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进校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进校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异域文化的渗透,文艺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等原因,中国传统艺术――戏曲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兴盛与衰落之间,还存在着宽阔的弹性地带,目前戏曲的境况有喜有忧。本文旨在针对当代社会“振兴戏曲”所存在的误区发表一点浅见,并结合戏曲与校园文化(本文所指校园包括高校及中小学)做一些探讨,待有识之士斧正。

一、当代戏曲现状

中国戏曲古韵千年,博大精深,已成为识别中华民族个性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由传统进入现代的中国戏曲,虽然失去了昔日舞台霸主的黄金地位,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和竞争,但绝不是被历史所淘汰,而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必由之路。戏曲在当代社会(尤其是校园内的年轻观众),可以看到两种现象的鲜明分野。

有的年轻观众对戏曲知之甚少,似乎一染指戏曲便会被人视为老土。对戏曲的误解如此之深,就更谈不上欣赏和传承。现在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不管国营剧团还是民营剧团,台下观众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年轻人寥寥无几。试想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改善,等到现在的老年观众相继过世,很难想象一二十年后的情形。

进入新世纪,文化部先后制定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戏曲当仁不让成为了两个文化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戏曲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之下,戏曲再一次成为一批观众钟爱的焦点。继2005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巡演轰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走进了校园。以前很少接触戏曲的学生们,在首次现场欣赏戏曲之后,发现传统戏曲并非想象中的暮气沉沉,而是充满吸引力,极少有人中途退场。据中国京剧院“2007京剧艺术进校园”对现场观众问卷调查不完全统计:没有看过京剧的人达98%,而通过观看演出对京剧艺术了解的人达95%,今后还有兴趣观看京剧的人达95%以上。[1]

不仅如此,青海省戏剧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与当地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开展校园戏剧活动,5年来成绩显著,受到教育部、央视戏曲频道等部门、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勇开先河的探索,普及推广戏剧(戏曲)的一个成功范例,为振兴戏曲提供了深远意义的启示。

二、“振兴戏曲”存在的误区

1.“京剧进教材”工程匆忙上马,准备工作尚不成熟

2008年春节刚过,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中新增京剧教学内容。如此一个弘扬国粹、提高学生素养的举措,立意无疑是好的,然而质疑声纷至沓来:京剧进了教材,地方戏是不是也该进教材?“样板戏”能否代表京剧经典?……这些问题还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不难看出,招来质疑的主要原因,一是急于求成,二是唱段选择不合理。 “京剧进教材”首先得解决的是师资问题。京剧有众多的流派、行当之分,而现在绝大多数中小学的音乐老师都没有学过京剧。教育部为此举办了培训班,请专业京剧演员为音乐老师教唱。但要在3、4天的短期内学会15个唱段,本身也不符合学习戏曲的客观规律。

对于京剧知识一片空白的孩子们来说,硬性规定他们学习剧目和唱段,会使他们误以为“样板戏”就是京剧,就是国粹,从而丧失对真正京剧文化的探知能力。“样板戏”是西方歌剧的中国化,以西方戏剧观念和原则否定了京剧的民族特色,在艺术上来说不能和《游园惊梦》等纯东方古典戏剧所媲美,从意识形态来说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孩子们接受起来困难很大。

2.戏曲教育“异化”,功利色彩浓重

校园戏曲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教育,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校园戏曲教育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异化”倾向。

主要表现在:(1)行政命令以偏概全。首先,除京剧以外,我国共有300多个剧种,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一些京剧根基不深的南方学校,是不是应该自主选择地方戏进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修养?其次,戏曲教育不单单局限于学演唱和身段做工,戏曲的文学剧本、舞台美术、戏曲史等都可以纳入欣赏研究的范畴。(2)应赛教育大行其道。我们在才艺比赛节目里经常看到,一些戏曲小神童们能把大段的唱段唱得像模像样,高兴之余也有忧思:那些含有复杂历史背景、典故的唱词,显然是在老师机械训练下学会的,而唱段的真正内涵和戏曲的深层魅力,作为儿童肯定无法完全领悟。这说明,“中国的应试教育,又有了一个孪生姐妹――应赛教育,”[2]它不纯粹是以欣赏和切磋为目的,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其后果必然会影响艺术创新,而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提高。

不少学校和家长,借素质教育之名,为了升学加分而逼着孩子参加钢琴、舞蹈等艺术班,现在这股风气又侵入了戏曲领域,戏曲在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普通学生参与应试教育激烈竞争的“新特长”和牺牲品。这就完全扭曲了我们普及戏曲教育的初衷,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比照,应该说是很不正常、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3.滥用时尚元素,丢失传统精髓

近年来有些院团在“振兴戏曲”的旗帜下,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随意改编传统剧目,包装务求“时尚”二字,于是彩妆、维亚、追光、多媒体纷纷被搬上了传统戏曲的舞台,却忽视了戏曲观众最基本的需求。这些带有话剧色彩和高科技舞台效果的新编剧,从本质上来说已经不是传统戏曲了,被大学生认为是追时髦的表现,艺术生命注定不会长久。

传统戏曲在高校受到热捧,并不代表年轻观众们真正喜欢传统戏曲。一场戏看下来,他们记住更多的可能只是精美的舞台效果、轻盈漂亮的演员。而传统戏曲文化的精髓,在于唱词、唱腔、做工等,在这些剧目中却体现得不够,有些本末倒置。

三、正确理解“振兴戏曲”的内涵

1.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2006]2号)指出:戏曲艺术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戏曲艺术课程建设的方法、教材的选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因此让戏曲走进高校乃至中小学课堂,既是响应有关文件精神,也是戏曲传承的一条必由之路。

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和思想教育结合的重任。戏曲中有美育,有历史,有时代风尚,有传统美德,其中的积极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试举几例:歌颂青年男女反抗封建专制的有越剧《红楼梦》川剧《激流之家》;反映历史斗争的有京剧《杨门女将》婺剧《赤壁周郎》;倡导重义轻利与和谐社会及家庭的越剧《五女拜寿》京剧《锁麟囊》;宣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有昆曲《十五贯》豫剧《七品芝麻官》;还有反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革命气节的粤剧《山乡风云》京剧《飘逸的红纱巾》。这些优秀的戏曲作品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之大成,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甚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容,对于青年一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2.以理性策略“振兴戏曲”

戏曲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要想使它回到舞台霸主的地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要理性思考“振兴戏曲”的程度,包含的对象和方式。笔者认为,在当代社会,戏曲如果能够与时俱进,拥有年轻化的创作团体,固定的观众群(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引起理智社会的足够重视,就应该算是振兴了。其对象应该包括戏曲界的从业人士、相关文化教育部门、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社会媒体、广大戏曲爱好者。

(1)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普通学校的戏曲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这里和戏曲学校不一样的是,目的不是培养演员和票友,是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戏曲高端人才必须是从小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才有可能打造出来,所以不能带着功利色彩,指望短期塑造一批戏曲奇才。

(2)采用灵活的培养模式。所选剧目可以采用1+X模式,即“京剧+地方戏”,这样即使在京剧影响力不广的地区,也能加大对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力度。有条件的学校与当地的戏曲院团合作,观摩演出,开设戏曲选修课、戏曲知识讲座、成立戏曲社团,从戏曲文本、舞美造型等多方面进行戏曲审美教育。互动环节中可以设置学习化妆、身段,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戏曲的巨大魅力,培养他们的浓厚兴趣。

(3)社会舆论积极引导。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河南卫视《梨园春》是两个目前很有影响力的戏曲电视栏目,都引发了广大电视观众关注戏曲的热潮。专题片《于丹・ 游园惊梦》《昆曲六百年》电视剧《荀慧生》电影《梅兰芳》也一度引起观众褒贬,这仍然是好现象。戏曲演员在网络开博客,和观众零距离交流,这些客观上都推动着社会对戏曲的关注。

3. 忠于传统,慎重创新

戏曲艺术的魅力主要是通过戏曲演员体现出来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最讲究的就是程式化和虚拟性。在戏曲中上楼、下楼、观花、避雨等动作都有一套优美的程式化表现手法,甚至不同行当人物的哭、笑都有一定的格式。戏曲正是通过这些提炼加工、美化定型的舞台动作来表现时空、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传统戏曲没有固定逼真的环境布景,时空自由灵活,完全用虚拟手法来代替,要求观众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高度想象力去“默会意象”,组成一个个丰富的意境。在川剧《秋江》瓯剧《双金印・水牢》中,通过演员身形动作虚拟且富有诗意的表演,达到了“满场无水,满台是水”的奇异效果。正是在虚拟与程式相互推进中,戏曲创造出最具文化意味的形式美,形成了浓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同志曾经指出,“艺术有形式问题,有民族形式问题。艺术离开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3]过于复杂的舞台布景,带着强烈的西方戏剧写实色彩,和中国戏曲写意风格很不相溶,增加演员表演的难度,还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效果适得其反。在中国艺术中生搬硬套西洋的东西,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应该以中国艺术为基础,扬弃性的吸收一些西方的东西,自己创造为好。

创新是艺术的本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全盘西化。振兴戏曲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我们文艺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负起弘扬文化遗产的重任,在传承的同时去发展戏曲,让梨园春色常在。

注释:

[1]《中国京剧院“2007加剧艺术进校园”巡礼》,载《中国戏剧》,2007年12期37页

[2]《应赛教育:艺术早衰症》,载《戏剧之家》,孙焕英,2009年1期

[3]这是《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发表于1979年9月9日《人民日报》。

参考文献:

[1]刘祯,王魁.中国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新华文摘,2008,20

[2]熊伟.谈高校校园戏曲艺术欣赏与德育渗透.湖北社会科学,2004,3

[3]李稚田.京剧进课堂:艺术教育普及化的新尝试.中国教育报,2008,3,4,5

[4]宇锦.继承和创造的双重使命.上海戏剧,2009,2

[5]魏亚.论戏曲文化艺术的推广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作者简介:

冯磊,江苏大学电视台编导,主要从事电视文艺、戏曲教育研究。方汝将,温州市瓯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