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膀胱癌术后灌注吡柔比星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膀胱癌术后灌注吡柔比星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20-0056-02

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共收治膀胱癌患者3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并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膀胱癌术后灌注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初发肿瘤32例,复发肿瘤3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12灌注方法行TURBt术者术后1周内开始膀胱灌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术后拔尿管前开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40mg溶入0.90%生理盐水30ml中,经尿管插管缓慢注入膀胱,保留药液1 h,每15 min仰、俯、左、右侧卧更换,使药液达到膀胱各个部位,每周1次,共6次,然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2年。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因膀胱癌患者多为中年男性,患者多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再加上手术的创伤,这类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易恐惧、焦虑、绝望,而术后膀胱灌药及膀胱镜的复查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为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给患者做心理疏导,细致的向患者介绍灌注目的及操作过程,说明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是膀胱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告知患者其操作简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获得患者信任,取得良好的配合,促进其身体早日康复。

2.2 灌注前护理 嘱患者禁水4~8h或少饮水,禁食含水分较多的瓜果和食物。排空膀胱,以减少尿液对灌注药物的稀释,清洁会阴,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我科常用14号的导尿管,偶用12号导尿管。

2.3 灌注时的护理 充分导尿管,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插尿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插入尿管后接注射器缓慢推注药液。绝对禁止从尿道口直接把化疗药物注入膀胱内,以免引起尿道狭窄。操作过程中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尿频、尿急时嘱患者深呼吸。药液注完后,用0.9%生理盐水冲洗尿管,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内,术毕嵌夹尿管,轻轻拔出。

2.4 灌注后护理 化疗药物灌注后,为使膀胱粘膜各部位充分接触药物,应嘱患者定时变换,每个10-15min,并嘱患者尽量延缓排尿时间,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从而提高疗效。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生成,使排出尿液内的药物浓度降低,减少药物对尿道粘膜的刺激。

2.5 心理护理 因膀胱癌患者年龄偏大,患者中95%以上有血肉眼尿病史,患者对血尿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再加上手术的创伤。这类患者的心理负担都较重,而术后膀胱灌药及膀胱镜的复查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意见,采用图文并茂的宣讲材料,讲解膀胱灌注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生长,防止肿瘤复发,并且毒副作用少于全身化疗。使患者与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康复。

3 观察

3.1 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 化疗药物均为毒性较高的药物,灌注后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尿路刺激症状、血尿,本病患者中尿路刺激症状者为3例,发生率为8%,肉眼血尿发生者为4例,发生率为11%:故膀胱化疗药物灌注后注意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包括尿色、排尿次数、尿量等。每3个月做膀胱B超或膀胱镜检查1次,使化疗得以继续进行。

3.2 预防并发症 由于手术的打击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往往有厌食、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严重呕吐或不能进食的患者。采用静脉输高营养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对于那些有自我封闭及恐惧心理的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胃肠道反应不严重者,向患者宣传讲解相关知识,鼓励患者进食。变换饮食形式,注意营养搭配,增强抗病能力,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3.3 随防 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患者,因灌注间隔时间长,持续时间长,故需在院外灌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意义、化疗时间、化疗间隔时间、膀胱镜复查的意义等,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康复保健知识尤为重要。同时给患者建立随诊指导卡,留下随访的通讯录。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进行随访。

4 讨论

通过对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细心观察与护理,使膀胱癌的复发率降低。临床研究证实。采用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可有效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吡柔比星是目前公认的效果较好的化疗药物之一。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可充分发挥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病灶或原位癌,从而减少膀胱癌的复发。恰当的护理是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治疗,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一环。护理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推注药液宜缓慢,稀释药液量要适宜。治疗的同时要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明白坚持治疗和复查的必要性,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回院复查及灌注,做好随访记录,不能因暂时无症状而放弃治疗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