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课程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椎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作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鉴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改革,主要问题有: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裸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筹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教育要面向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川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课程——科目,中小学课程基本上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怎样,是否为下一个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上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以及应当依据怎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构建学科教学内容,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宰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曾有一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这位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1]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课程结构要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由于门类过多,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加重丫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忽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课程缺乏弹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需求。[2]针对这些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学科门类,对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索养和实用技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且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通过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强凋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3]另外,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本次课程改革要求,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4]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此,教师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新课程对学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毋庸置疑,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处理的关系和要解决的矛盾或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课程改革与创新中要处理各级行政指令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关系、课程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课程的多样化与统一性的关系以及课程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等等。此外,还应正确处理课程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课程管理中国家、地方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关系,课程的阶段性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等等。
参考文献
[1] 彭智勇 《关于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3.4
[2]田野 《关于课程改革的个人话语》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3]张静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中小学管理 2006.3
[4]邓云庭 《“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