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联网时代,综艺新生态正在形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2015年起,各大视频网站开始规模化进军综艺制作领域。2016年,网综投资的量级和制作规模也在迅速提升。同时,传统电视人开始纷纷转战网络综艺开垦这片富饶的土地。
视频网站在从下游向上游的延伸过程中,给产业链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改变,电视台甚至开始主动寻求与视频网站合作。例如腾讯视频近期公布的自制综艺片单中,就有来自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团队操刀的作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新型的综艺市场生态正在慢慢形成。
6月8日,由上海电视节、腾讯视频和腾讯娱乐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时代的综艺新生态”主题论坛召开,东方卫视中心总监助理、东方卫视节目研发中心总监、《极限挑战》总导演任静,乐禧文化创始人、《奔跑吧兄弟》一二三季总导演岑俊义,以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郑蔚、腾讯视频综艺业务部总经理马延琨等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综艺新格局。
网络综艺开始规模化发展
郑蔚:网络综艺市场呈现出三个特点:一、发展快,机会多;二、从传统电视观众转向于服务网民,他们更年轻、坦率,甚至任性,这需要节目从选题、制作时为他们寻找合适的产品;三、视频网站的运作体系属于单打独挑,要从头闯到尾,这和传统电视台发展了几十年具有完善机构配备不同,作为制作人做好节目已远远不够,还要学会招商,学会应对节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马延琨:视频网站自制综艺的规模化已经达到一个节点。前几年还仅是尝试,各家视频网站每年只有四档、五档自制节目。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能够明显感觉到行业规模化兴起。今年,各家至少有15档以上的自制综艺,多者达到20-30档。
做综艺就像买彩票,谁也不能保证它一定成功。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做、不断做,在做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心,摸索到方向。电视台每年会做多档综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炼就了这些优秀制作人对内容的敏感性,所以现在网络综艺还处于摸索阶段。
任静:对每位制作人来说,上次的成功不能代表下次一定会成功,每次都是全新的挑战,这是件残酷的事情。所以网络综艺最可贵的是让制作人有机会尝试更多节目形式。目前网络综艺市场发展迅速,一年时间达到了我们曾经预估两到三年才会达到的水平,包括节目数量、节目趋势、涌现出的团队等。
所以,电视台制作人与其封闭自己,不如主动出击。东方卫视从2013年开始率先尝试独立制作人制度改革,希望用内部市场化方式激活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目前,东方卫视所属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的独立制作人团队,开始试水网络综艺,这种合作是顺势而为。
网络综艺如何抓住网感
马延琨:网综和传统电视综艺,感觉差异没有想象中大,好的综艺节目具有共性。当然用户在收看方式、收看环境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网络综艺带给用户的,应该是内容+体验的逻辑。体验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观看顺畅,要有海量内容,两三分钟要出现一个兴趣点,不能断掉等。
网络用户可选择的内容太多,可以去直播平台、社交媒体、微信、购物等,时间不是非要停留在网络综艺上,这是做网络综艺的最大难点。网络综艺需要做到让用户能一直跟着内容走,我们的经验就是节目+体验,这点很重要。
郑蔚:我同意这个观点,用户观看状态不同,节目制作方向会有很大不同。年轻人生活状态更加碎片化,所以传统电视的“约会”式观看被破坏。我们要善于抓住传播渠道的变化,这也是推动网络综艺发展的关键。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影响力都源自网络传播,所以要对网络综艺的服务对象做更明确的界定。网络综艺服务于年轻人,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使用习惯、心态等,都会对网络综艺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年轻人更习惯内容碎片化,对无厘头的逻辑和结构更易接受等。
任静:我们团队在做节目时,会要求导演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借鉴网络流行元素。《极限挑战》在组队时,从前期到后期的编剧、执行导演等,使用了大量85后、90后。节目要求他们充分使用自己的微博跟网友互动,节目官微也是如此。我们当时主动把内容放到B站,看弹幕上的网友评论,讨论最多的地方我们会截图发给后期剪辑人员参考。比如三精、三傻分队,都是网友创造出来的。把网友建议及时、快速放进节目里,让用户感受到他们对节目有影响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电视以前是单向、线流,早期用户只能通过打电话、写信反馈自己的感想;网络综艺则让用户习惯用交互方式去看节目。这时再制作电视节目,脑子里想的也是如何产生话题,让用户可以主动与我们沟通。
网络综艺创作除了创意外,更多是技术对节目形态带来了改变。我认为下一个爆点节目,很可能是网络综艺节目,它的交互性会改变节目形态。前段时间我在后期机房剪片时,发现在电脑屏幕前和坐在后面3米远的沙发上观看,对剪辑要求的节奏都会不一样。我希望接下来《极限挑战》可以做网络和电视台两个播放版本。网络版本节奏更快,故事结构可以更复杂,更烧脑。
岑俊义:互联网还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平等。以前做电视节目,都是领导审片,从总监、主任等一层一层下来,相对人数较少。但是一期网络节目上线,是大众审片,人人平等,这是互联网精神最大特色。用户反馈永远是最直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分辨哪些提议有用,哪些提议没用。
马延琨: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直播和综艺的关系。目前直播内容多偏娱乐、休闲,占有用户时间;综艺节目恰恰也是偏娱乐、休闲、占用时间的,大多数综艺节目不需要烧脑,就是轻松愉快、欢乐、喜感,带给用户视觉福利。目前一些独立的直播平台,就是在满足用户这种需求。所以视频直播是综艺节目的竞争对手,但同时,直播与综艺也会是相互辅佐的关系。最早在电视台做节目时,大多数都是直播,只有直播才会引起强烈的参与感、互动性、合家欢、分享,是观看的最佳状态。但是由于电视直播受限,这个体验现在必须嫁接在互联网平台。未来不管什么规模、题材的综艺,都可以使用直播增强体验感。第一种是伴随式体验,第二种是参与、创造内容的体验。我相信,很快直播类型的综艺节目会有质的飞跃。
网络综艺最缺制片和编剧
岑俊义:好内容不是以平台和制作公司来区分的,而是以专业人才来区分的。综艺发展到现在,各个工种划分变得越来越精细。其中,编剧是一个需要独立出来的工种。综艺编剧和影视剧编剧完全是两码事,所以网友也需要正确理解综艺节目的脚本化。
任静:综艺制作一是制片力量必须加强,二是编剧力量需要加强。《极限挑战》第二季,我全部采用了电影制片,包括现场执行、预算表制作,完全按照电影流程走,可以实现对成本的精准控制。综艺编剧和影视编剧不同,不仅要盯现场执行,还要参与后期剪辑。目前国内这两个工种非常缺乏,尤其是编剧。制片还可以从电影行业借用,但是综艺编剧很难找,所以目前东方卫视内部也成立了编剧工作室。未来综艺想向剧情化推进,编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