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承德的“活地图”尹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识这位老人,是在八年前,如今,尹忠老人已步入九十岁的高龄,思路依然清晰,与他谈话,言谈中总是那么谦逊、耐心,人们称他为“活地图”、“活字典”。
作为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城市守望者,他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承德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老承德回忆起来,希望能对怎样保护承德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有所启发。”
早在1937年,尹忠就对老承德街巷胡同做过详细调查和记录,画过很多街巷胡同的“写生画”,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街一景非常熟悉,离休后,他决心记录出老承德的风貌,并开始着手对多年积累的文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他用素描把旧时承德的老街巷、老商铺和老宅院逐一绘制。
他提出的复修清代承德御路上二道牌楼和三道牌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已得到复修;2006年,他对热河文庙的复建和利用问题提出建议,现文庙已恢复重建。承德市档案馆通过几年来与他的联系、交流,形成了系列的口述历史档案、承德老街建筑现状与旧景档案及老人的手绘图等等,让我们通过文、图、影生动形象回到老承德当年的情景。以下截取档案中几部分老人口述老承德的旧景,再次回味这座积淀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承德街的水路运输
承德是个山区,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盘山路陡,蜿蜒曲折,山崖高险。早年那些旱路,多是沟沟坎坎,并不平坦,所以走旱路行程远,运行慢,时间长,交通相当不便。当年,由关内来承德所走的路,多是崎岖的山路和泥泞的土路,又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在民国年间也仅有几辆汽车,来往于承德到北京,那时仅有畜力车辆和驮垛子、驮轿、骆驼队等,行路比较艰难。
承德地域内的大小河流众多,为开发水路运输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滦河流经今河北省东北部,是河北省第二大河流,过去,这条河流流域面积宽广,河床宽、河水深、水量大,分支河流多,如有小滦河、兴州河、饮马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暖儿河、瀑河、柳河、白河、青龙河等。早年,滦河为发展水路运输提供了许多优越条件,民国22年(1933年)已有转运货栈4处,经常停泊于下板城码头的船有数十只,庄头营、下板城、暖儿河口、车河口皆设有码头。每年农历的四月至十一月为航季,农历每月十四、十五日为上航日期,初三到初五为下航日期,上航主要起运关东、唐山一带。
过去,承德街草市一带是承德向关里发运和由关里发来船只的码头,到1955年后,去唐山滦县的水运才不通航的,水运的发达,更促进了长城内外的文化交流。在民国年间,热河的学子们曾通过水路去关内求师访友,接触新事物,吸收了不少新的文化知识,再是,在早年皮影戏、曲艺的艺人多由唐山等地前来的,也为承德培养出不少徒弟,繁华了承德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为承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纪晓岚承德印记
纪晓岚作为乾隆皇帝的宠臣,多次陪驾来热河,在热河也修建了他的府邸,称“纪昀府”,府址在热河街里,老地名叫火神庙后街,即今火神庙邮电局营业厅的位置,是一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是两层院落,有个高白楼,进门后可见有门房,前院有耳房各三间,进二门是坐垂花门,第二层院落,有正房五间,有高台阶,屋子很宽阔,还有南北配房各三间,周围是围墙和树木。我看到这样的院落是在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时的往事,我见到这家住在正房的房主人叫张子均(满族人),他的祖辈在清朝年间都是在避暑山庄内为官的,他说现在住的院落过去是乾隆年间在此修建的纪晓岚的府邸,这房院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当我见到这位老人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这是他的祖父讲给他的,这处院落一直保留到日伪统治时期的初年,承德解放后多年,在这修建电信大楼,在院内挖出不少大石板,在多年前我也寻访过在承德居住多年的老辈人,他们也都在说火神庙后街这处院落是纪晓岚府。
纪晓岚在承德留下很多趣闻往事:传说乾隆五十五年,80岁高龄的乾隆曾命人搭梯亲自上过双塔山,还有说纪晓岚也上去过,实际他们都没有上去过。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双塔峰,亭亭对立,远望如雨浮图,拔地涌出,无路可上。或夜闻上磬经呗声,昼亦时有片云往来,乾隆庚戌,命守吏构木为梯,遗人登观一峰,周围一百六十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儿一香炉,中供片石镌‘王仙生’三字,一峰周围六十二步,种韭二畦……如园圃之所筑,是绝非人力之所到。”说明这是他们遣人上去的,这是纪晓岚留下的真实故事。
老承德街中秋节令民俗文化
从史料记载所述,康熙、乾隆皇帝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很重视的,无论在避暑山庄里,还是在喀喇河屯行宫都有过中秋佳节的举动,特别是留下来许多诗文。
我记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承德街中秋节活动是这样:一是糕点铺备足月饼,应节销售,过节期间家家要吃月饼,有价格贵的,也有价格低点的,还要准备下供顾客选购的优质高档月饼,以备顾客买去馈赠亲友,相互送礼,交流情感,共祝吉祥、平安、喜庆过个美满的团圆佳节,当时街里曾有家糕点铺,都是很有名望的老字号,如名远斋、桂兰斋、金兰斋、公顺昌、荣美斋、东N号、宝珍斋、稻香村,他们在中秋节前就及早动手加工各式馅料的月饼,那时候馅料很少的几种,有白糖、五仁、枣泥、豆沙,为了送礼都要选购高点价格的,而且装在点心匣子里,那是个长方型小薄木板做的,外边糊有一层彩画纸,上边有后匣盖,装妥月饼,放上匣盖,在上面放上一张,印刷漂亮的上有福、禄、寿三星图样,或是月宫嫦娥形象的图像的帖子,以显示礼品的珍贵,那时候的月饼,也在月饼的外形上显示文化点缀,制作月饼的模具,就有刻制的《嫦娥奔月》、《银河夜月》、《西施醉月》、《月宫玉兔》、《花好月圆》等花纹,而后显示在月饼上,也可说展现月饼的文化现象,再还有糕点铺加工的那种“套月饼”应当是承德的绝活,承德的套月饼就是大、小不同的月饼,叠起的塔形的供品,底层的大月饼直径足有30公分,向上一层比一层小,共计有十二层,最上边顶端,放着一个桃型的点心,那时候商家店铺和富户人家特意在中秋节前就要到糕点铺去订货,以备祭月时摆供,月饼是传统下来的节日食品,祭月供品,也是应节的馈赠主要礼品。
二是旧时,讲究的供月,也叫祭月的习俗。在农历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当月亮从东方升起,在家庭庭院里,摆上老式的八仙桌,在桌上的最前面,朝向月亮的方位还先摆上由纸张店请来的兔儿爷的纸码子,不能说“买来的”,要说“请来的”,还有在街里请来的泥塑的兔儿爷像,兔儿爷的形象是兔的头面,人的身型,还是身着战服,背后还有四个小旗,着色的武士的形象,在其周围摆齐月饼、瓜果。摆水果也有讲究,可摆苹果、石榴、葡萄、红果,不能摆放梨类水果,因为“梨”字与“离”字同音,忌说“离”字,因为过中秋节,要处处展现出团圆的氛围,否则就不吉利,还要点起香蜡,家里主人要上香叩拜,祈求天宫的仙神保佑得到吉祥、美满和顺、平安。记得那年月里,在供月时还有过这宗有趣的事儿,当婆母的要背着别人,特意要嘱咐自家尚没生育儿女的媳妇,要背着别人,要单独为天宫上香,要诚心诚意叨念求天宫仙神保佑她早生贵子,这种举动在农村中比较盛行。
三是赏月,大家团座,一边远望明月的月光,一边吃着月饼和瓜果,一起拉着家常礼道,老年人好给晚辈人讲故事,特别是过这个中秋节,在外地的人员,要赶回家乡老辈人家的身边,一起来过团圆节。那时还讲究赏月时月饼和瓜果要想到家里人人都要分享,对没在场的,也要留下那一份儿,以显示共享共乐,赏月时吃月饼和瓜果,沿袭这个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它做为吉祥、平安、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在赏月的前后,还讲究吃团圆饭,有鱼有肉,菜食酒品相当丰盛,开怀畅饮,共述志向,期盼和希望。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几个小伙伴们,手捧着那应节的饰品兔儿爷泥塑,吃着美味的月饼,共望一轮明月当空的洁白的月光下,跳来跳去,尽情的玩耍,还在深深地记忆着。
我小时候亲见商家店铺供月赏月的那种场景,距我家住处不远,是老承德街的一家制造白酒的烧锅(烧锅即酿酒加工行业的俗称)。这家老字号叫源盛和地处粮市街的西口,现在老建筑已不存在,商家对过中秋节更为重视,祭月时,摆的供品相当丰盛,特别夺目的那套套月饼,不仅有一套摆在祭月的桌面上,另一套摆放他家的供奉的祖师爷像前,商家的业主特意准备酒席,除供月赏月,并特请来老承德街四大才子之一的胡子襄先生来酒店作客,这位老人是承德街的驰名书法家,酒后诗兴大发,吟诗作对,挥笔写下许多条幅,我在小时候最先知道那些古人李白的望月思乡的诗句,还是从这次所见中秋节的活动开始的,现在还记忆犹新。
二仙居街小吃
二仙居这条街不太长只有200多米,都是土路,而且不太宽,我从街北开始说,靠路西的有大德全杂货铺,边上是华新钟表店,还有牛宗辉小杂货铺,往南走就是日益斋糕点店,还有两家金年斋和龚顺昌点心铺,有大圣堂中药铺是三间房子,光绪十年(1844年)开业,大圣堂老坐堂的孙女跟我在解放初期在南营子小学当教员,传说在民国年间,热河都统姜桂题的孩子得了羊羔疯,就由大圣堂的张润之老中医给治好了,在南边有两层小楼都是木质地板,是回民的马永林开的面馆,这个饭馆的年头很多,到马永林就传到4代,据说乾隆私访的时候还吃过,他家用的面试隆化张三营的的荞面,作为贡品御膳也加上地方小吃白荞面。二仙居街小吃非常多,很有特点是马家羊肉包子,回民经营的,最早的老掌柜叫马瑞,他看到西街有的姓满的买烧卖买的很好,他就也不买包子了,还是羊肉冬瓜馅,也卖烧卖,可以说承德马家和满家烧麦成为地方风味食品小吃一绝,不但外边的客人闻闻而来,到这都要想法吃上一顿……
老人清晰的阐述,似乎又把我们带回他儿时的岁月里,同他共同回忆似曾可见的建筑、嬉戏、民俗……这位老人,用声音、文字、图画记忆着这座城市,让我们品味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积淀,同时也闪烁着老人人生价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