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式养老管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式养老管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养老,对于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从来都不是轻松的话题。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超乎想象,根据统计,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未富先老”意味着社会正在迎来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

老有所养,如何养?

当人社部专家抛出“延迟退休”一说时,立即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弹,再一次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养老危机。

家庭养老,不能承受之重

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难以为继。

据《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以下简称《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人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是由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象,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这意味着,“80后”赡养老人的负担在逐步加重。

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并且,我国老龄化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人至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也就是说,三四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

在一项调查中,99%的“80后”受访者都确定自己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对此,许多家长表示并没有指望自己的孩子赡养自己,他们更加希望帮助子女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独生子女在赡养父母上存在哪些困难?调查显示,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

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姚远教授指出,在养老方面,当今社会急缺的资源就是照料资源,一个是日常生活照料,像家政服务一样帮老年人打扫卫生;其次是老年人生病短时间卧床时,身边需要有人全天候照料;第三是老年人心理、情感方面的精神需要,比如带老人出去走走,接触一下社会。

显然,中国老人抚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是必然趋势。

社保基金也不保险?

中国正在享受“人口红利”,但“人口红利”背后潜藏的是不得不支付的“高利率”。养命钱不仅肩负着老有所养的任务,它能否增值还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5个险种社保基金规模发展惊人。2001年累计结余为1639亿元,但到2009年底就近2万亿元(1.96万亿元),9年间增加了12倍,2002~2009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1%。

社保基金规模快速扩大,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社保基金实力极大增强,彻底改变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忧的是投资收益率还不到2%,没有跑赢2.2%的CPI(2000~2008年),处于贬值状态,且规模越大,贬值风险越大。目前,社保五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只有存银行和买国债,不到2%的名义收益率既低于国外任何一个实行国债投资的收益率,也低于国外任何一个实行市场化的投资收益率,几乎是世界上收益率最低的。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之前公布的10年平均收益率为9.8%,企业年金2006~2009年平均收益率为10.5%。如果取上述二者中位数10%为基准收益率,剔除基本社保五险基金2%的名义收益率之后,1997年以来五险基金的利息损失高达6000亿元以上,相当于抵消了同期财政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所有补贴。

事实情况是,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披露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另据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养老缺口的报告,以目前的人口与养老模式推测,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

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亟待弥补。与此同时,以投资跑赢通胀比例作为标准,保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缩水,也是养老金面临的一个问题。否则,在货币环境极为宽松、通胀预期高悬的经济环境下,只能坐等贬值。

养老金困境说明,中国的社保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予以彻底解决。否则,仅依靠投资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的。

“以房养老”取代“养儿防老”

何谓“以房养老”?专业人士指出,投保人将房屋产权作抵押,按月从保险公司领取现金直到身故,相当于保险公司通过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买投保人的房屋产权,类似于把住房抵押贷款反过来做,因此也称作“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简称“倒按揭”)。

长期以来我国不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国人形成并世代沿袭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只有寄托在儿女的身上,否则必将孤苦面对余生。而“以房养老”投保人既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又能将房产提前变现用于养老。

由此看来这不失一种可行的养老模式。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以房养老”是真正把钱花在最关键的地方。相对于年轻的子女而言,老人更加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人将自己的房产作为遗产留给了子女,按照庇古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这无疑是一种福利损失:最需要用钱的人没钱用,而正值壮年的子女却得到了一笔额外的收入。显然,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会降低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更会损害老年人的福利。从这个角度说,“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值得期待。

许多老年人被称之为“住房富人,现金穷人”。他们年轻时贷款买房,辛劳一生赚钱还贷,在临近退休时方才取得住房的完全产权。此外别无积蓄,接下去就只能依靠不多的养老金维持生活。与此同时,他们的住房却顺理成章地作为遗产留给子女。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损害了老年人的福利,导致巨大的社会保障压力。“以房养老”一个最大好处就是,用事实证明老年人在用过去自己的劳动积累养活自己。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以房养老”的运行必然面临种种困难,但正如国人对“按揭买房”的接受过程一样,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以房养老”必将成为我们面对养老问题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