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地震诱发滑坡前提下的稳定性构架和治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地震诱发滑坡前提下的稳定性构架和治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地震诱发滑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我国地缘广阔但是山地所占的比例最多,而且位于地震带的地域非常多,因此由于地震诱发的大面积滑坡灾害层出不穷,给当地的居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经济双重打击,为了预防大量由地震诱发的滑坡现象的发生,国家对主要地震带处山坡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地震诱发滑坡; 稳定性分析; 治理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地震诱发滑坡指的是由于地震活动使得地质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的崩塌、滑坡或者泥石流的灾害现象,因此地震诱发滑坡又称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多起重大的地震灾害,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4年的云南鲁甸地震等均给当地数以万计的民众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这些自然灾害更是引起了政府、地质局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对于震区山地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和相关的整理滑坡的措施也是地质学家一直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本文就对某地的地震诱发滑坡的山坡稳定性和治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工程概况

某地区位于我国的地震带区域,经地质研究专家进行专业的勘测之后,发现某山地出现错台和裂缝情况,勘测的结果显示滑坡体沿着滑坡的方向长约290m,滑坡体横向尺寸约为460m,滑坡体最薄位置约为9m,最厚的位置约为16.5m,滑坡体的总体积经计算约为110万m3,因此被定性为第四系覆盖层滑坡。滑坡的边界滑坡后缘边界以地形突出或者错台为界,两侧的边界以地缝的发育范围和地形的变化作为主要的依据,滑坡的前缘以临近沟渠部位为界线,整个滑坡面积约为13万m2。

二、地震对滑坡的影响机理

1、滑坡形成的机制

整个滑坡体均是由第四系堆积物所构成的,主要是坡积、崩积和泥石流堆积的块石头和粉质粘土,结构非常松散的同时堆积物之间的空隙也比较明显。第四系残坡积层碎石土和基岩的接触面附近有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会因为地下水的原因发生软化现象,相应的抗剪强度也会随之降低直接形成软滑带。在地震巨大的内力作用下,滑坡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形,随之高度边坡也会发生崩塌,覆盖层和基岩的接触面发生蠕滑变形,滑坡体在变形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缝。

2、滑坡体变形模式

滑坡变形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次级滑动变形模式和整体滑动模式,其划分依据是延伸稳定性、错台形式以及地表的裂缝的分布情况等,两个次级的滑动变形模式稳定性明显小于整体滑动变形模式。

三、滑坡结构稳定性计算

1、稳定性的分析

经地质人员准确的勘测,该滑坡体的拉裂缝已经贯穿前后,在其前缘部位发生较大的崩塌堆积,经分析可能是由于滑坡变形初始时发生的蠕动变形,因此在了解了整体状况后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然后结合滑坡灾害的特点,确定使用钢体极限平衡法来传递系数法定量的方法来计算其结构的稳定性。

2、滑坡稳定性计算

在滑坡体稳定性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本次计算和研究的滑坡体被分级为三级,因此可以推算出其在正常情况下抗滑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20,暴雨天气的安全系数为1.15,地震灾害时安全系数为1.15。由此看出在暴雨天气和地震时该滑坡的安全系数明显较低,在稳定性的计算时也主要考虑地震和降雨天气两种情况。在计算滑坡结构稳定性和剩余下滑力时选用以下三种工况:①自重工况,即自然条件下仅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②自重+暴雨工况,暴雨情况下,雨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不断向下渗透直至岩基层,因此会使软化层和基岩之间完全失去支撑联系;③自重+地震工况,地震时地壳内部和外部的动力条件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边坡滑体在受到不同的动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的情况。

在计算时尤其要注意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其取值的规范和科学性会影响到计算的准确性和分析的可靠性等。所选的抗剪强度力学参数用表示,=10.30,大气压强用c表示,c=11.00kPa,整个滑坡体的自重经计算约为20.6KN/m3,饱和容量取22KN/m3

四、滑坡的治理措施

在制定治理措施时应该按照结构稳定性计算所得出的剩余下滑力、变形分区以及具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地形地貌等条件综合考虑。

(1)抗滑柱工程。抗滑柱指的是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的桩柱,其主要作用就是来支挡和支撑滑体的滑动力,能够将滑体边缘的边坡进行稳定,对于浅层滑体、中厚层滑体在抗滑处理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抗滑效果显著。抗滑桩在建造施工时,在滑体的前缘位置设置一级支挡工程,这样可以加强滑坡体的安全储备工作。抗滑桩的特点是施工相对比较简单,土方量较小,工期比较短,但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套的机械设施,同时要兼顾滑坡体的推理作用和防水情况,因此主要选用混凝土桩等。(2)排水沟治理。滑坡体地表上如果有径流,那么应该从滑坡体后缘挖掘排水沟,这样可以避免在暴雨天气和地震时出现后缘大量地表径流的情况,因此可以暂时加强抗剪强度,避免滑坡现象的发生。其优点是工程量小,适用于浅层滑体,对于中厚层、厚层滑体作用较小。(3)种植植被。植被的根系对于滑体结构具有加固作用,植被的垂直根系能够直接穿透松软的粉质粘土层,直达岩基层,植被的根茎通常能够垂直生长3-5m左右,通过将滑面进行“联系”从而起到加固的作用;另外植被的根系抗拉强度较强,通过密集的根系促使滑体内部呈现出“加筋”的现象,这样便提高了滑体斜坡的强度。(4)裂缝填埋处理。滑坡体在受到自重、暴雨、地震时均会发生变形,因此缓慢的变形会导致滑体内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裂缝,由此便分离了两个结构之间的联系,因此此时采用裂缝填埋的措施能够重新加强内部结构之间的联系,增强滑体的稳定性。

五、结束语

滑坡多发地带为山区,地震诱发滑坡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地震带,因此在治疗滑坡时首先要仔细勘查地形地质情况,通过所勘测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准确计算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加强对土壤和基岩接触面的软弱层的力学特征进行研究,以及具体的实际情况如地质、土壤、斜坡类型等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龚裔芳,金福喜,张可能,宾富.地震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J].广东建材2009(20).

[2]罗东海,吴玮江,王念秦,穆鹏.陇南市三家地黄土地震滑坡形成机理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03).

[3]穆鹏,吴玮江,折学森.汶川震区陇南三家地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J].水土保持通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