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情境教学创设艺术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情境教学创设艺术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他们喜欢的情境中,就等于引领他们进入了知识的大门。反之,如果学生站在知识的门口,门内再绚丽多彩也只是惘然。

“池塘里的小蝌蚪”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的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翻转、旋转等,并学会使用选取工具选定图形。同时,培养学生要保护小蝌蚪,小蝌蚪是我们的好朋友的情感目标。这是一节计算机绘图课,也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艺术,不能让画面杂乱无章,这就需要用情境教学创设艺术课堂

一、课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始导入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协作、探索等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起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牵引他们的注意力与意志力呢?我在研究教材后选择了情境导入法,以“小蝌蚪被小朋友们抓走了,我们帮助小蝌蚪找伙伴好吗?”的情境引入,并贯穿整堂课。这个导入其实隐含了一个主任务:帮小蝌蚪找小伙伴。我话音刚落,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齐声回答:“好!”自然而然,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并且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适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请同学们说说抓小蝌蚪的行为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随即提出我们要保护小蝌蚪的思想,小蝌蚪长大后是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达到德育的效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鼓励。

二、营造美的课堂氛围,达到综合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练习画荷叶,通过比较谁画的荷叶又快又多,进行“复制”“粘贴”的教学。可这么一来,整个画面上都是杂乱无章的荷叶,学生追求的只是荷叶的数量,而不去考虑这样是否有美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既追求数量又追求质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能让课堂呈现出美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学会对美的欣赏?

于是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练习画小蝌蚪,通过小蝌蚪的练习达到本节课的技能目标,对于小蝌蚪而言,或多或少不影响整体的美观,并且和引入部分能更流畅地衔接。在学生已基本掌握“复制”“粘贴”的方法后,再让学生美化“小蝌蚪的家”,给“小蝌蚪的家”添上几片荷叶。因为有了前面技能的铺垫,在添荷叶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思考的余地,也相当于巩固一下操作技能,而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适时地提问学生“如何给小蝌蚪设计一个最漂亮的家”,学生会很踊跃地发言“水草,荷花……”等,然后引出我们今天主要画的是荷叶,其他的让学生作为课外任务来完成。

这样信息技术教学就不单单只是一种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果只重视其技能的培养,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在第一次执教过程中,发现预先设计的技能目标是达到了,学生大都能操作本节课的内容。但一看他们的作品,毫无美感可言,只是一幅幅机械地拼凑起来的图。在第二次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后,既能使前后情境更顺畅地衔接起来,也能让学生做到使画面更加和谐美好,所以信息技术的整个教学设计是具有艺术性的,期望达到综合效果,让它更有意义。

三、明确任务,逐个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都用任务驱动法,那么任务的布置一定要明确,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明确努力方向,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于是,这堂课我设计了三个任务,每个任务突破一个难点。任务一:用最快的速度帮小蝌蚪找回伙伴;任务二:让小蝌蚪往各个方向欢快地游来游去;任务三:用你刚才所学的方法快速地帮小蝌蚪的新家添上几片荷叶。如此便把教学目标分散在了各个任务中并情境化,其中任务一中“选定工具”的使用是学生操作的难点,鼠标控制不好就会使图像分离,于是我就提出“小蝌蚪被切割刀断掉了”来提醒学生正确仔细地使用选定工具;把“复制粘贴”拟为“克隆”,并且加上了鼓励性的话,这么一来,学生不仅明确了任务,而且喜看乐做,积极性大大提高,自然学习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任务二中的“翻转/旋转”难点我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提醒他们看小蝌蚪曲线尾巴的线条方向就能明白“翻转”和“旋转”的不同,然后请“小老师”讲解,我做补充。任务三是综合运用完成作品,最后的“画荷花画水草”等就作为一个拓展活动让完成任务的学生进一步操作。

四、作品展示,如何酿造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作业不是任务,而是一次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失败,让学习积极性得以稳定和持久?

我尝试着完善评价体系,酿造各层次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以促进教学开展得到良性的循环。评价要有统一的评价准则,不能想一出是一出,而且评价的准则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突破重难点,并在教学任务中渗透。据此,我提出了三个评价准则:评价一:小蝌蚪画的多不多,有没有被切割掉(任务一:复制、粘贴、选定工具等的使用);评价二:小蝌蚪有没有往各个方向欢快地游来游去(任务二:翻转/旋转的使用);评价三:小蝌蚪的新家漂亮不漂亮(任务三:用荷叶布置新家,评价总体效果)。三点准则确定后,我先邀请了几个热衷于表现的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带动学生一起评价,最后教师给出分数。接着,我选择了两幅比较成功的作品(还画了荷花水草的)进行展示,学生发出“哇哇”的赞叹声,这对他们自身也是一种激励。最后选择了几个出现比较典型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评价,我发现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时看得很仔细,能发现许多小问题,这些也都是他们自身观察不到的细节,他们提出来后我就顺势强调了一下注意点。这样,学生评价的广度、深度就有了,评价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五、情境教学的总结

整堂课在“以情境为中心”的学习主题建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增无减,因为他们觉得学习不再是有压力的枯燥死板背诵、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充满了兴奋与体验的过程,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而这也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我觉得,不仅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倡构建“以情境为中心”的学习主题思想,其他学科也应充分挖掘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轻松,而我们的课堂也才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王弘.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有效学习[J].科技资讯,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