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留守儿童爱上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留守儿童爱上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中国进城务工人员约1.3亿,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3000多万。这些儿童由于过早缺失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容易出现多方面问题。培根曾经说过:“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某些疾病一般。”学生在自由阅读中可以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培养良好的品格,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那么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设班级文化,让书香感染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这种影响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为建设班级文化,增强文化的育人功能,我在班级与学生一道亲自动手布置教室,尽量做到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班级文化布置要做到让班级中的每一幅图画、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们生活在浓浓文化气息的班集体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我们开辟了“名人天地”栏目,在上面展示名人成长的故事,名人名言,小小的一块“名人天地”,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读书自觉性的主阵地;“加油站”(班级图书角),让阅读变成学生休闲、放松的活动,因此图书角内陈设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像杨红樱的系列小说,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等等。一本本散发书香的优秀书籍,吸引着学生们在课间驻足翻阅,同时我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开辟了一块专栏,用于展示同学的读书收获,以此激励同学爱读书,读好书……

浓浓的书香班级文化如炉火一般熏陶、影响着学生产生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让学生一走进班级就情不自禁喜爱读书,愿与书本交朋友。徜徉书香使学生快乐,让学生得到满足。

二、发挥榜样作用,让榜样影响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动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有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作用。

要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读书习惯,老师除了做好监督外,还要以自身为榜样影响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发挥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那些留守儿童的阅读情况,老师需要密切关注。对那些表现好的、读书积极性高的同学,老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大加表扬。比如可以开展每周之星评比活动,对推选的“读书之星”进行张榜表扬,将他的读书事迹、读书成果张贴在班级外面的白板上,供同学们学习。

我经常利用读书指导课、班会课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故事,像“匡衡的凿壁借光” “孙敬苏秦的悬梁刺股”“鲁迅嚼辣椒驱寒”等,学生们听后心灵受到震撼,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不用扬鞭自奋蹄”让自觉阅读成为可能。

学生们的读书欲望被点燃,便会自由轻松地阅读,徜徉书海,与名人交流,启迪智慧,净化心灵,从而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三、电话传递亲情,让亲情温暖学生

由于父母远离他乡,留守学生缺乏亲情的温暖,并且长时间缺乏父母的监督,任性、懒惰等一些不良习惯便油然而生。虽然学生每天都在校接受教育,但放学回家后往往不能坚持。要养成阅读习惯,需要经历长久的过程。为了帮助他们养成习惯,我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与家长沟通,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下班回家后用电话与学生交流,检查作业,交流读书情况,解决一些困难,让学生感到即使回到家老师仍然在身边。电话传递情感,电话架起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1.家长给予关心

教师可利用电话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并且形成合力。教师可以让家长每天抽出时间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孩子近期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通过努力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应让留守儿童家长经常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交流时家长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平时多买一些有益的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寄给孩子,多询问读书的情况。家长通过种种的努力,虽在遥远的地方,仍然可以督促孩子读书,关心孩子,用亲情的力量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2.老师真情帮助

老师要承担起留守儿童家长的责任,经常通过电话与留守儿童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检查他们的作业和在家的表现,特别是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培养习惯必须持之以恒。我就经常利用电话询问学生读书情况,交流读书的收获。通过电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老师就在他身边。

四、关注学生的进步,让表扬伴随学生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影响。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则有行为信息、言语劝说、情感唤起等。恰当的表扬,对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1.积极开展“五星少年”评比活动

在班级开展“五星少年”评比活动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开展“五星少年”评比还能激励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悦纳自己,超越自我。每周的“五星少年”我都倾向于那些表现好的留守儿童,让那些平时读书认真、收获大的同学争得“智育之星”,在家、在校爱劳动的同学争得“劳动之星”,尊敬长辈、乐于助人的同学争得“德育之星”……“五星少年”评比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奋发向上的平台,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实行班委轮换制

在班级内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实行班委轮换制,我不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信心。实施班委轮换制能增强学生的信心,约束他们一些不好的行为。实行班委轮换制还能改变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这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教师的关心和同学的鼓励。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学校、老师责无旁贷。作为老师,应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养良好品质,以此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才能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