲的途中经过滕王阁,受邀出席晚宴。当晚,他挥毫写就《滕王阁序》,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短暂、未完之事业的沉思。随后,王勃继续上路,却在去往南海的途中溺亡。

王勃短暂的一生注定永恒:《滕王阁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辞赋之一。然而,唐棣《滕王阁》却没有表达与王勃一样的心理。在画中,滕王阁忽隐忽现地栖息于一个雾蒙蒙的深渊之上。建筑物被精心描绘,依稀可辨建筑结构空灵的质感。欣赏画作的观众可以感受到静谧、孤独,当然也是浪漫的氛围。

在古代中国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封闭的花园一直都是住宅和宫殿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视为住宅的延伸,也是文人雅士进行集会、举办戏剧表演、户外活动的最佳场所。例如,东晋大诗人陶潜就经常邀请他的亲朋好友畅饮。这些庭院聚会见证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发展阶段。

明朝艺术家钱谷于1560年创作的《兰亭集序手卷》记录了东晋时期的一场聚会。某个春日,文人雅士前来兰亭曲水流觞,聚会吟诗。钱谷师出名门,老师文徵明(1470—1559)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及杰出的园林设计师。钱谷擅长风景画,创作时行云流水,让布满藤蔓的花园成为主角。

对陶潜来说,一座花园就能给他平和与满足,让他远离世俗的忧虑。在创作于13世纪的《归去来辞图》中,我们看到他乘坐一叶小舟漂在湖上,正朝着他心爱的垂柳以及高墙内的花园驶去,这就是他的归属。

大都会的中国阁楼

作为中国书画海外的重要收藏机构之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几场精心策划的中国书画特展,2011年,在“中国画大师杰作—谢稚柳”个展之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于9月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为配合这次文物展,大都会博物馆推出“元代书画艺术特展”。展览作品包括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人骑图》,盛懋的《老子授经图》,倪瓒的《六君子图》……

近30年来,大都会的亚洲艺术品,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收藏取得惊人扩展,很多珍品都是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画迹。这些中国书画珍品自元代以来就陆续流向海外,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仍旧保存完好,实为不易。一方面得益于纽约活跃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以及纽约的世界级私人藏家的捐赠。更重要的是,这里汇聚了大批深谙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专家,他们以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审美的眼光,扩大美术馆的视野,为博物馆添加藏品。

比如,界画这种不为中国学者看中的作品,在大都会已成规模。在中国绘画史上,对界画的评价一直不高,在文人画的评判中,界画工艺性太强,而且整个流派的风格相近。但从我们可见的流传作品来看,凡精品多为工艺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对完美的作品,在中国画的各种流派中,被今人小视的界画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在历代界画名家中,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被人们感叹为“美轮美奂”的中国建筑,在画家笔下用最为直观的艺术语言—界画,表现了它严谨工丽、端庄雍容的魅力。

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的夏永《黄鹤楼图》是一幅不足一平尺的盈尺小品,该作“画小见大”的深邃意境深深吸引观者。在此小品中,绘画美学中所尚崇的对比、平衡、跌宕、想象被诠释得十分精彩,令人百看不厌。作为一代界画名家,夏永的作品在国内也很少见到,他往往把巍峨楼阁融于浩渺旷远的自然景观中,其所作《滕王阁图》、《黄鹤楼图》、《岳阳楼图》被认为是用细若发丝线描为之,刻画细腻,气势宏伟。此外,他的画面经常用细微的楷书,书写王勃的《滕王阁序》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用笔极为精细而不失矩度,堪称界画绝品。

海外的中国花园体验

策展人何慕文表示,相比数量庞大的中国画而言,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显得“少得可怜”,在每一次展览中,他们都希望借助这些有限的图像资料,传达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观,让海外的观众借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在袁江《九成宫图》画作周围,配合该作展出的还有以园林为题材的漆器、刺绣等物品,通过不同的材质体现同一个题材。

最后几个展厅的展品中,不仅有花鸟鱼虫、青松与桃树、雍容华贵的牡丹为题材完成的作品,还有美国艺术家洛伊斯·科纳(Lois Conner)的摄影作品—枯萎的残荷。每一种材质,无论是丝绸、瓷器、漆器还是玉器,都传达了特定的主题和内容。

在展览期间,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馆中的艾斯特庭院还将上演由作曲家谭盾改编的古典名剧《牡丹亭》,谭盾与何慕文也将联合举办一系列讨论会,就中国的山水景致和人文气质等主题与观众对话。

“花园一直是中国文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何慕文说,不少展出的画作以古代文人重臣的花园社交生活为描绘对象,流露文人们在政事之外的雅趣。实际上,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艺术馆,跨过一座圆形的月亮门,就会见到一座精心设计、微缩版的苏州园林,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一幅“活”的园林景致:曲径通幽,蜿蜒到曲折的回廊和山墙、起伏的屋檐和灰色的砖瓦旁是稀疏的竹影,精工雕琢的太湖石下是汩汩涌出的泉水……

“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退隐之地”传达出的不仅是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过的那些作品,他还间接地体现出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和生活观。在文人的观念中,园林直接关系到居舍以及主人的雅俗品位。园林已不只是一种休闲养生的去处,而是中国文人借以怡情的文化元素。因此,即使暂居、借居,园林都不可或缺,描绘与园林或者园林活动相关题材和内容的书画作品更是文人雅士所不可缺的。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园林题材深受西方学者关注,园林如绘画,在中国文人眼中,二者都具有可游可观的功能,二者都让文人的审美愉悦得到满足,更是寄托了历代文人精神上的矛盾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