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蚕常发病的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蚕常发病的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危害蚕的病原微生物相当多,且繁殖快,分布广,生活力强。要保证蚕茧的丰收,首先应该对付病原,总的防治原则是:彻底消毒是关键,增强体质是基础,发病时对症治疗是保障。

1.首要措施是消毒

(1)消毒药液配制要准确。有的养蚕户在发生白僵病时,只使用石灰消毒,发生中肠型脓病时,用1千克福尔马林加清水30多千克消毒,几乎不起消毒作用。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福尔马林加0.5%浓度的饱和石灰水消毒,才能真正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而一般市售福尔马林的甲醛含量为36%,因此,1千克福尔马林应加17千克饱和石灰水。夏秋季节易发生细菌病,要用漂白粉、优氯净烟剂等消毒,但漂白粉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有效氯降低,消毒前不进行有效氯的测定,只凭估计数配制药液,就难以保证药液的消毒力。所以对不同的蚕药有效剂量应严格掌握,准确配制。

(2)药液喷洒要周到。部分养蚕户消毒时不用喷雾器喷雾消毒,而是用笤帚洒,药液洒不周到;有的养蚕户即使采用喷雾消毒,但喷药不全面,蚕具反面未喷,蚕具上仍存留病原体,消毒效果极差。

(3)地面消毒以福尔马林为好。农户的养蚕室多数是土地面,用漂白粉、防毒散、优氯净等对地面消毒时,氯离子被土壤颗粒吸附,消毒作用大为减低;用1%的石灰浆、或含石灰的消毒剂,因土壤的中和作用,也会部分失去对病菌的杀灭力,消毒效果较差。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试验证明,以福尔马林进行地面消毒为好,因为福尔马林对土壤的渗透力强,甲醛又不被土壤中和。

(4)要重视对小蚕具和蚕室周围环境的消毒。许多农户重视蚕室和大蚕具的消毒,往往忽视小蚕具及蚕室周围环境的消毒,而小蚕具及蚕室周围环境与蚕病发生密切相关,故应进行严格消毒。

(5)要掌握好消毒时的温度、湿度和时间。一般说来,在进行室内熏蒸消毒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春蚕和中晚秋蚕期,气温较低,要注意,熏蒸时的室内温度要求保持24℃以上,干燥的蚕具熏蒸时需洒水补湿,熏蒸时间要在密闭的条件下保持6~24小时。药液消毒要求在湿润的条件下持续30分钟。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

2.蚕常发病的防治措施

(1)实行小蚕专室共育。由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担任,可以大大减少蚕病的发生。

(2)认真执行消毒防病规范。注意按照消毒程序准确配制药液;每户都要建储桑室和消毒池;不在蚕室周围存放蚕沙;接触桑叶时要先洗手;按规定搞好蚕体消毒和添食氯霉素。

(3)分析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病毒病:体腔型脓病属于急性传染病,蚕儿感病后,小蚕一般3~4天发病,大蚕约4~6天死亡;中肠型脓病的潜伏期和发病期都较长,4~5龄发病的,是3龄传染的;脓核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3~4龄感染的病蚕要到5龄期才发病。可采取:①严格分批饲养,防止大小蚕同室饲养,造成混育传染。②改善营养条件,做到良桑饱食,精心喂养,增强蚕的体质和抗病力,并做好通风换气。③隔离小蚕、迟眠蚕,及时淘汰病蚕。④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一次蚕体、蚕座消毒,发病后每天撒布2次新鲜石灰粉。也可以试添食氯霉素(对体腔型脓病无效)。⑤进行高温疗法。对感染中肠型脓病和脓核病的蚕,在每龄蜕皮期用37℃高温处理24小时,能使感染的病蚕正常结茧。高温处理的适期是眠中至蜕皮后12小时,效果显著。对刚蜕皮的蚕进行6小时高温处理也有治疗效果,蜕皮24小时以后,处理就没有作用。

细菌性病害:夏季高温季节容易发生细菌病。蚕期和簇中发生败血病,是蚕座过密或操作粗放所致,只要减少创伤和按规定添食氯霉素(对真菌、败血病无效)、红霉素即可防治。细菌性胃肠病是饲养环境(含桑叶)差所致,发病后应每天添食氯霉素,以提高蚕体的抗菌力;加强桑叶的贮藏管理,防止发酵变质;贮桑池应经常用1%有效氯漂白粉消毒,做到良桑饱食,以增强胃肠杀菌能力。

真菌性病害:主要是由白僵菌引起的。养蚕前使用敌孢霉、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消毒,对真菌杀灭效果好。应急措施有:①每天用防病1号或甲醛草木灰等进行蚕体(座)消毒。②用0.3%的有效氯漂白粉液清洗桑叶后再喂蚕,或按规定添食氯霉素。③严格控制蚕室的湿度,注意保持蚕座干燥,并勤除沙,防止蚕沙发霉发热。④及时捡出病蚕,集中焚毁;抓过僵蚕的手也要及时清洗消毒;蚕匾蚕网等蚕具要经常在日光下暴晒或用漂白粉液消毒或用1500倍的防僵灵2号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