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盘山上高峰
现在六盘山打了隧道,公路改在半山,方便多了。以前我每每翻越六盘山,汽车都是哼哧哼哧地爬到山顶,再吱咛吱咛地缓速下行。也许正因为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方能翻越此山,才有了六盘山这个名字。
六盘山古称陇山,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与中国的其他名山相比,六盘山算不上很高,知名度也不算太大,可六盘山的历史其实一点都不比其他的山逊色。秦始皇曾在这里建筑行宫、祭拜山岳;汉武帝六临六盘山,在此观览和眺望过苍茫悲壮的固原河山;成吉思汗曾被清山秀水所吸引,在此纳凉避暑;在这里挥就了脍炙人口的词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率红军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六盘山主峰。是时秋高气爽,日出云开,重峦叠嶂,气象万千,高天白云,雁阵南飞。登高望远,陕甘宁边区此去不远,万里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新的征战又要开始。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他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轻松豪迈,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山顶上有长征纪念亭,亭中有诗碑。在六盘山顶重读的《清平乐・六盘山》,放眼历史风云,感受伟人情怀,自有另一番心境。
汽车在山间穿行。满目青翠,生态环境比前些年明显好转。后来得知,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就确定六盘山为黄土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此后,六盘山区又相继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划定了封山育林范围,使人为破坏行为基本停止,森林的再生有了保障。近几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相继实施,六盘山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8%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成为黄土高原名副其实的“绿岛”。
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这何尝不是又一次长征呢?“不到长城非好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诗句又一次在我的心中回响。
界石铺的故事
六盘山东去不远,就是界石铺。界石铺地属甘肃省平凉市的静宁县。知道我们要来,县委副书记王济华和文化局的调研员高世祥等同志早在路边等候。界石铺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就坐落在马路边上。1935年10月3日,红一方面军途经界石,在农民张克俭的这处小院里住过三天。说是休息,其实这三天红军也没有闲着:截获了部队的辎重汽车十几辆,举行了群众大会,宣传了北上抗日的主张,还把一部分战利品分给了群众。
1936年9月,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三团又先后到达界石铺,驻防达42天之久。10月8日,红一、四方面军首先会师界石。
下午的阳光温柔地照耀着,界石铺一派宁静祥和。可在当年,小小的界石铺着实红火过一阵。别的不说,仅红军的勇猛胜利,仁者之师的爱民作风,得民心的正义主张,就让界石人心向往之。以余新元为代表的140多名年轻后生,就是在那时踊跃参加的红军。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余新元,才又有了23年后的一段薪火相传的佳话。
当年住过的张家小院坐北向南,院内14间平房东西两排分列,简朴,整洁。问起房东的情况,王济华副书记告诉说,房东张克俭,地主成分。又问起他解放以后的情况,说,解放后政府对张克俭以开明地主对待,没有给他戴帽子,历次运动倒也都能平安过关。我环顾四周,心想这旧时地主的吃穿用度,恐怕也不及现在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水平。
的居室很小,陈设亦很简单,一点没有想象中地主家的铺排。惟有小角柜上放置的一个大木盒,引起我的注意。这木盒有点像南方盛食物的提盒,只是大了许多。高世祥先生告诉我说,这是个帽盒,专门盛放帽子用的。一顶帽子而有此隆遇,对于现时的国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可你只要想一想孔子制礼对于冠冕的重视,便不难想象这帽盒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再说这1936年界石铺参军的余新元。一般人只知道有一个雷锋,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余新元后来不遗余力地成全雷锋参军,才有了雷锋这个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才有了雷锋这个甚至让美国的西点军校也敬佩不已的兵之楷模。
1959年,革命功臣余新元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期间,刚好碰到雷锋坚决要求参军的事。体检结果表明,雷锋身高只有1.54米,体重只有54.5公斤,并且患有严重的副鼻窦炎,身上还有许多伤疤。当时参军体检,把身体情况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雷锋的身体条件根本不合格,连丁级也达不到。
雷锋找到了兵役局,见到余新元,余新元当即予以拒绝。但是雷锋不依不饶地重复着自己的理由,反复表达自己要参军的强烈愿望。余政委干不了其他事情,见雷锋又听不进劝说,心中渐生反感,又不好流露,于是要雷锋先回工厂,说:“如果工厂不同意,也不能直接参军。”
雷锋一走,余政委立即打电话给弓长岭铁矿焦化厂的党支部书记李时荣:“你们厂的雷锋非要参军不可,但他身体不合格,我们不能接受,希望你们劝劝他。”不过,这次通话却使余政委对雷锋有了一定好感,他得知,雷锋在厂矿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是厂里学习《选集》的积极分子,《辽阳日报》还报道过雷锋舍己为公,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抢救7 200袋水泥的事迹。这为余新元后来转变态度奠定了基础。
雷锋拎着一个小皮箱又来到了兵役局,进门就说:“让我参军我去,不让我参军我也去。”傍晚下班时,雷锋无处吃饭、住宿,余政委只好把他领回家。
雷锋是一个很勤快、很会说话的小青年,在余政委家里,雷锋很快博得了余政委爱人的喜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雷锋就这样住进了余政委的家。
一天晚上,雷锋打开了他的小皮箱,余政委发现里面除有一些衣物外,还有三本书――《选集》第一、二、三卷。余政委拿起三本书一翻,非常吃惊,里面重点文章的重要语句都加了着重线,旁边空白处写着一些学习体会。余政委翻阅着这些体会,吃惊变成了震惊。那天晚上,两个人交谈到很晚。余政委肯定雷锋一定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此全力支持、帮助雷锋参军。
就这样,经过雷锋执著的努力,在余新元和辽阳市委曹琦书记的支持和帮助下,在辽阳兵役局、接兵单位和辽阳市委等单位开了28次大小碰头会、协商会、讨论会后,雷锋离开住了58天的余政委的家,终于成为一名战士。就这样,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在余新元和雷锋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在界石铺的张家小院,我又一次想起了曾经重走长征路的已故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索尔兹伯里。他曾经把长征比作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但后来他又统统否定了。他说,长征是无可比拟的,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长征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