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出自《论语·学而》。一直以来,古今学者对其有诸多释义,主要有“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以及“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由于研究角度和研究手段不同,对该句的注疏存在许多分歧,有的学者主张对其进行注释时应参考古文音节的语法规则,有的学者则主张参考《论语》其他文集中所体现的孔子交友之道及其儒家精神内涵,还有一些学者在对该句进行解释的时候,注重参考古代学者的观点和意见,由此看来,造成的分歧主要原因是由于学者们的参考依据有所不同。笔者对历代学者们关于“无友不如己者”的释义存在的争议进行进一步考证和分析,希望为本课题乃至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

关键词:“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分歧

关于《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有多种释义版本。对该句的研究多表现在以下三种观点:朱熹《论语集注》、皇侃《论语义疏》、杨伯峻《论语译注》等解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阮元《十三经注疏》、唐满先《论语直解》、来可泓《论语直解》等解释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夏剑钦《十三经今注今译》、蒋沛昌的《论语今释》、李泽厚《论语今读》等解释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虽然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多,但多数是对宋朝以来的主流观点的引申和传承,这些分歧也是历代遗留下来的,近代研究并没有加入新元素。笔者就学者们对“无友不如己者”释义存在的争议进行进一步考证和分析,目的是回归孔子的本意,希望为该句乃至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1 从孔子的思想角度分析

孔子生活于东周时期的鲁国,当时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孔子在治国、出世方面的观念和态度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中“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孔子的“仁者不忧”、“仁者爱人”,说明孔子意识到人的本性与社会、自然是相辅相成的,不仅体现在家庭关系的“孝悌”,也体现在交友关系的“忠信”和社会大爱的“仁者爱人”。孔子所提倡的仁学,实际是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意思是君子的修养品行应该成熟稳重,否则就没有威严,修行也不会牢固。此句从字面解释共有三层意思,即君子要自尊;尊重他人;以人之长补己所短。《毛诗·巷伯传》记载:“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嫠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牗与之言曰:‘字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闲居。今自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曰:‘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是者也。’” [2]孔子十分赞许该男子的学习方法:以“吾固不可”,循序渐进,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柳下惠固可”的深刻含义。要想做到友待天下善士,需要从“无友不如己者”做起。《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明白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聪明人。孔子认为,此男子能够客观的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是死板地学柳下惠的行为,表面的盲从,而是去效法柳下惠的品德,从内心真正效法,宁可闭门不纳,也不愿有非礼之事发生的机会,维护了妇人的名节,也带动了鲁国的良善之气。不仅有着自知之明,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善学。

2 从交友之道的角度分析

交友之道是体现孔子儒家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在交友之道中,“仁”具体表现在“主忠信”,即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有教无类”,不论出身,只要是真心求学,忠信对待朋友、帮助朋友的人,都应该得到正视。在《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记·檀弓》中“亲者勿失其为亲,故者勿失其为故”,都表达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孔子对其所交往的朋友、亲者、故者三者之间的含义定位方面,“泾渭分明”。如果孔子在“无友不如己者”中表达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有教无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话就自相矛盾了, 就缺乏了立论的依据。从孔子众多学术中可以了解到,其儒家思想和交友之道是相互映衬的。

朱熹认为:“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该句旨在说明,选择朋友应当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能够帮助自己的,而那些不如自己的,不但帮不了自己,还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其观点认为,交友的前提是,“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杨伯峻同样认为,该句的注释应该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与孔子的交友逻辑是相互冲突的,与孔子谦虚的品格是格格不入的,且不合常人的交由思维和实际情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为,三人之中,必有一个人的智慧或修养高于自己,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他可以帮助自己改掉不好的品行,而自己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帮助别人改正。这句话并不是单独针对自己的,而是针对三人中的每一个,这种学习和改正是相互的,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是十分谦虚谨慎的,而心胸是十分豁达的,更加不会因为学识修养的高低而拒绝与人交友。从《论语·子路》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孔子和其学生亦师亦友,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并不会因为学生在道德、学识方面不如自己而贬低对学生的评价。而《论语·子张》中子张与子夏的对话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子夏向子张求教交友之道,子张要求其先阐述下其师是如何交友的,然后再讲下自己的观点。“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句话很有启发性,子张的话旨在说明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以“仁爱世人”为基础的,不分学识高低贵贱。因此可以看出,子张对子夏的反驳是对孔子“无友不如己者”译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的最有利的论据。孔子将“良师”和“益友”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没有因为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就改变其一贯的交友态度,表达出孔子不拘一格,广交朋友的豁达胸襟。

同样,从现实角度来讲,如果每个人在交朋友的时候只认同比自己强的人,固然可以拥有很多优秀的朋友,那么不如自己的人岂不是都交不到朋友,而且比自己强的人同样可以用这种观点拒绝跟自己交朋友,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人人都交不到朋友,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陆子静曰:“人之技能有优劣,德器有大小,不必齐也。”旨在说明每个人的强与弱体现在智慧、修养、学识等诸多方面,不能依据单方面的“优劣”就认定朋友“不如己”,而拒绝与其交朋友。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每个人的阅历、学识、天生资质各不相同,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其“无友不如己者”是针对学识不够、修养尚浅、未能成德的人而言,应该充实自己的学识,“方能度人”。《说苑·杂言》中记载:“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君子在为成就其德识修养之前,没有度化世人的能力和水平,反而更容易被恶友感染和同化,不但没有帮到别人,反而被不如自己的人所拖累,从而失去了平和的心态,颠倒伦理黑白;品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君子,学识修养已经足够其做出有利于人民大众的事情。应该以仁义的角度对待世人,对待“不如己者”应该认真帮助他,辅导教育他,使其达到君子的标准。此意正是“有教无类”。

《季氏》中记载着孔子的一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辞,友善柔,友便佞,损益。”从孔子的交友之道来看,他更加倾向于对为人正直、诚实守信、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但并不是作为其择友的唯一标准,因为该句的前后半句是成对比关系的,是为了突出孔子厌恶“便辞,善柔,便佞”即花言巧语、表里不一、阿谀谄媚这三类人。孔子认为,在选择交友对象的时候,应当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区分益友和损友,“无友不如己者”最契合孔子原意的引申解释应该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但是交友时应该分辨益友和损友”。

但是有人援引“道不同,不相为谋”,认为孔子的交友之道中对不同道的人还是有看法的,但是并不是说不同学术主张的人就不能交朋友,他们没有正确区分“交友”与“为谋”之间关系,“道不同”,可能难以“为谋”。孔子并非只跟自己学识修养程度对等人的交朋友的,如果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等足以说明,因此已经不用过多进行论证。那些只纠结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只言片语,进而望文生义,忽略了孔子其他学术中关于交友之道的表达和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3 从语法句式的角度分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该句前半段讲的是君子如果“不重”容易引起“不威”和“不固”的问题;后半段则讲的是君子如果“重”则会产生“主忠信”的良好效果。

在对“无友不如己者”的重点字词解释方面,参考古文的语法习惯,“无”可以解释为副词“没有”或者动词“不要”。朱熹的“无,毋通,禁止辞也”,这里的“无”通“毋”,是“不要、禁止”的意思,将“友”看作动词“交朋友”,直译起来确有“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怀瑾引用《论语》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将“毋”作动词,将“无”解释为“没有”,即“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特质,因此不能仅依靠单方面能力的对比就对朋友进行否定。但是南怀瑾忽略了宋代朱熹在《朱子文集·答吴晦叔》中说道:“孔子自无此四者。‘毋’,即‘无’字,古书通用耳。《史记·孔子世家》正作‘无’字也。”可见朱熹所见的古本《史记》中“毋”实际是“无”的意思,古本早有“无”字之说,而南怀瑾却不知。同时南怀瑾把研究的重点过多放在对“无”字的解释上面,忽视了对“无友不如己者”整句以及该句在《论语·学而》中的整体语境的把握。虽然对于读者阅读而言比较直观,但是在考证方面缺乏科学性,其论据则相对比较薄弱,深究起来,难以让人信服。孔子在交友方面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也不存在势利思想。这样理解显然不符合孔子的交友之道,因此应该把“无”译为动词“没有”,将“友”译为名次“朋友”,即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陈天祥在《四书辨疑》中将“如”字解释为“似也”,就是差不多,均等的意思。他将朋友分为不如自己、跟自己一样、胜于自己这三类。其更加倾向于第二种,即德才学识跟自己接近,但是这种关于更多体系在相互友爱意义上的亲友关系,并非孔子意义上的教友关系。首先,他对朋友的分类就不符合孔子“有教无类”的交友原则,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复合体的存在,都有不如自己、跟自己一样、胜于自己的方面。而“无友不如己者”注重的是在交友的时候,对朋友的优势和劣势应该区分对待,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今对“无友不如己者”一语的释义分歧,主要是由于学者采用意译的方法,造成对这句话的理解过于片面,没有从整体把握该句的意境,而是从“如”、“友”等个别词句做判断,忽视了对句中其他词语的注疏。单从汉语语法、释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不能完全表达出孔子对“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钱钟书先生的反词正译法,对“不重”、“不威”、“不固”、“忠义”进行的解释,避免了出现“不如”、“不像”、“不及”等略带贬义的释义,为“无友不如己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释义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4 总结

综上所述,对“无友不如己者”最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然而对该句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集中在对“不”的两个释义上面:“不要”和“没有”。要理解孔子的原意,从儒家思想、仁义道义、语法句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目前学者各执一词,至今仍无准确、完整的定论。笔者认为,孔子在这句话中强调更多的是要注重向朋友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也使自己的优点来弥补朋友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进步,共同修身、立德、成君子。《论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首先表达出孔子对待朋友的态度是接受并重视的,其次表达出孔子希望从朋友身上能够学到优点,看到朋友自身的缺点,共同进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周易·象传》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1可见,在儒家思想中,交朋友、向朋友学习、反省自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古今中外,对古文的考究都应该考虑顾及处所的时代,应该将原文放入作者当时所处的年代,并对作者的主张、性格以及史实记录等方面进行充分地分析和总结,无论持何种观点,都应该本着辩证的态度来看,不能望文生义,努力将孔子儒家精神中的优质文化发扬光大,促进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刑昺.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

[2] 孙星衍.孔子集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89.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0.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5] 黄式三.论语后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2-13.

[6] 姜涛,林忠军等.四书五经简注[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43.

[7] 裴传永.论语外编[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5:94-95.

[8]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5.

[9] 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5.

[10]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573.

[11] 刘大钧,林忠军.周易传文白话解[M].济南:齐鲁书社,1993:88.

作者简介

王晓帆(1987-),男,汉,湖北襄阳人,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