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羌塘高原:调查藏羚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羌塘高原:调查藏羚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从1999年中国政府了《藏羚羊保护白皮书》之后,、青海、新疆相继设立了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山三大自然保护区,大力打击盗猎活动,加强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五年过去了,藏羚羊生存危机有没有缓解?2004年初,国家林业局要求、青海、新疆三地林业部门提交报告。为此,国家林业局决定对目前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迁徙习惯以及生活习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科学调查,于是才有了这次大规模藏羚羊科学考察活动。

北进羌塘

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是藏羚羊的最主要生活栖息地,根据90年代初的国内外专家的估计,大约有70%的藏羚羊生活在这里,保护区的面积也比可可西里保护区大六倍左右。这次藏羚羊科学考察活动选在9月开始,主要是因为藏羚羊习惯在、青海、新疆三地交界的这些地带长途迁徙,只有在9月才相对比较固定。科考队一行七人,队长是林业勘查研究院院长刘务林,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长达20年,先后12次进入藏北无人区进行科考活动。

9月21日,科考队带着高精度地形地貌图、全球卫星定位仪、帐篷,乘坐三台越野车,从拉萨出发,北上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羌塘,藏语的意思是“北方的空地”。这块空地比整个长江三角洲面积总和还要大。海拔平均在4800米以上,气候寒冷,人迹罕至,因此成为藏羚羊的乐园。

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三辆越野车在辽阔的高原上显得特别渺小。在这里,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静谧,除了风声,听得最清楚的就是你自己的喘息声,强烈的紫外线、冷冽的寒风给每一个生活在高原上的人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刘务林队长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海拔很高,气候寒冷,对人来说,是不容易生存的,所以在羌塘的很多地方还没有人居住,是无人区。但是对于藏羚羊来说,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很舒服。我们这次科考的任务是了解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生活习性,给政府保护藏羚羊提供依据。”

驱车在羌塘高原奔行了整整一个上午,以行进路线周围两公里为观察范围。队员们不断下车观望,但除了展现在眼前的草地、湖泊和雪山以外,没有发现任何野生动物。为了成为第一个发现藏羚羊的人,科考队员都不禁睁大了眼睛四处望,可是车行近500公里,已经接近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地带,却仍然没有看见藏羚羊这个高原精灵的影子。

班戈的困惑

我们跟随考察队到达了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地带班戈附近,这里曾经是藏羚羊自由奔跑的地方。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调查表明藏羚羊的分布范围尚未完全恢复。

在牧民次仁家,我们询问关于藏羚羊的情况。次仁说:“我小的时候,这个地方可以看到藏羚羊,后来经常有人开车来打它们,最近几年看不到了。在藏北牧民的传说中,藏羚羊是大雁的好朋友,大雁飞到哪里,藏羚羊就会跑到哪里。”

于是,考察队顺着大雁飞行的方向追随了整整两天,却没有看到一只藏羚羊。在青藏高原无人地带,藏羚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上百万年,但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贪婪的盗猎团伙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疯狂猎杀藏羚羊。上百万只规模的藏羚羊,一下锐减到几万只。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罪魁祸首就是“沙图什”披肩。这个词来自波斯语,意思是“羊绒之王”。一条上等的“沙图什”大概需要三头藏羚羊的羊绒,在黑市上卖到3.2万美元。要得到藏羚羊的绒毛,惟一的方法就是杀羊取绒。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披肩,代价是三只藏羚羊的生命。这就是在20年前牧民能够看到藏羚羊出没的地方,在20年后我们却看不到它们一点影子的原因。

邂逅藏原羚

寻找了五天,我们没有见到藏羚羊,却遇到了藏羚羊的亲戚藏原羚,科考队员大喊:快拍呀,快拍呀!终于第一次看见藏原羚两只长角直指天空。因为屁股上有一种奇特的标记,藏原羚被人称为高原上最有“爱心”的动物。由于藏原羚肉不好吃,皮不结实,羊毛也不够柔软,因此,很少有人去猎杀它们,尤其在自然保护区划定之后,藏原羚数量增长更加迅速,对人也没有什么恐惧感。由于藏原羚和藏羚羊的食性差不多,栖息地也是交叉的,因此,科考队认为,在藏原羚出现的地方,很有可能会出现藏羚羊。随后,我们决定在附近湖边宿营,明天向北出发,继续寻找。

在羌塘高原上,日出的时间一般在8点左右,收拾完帐篷,远处的黑颈鹤已经在翩翩起舞,展示出优美的舞姿,似乎在欢送我们。向北走了一上午,什么也没有发现。出来五天了,走了将近一千公里的路,不要说发现藏羚羊的栖息地,现在连一只藏羚羊都没看到,让人多少有点垂头丧气。

科考队队长刘务林似乎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他指着一种草向我们说:“一般情况下,藏羚羊对这种草很感兴趣,这种草的营养价值很高,我感觉这里有,尤其是这个,小藏羚羊很喜欢吃。藏羚羊一定在附近的什么地方等着我们。”

尼玛终现藏羚羊群

在尼玛县境内,藏羚羊开始频繁出现,有的几只一群,有的十几只一群。在距离尼玛县城五十多公里的吴尔多乡,我们发现了一群准备过冬的藏羚羊群,足足有六百多头。在我们离得比较远时,它们还能平静地吃草、饮水。等到我们靠近,想更仔细地看看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分群,向四周逃离。

队长刘务林不禁感慨地说:“在80年代的时候,这里就是藏羚羊繁殖的地方,在90年代,正是盗猎的高峰,很多藏羚羊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强,这里又恢复了80年代以前的水平,这个地方在湖边,水草丰美,母藏羚羊非常喜欢。你看,那边还有一群。”

当千辛万苦终于发现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之后,考察队就以尼玛县为中心,在方圆180公里范围内展开了重点调查。在双湖境内,我们见到了数量超过一万只的一群藏羚羊。科考队员告诉我们,1903年英国探险家罗林曾经发现过万头左右的藏羚羊群,那个时候藏羚羊的数量大约在一百万只,之后再没有文字记载大规模藏羚羊群。1995年,美国科学家夏勒博士在长期考察后认为,由于盗猎和人类干扰,的藏羚羊数量更是直线下降,大约总数只有五万只。这次能见到如此大规模的藏羚羊群,还是近百年来的首次,这也说明藏羚羊的保护工作很有效果。

科考队员在考察记录时发现,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群藏羚羊,都是没有角的母藏羚羊,大多数母藏羚羊身后还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藏羚羊。

我们问刘队长:“有多少只?”

“我们发现有四百多只,没有公的?那就对了。”

原来,这群藏羚羊已经开始进入期,发现了这么多的母藏羚羊群,一方面证明这个地方的食物、水源环境都非常适合藏羚羊的、越冬;另一方面,由于现在还没有到藏羚羊分群的时间,根据藏羚羊公母1∶7的种群比例,可以推测,在这附近还有相当规模的公藏羚羊群。

藏羚羊繁殖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月份母藏羚羊从北面下来,公羊有一个逐渐集群,由小到大,开始集群;第二阶段,就是开始分群,由上千只分散成二十只左右的一群;第三阶段,就是公羊为了争夺权进行争斗,每只公藏羚羊拥有二十只左右的母藏羚羊。在距离母藏羚羊群五十多公里的地方,考察队发现了公藏羚羊群。与母藏羚羊群有所不同,公藏羚羊群已经分化成好几个部落,为即将开始的争夺配偶权行动做准备。

色务岗日守护者

尼玛县,羌塘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面积27万平方公里,比苏浙沪三省市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为了保护藏羚羊,林业公安干警每年在藏羚羊迁徙和产羔的时候都要巡山,而巡逻一遍下来,最起码要花去一个半月的时间。

对于公安干警们,艰苦劳累都算不了什么,最凶险的事,往往发生在抓捕那些惟利是图、铤而走险的凶恶盗猎者的时候。按照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盗猎者一次偷猎,最少要杀害上百只藏羚羊。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盗猎分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遇到公安巡逻人员,一律杀人灭口。为了保护藏羚羊,尽可能让它们回到过去的好时光,羌塘保护区的人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在盗猎者枪口下倒下的,不仅有藏羚羊,还有藏羚羊的守护者,在我们站立的地方,就牺牲了一位林业公安干警,年仅40岁的罗布玉杰。尼玛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桑达告诉我们,罗布玉杰他们巡逻的时候,看见毗邻河床的山脚下有人背着枪,行迹十分可疑。他们就把这个人抓住了,但是车行驶了大约两公里,刚到犯罪嫌疑人指认的山坡,炒豆般的枪声骤然响起,密集的子弹向警车袭来。巡逻队遭到了偷猎分子的伏击。罗布玉杰的手指和头部中弹,巡逻队只有15发子弹不得不撤离。

桑达副县长随后告诉我们,现在是秋季,藏羚羊还没有开始换毛,所以盗猎者很少在这个时候出来,科考队遭遇盗猎者的可能性不大;另外,这几年打击的力度很大,盗猎分子也比原来少多了。

安狮隔离带消失

林业公安的努力没有白费,沿着安多至狮泉河公路两边,科考队也发现有大群藏羚羊在活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藏羚羊研究专家陆续发现,在北部有一条藏羚隔离带,由于无法互相迁徙,种群也无法交流,分隔带两边的藏羚羊无论是个体还是习性都有一定的差异。

造成这种状况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条长达1300公里、东西横贯藏北的安狮公路,正好穿过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羌塘草原。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牧民为了交通便利而选择在公路两边定居,路上车辆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盗猎者在公路沿线的疯狂捕杀导致藏羚羊的活动范围不断后撤,安狮公路因此成为著名的藏羚羊分隔带,南北羌塘的藏羚羊无法迁徙,种群也无法得到优化。

为了能让藏羚羊安全迁徙,在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时候,专门为藏羚羊的迁徙准备了专用通道,林业公安还派人专门沿公路巡逻,对穿越保护区的车辆限制通行,对特种车辆发放通行证,最大限度地减少来往车辆对藏羚羊的惊扰。从我们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安狮公路这条隔离带已经不存在了,正在逐渐消失,南北羌塘的藏羚羊可以相互交流、迁徙,可以优化藏羚羊的种群。

队长刘务林告诉我们,隔离带的消失是好事,但是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对于羌塘高原来说,早在100万年以前,藏羚羊就成为这里的主人,而人类只是在近百年气温回升以后,才反客为主大规模进入羌塘高原。虽然政府将这里已设立为自然保护区,并且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不允许放牧,目的是为了不让家畜与野生动物争抢草场,但是,整个羌塘还有3600户牧民以及150万头家畜。

喜与忧参半

通过这次长达33天的调查,科考队初步推断,生活在羌塘地区的藏羚羊数量大约在7万只左右,比1999年的7万只有较大规模的增长。同时,青海、新疆的藏羚羊科学考察也在进行。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数量也由1999年的1.2万只上升为4万只左右,但青海的藏羚羊调查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可以肯定,藏羚羊的数量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