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对中国现代新农村民宅建设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对中国现代新农村民宅建设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的优秀代表,其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建筑材料、空间布局都独具一格。极富民族地域特色。我国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在减少;在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民兴起的大规模住宅建设,更是加剧了这种紧张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把保护耕地和建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居有效的结合起来,把节约资源与开发新的建筑材料结合起来,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苗族民居;吊脚楼;依形就势

中图分类号:G122.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71-06

吊脚楼民居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干阑式特有的建筑形式,它广泛分布于湘、黔、滇、桂布依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壮族、景颇族、佧佤族等地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因其环境的恶劣,为了适应西部高原山崖石坡和河流溪谷等各种复杂自然地形,创造了地层架空式的干阑民居,既防潮通风,防兽防虫,又较好地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建筑结构的巧妙与外观造型的美观堪称我国民族民居的优秀代表,其中位于贵州黔东南凯里地区苗族吊脚楼民居尤具特色:高脚架空的楼层、两坡式的屋顶、随意的挑台挑廊、灵活的披檐处理、穿斗架式的木结构,灵活的组合聚居,使其它有别于其他民族干阑式建筑,构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

一、依形就势的建筑结构

贵州苗族同胞多生活在:“地无三尺平”层峦叠幛的高山地带,这里山高密林,沟壑纵横,众多的河流穿梭于高山峡谷之间,严峻的地理环境逼迫他们发挥出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去求得民族的生存。苗族同胞在与大自然恶劣环境长期的搏斗中,成功的把南方干阑式建筑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创造了苗族特有的一种底层悬空半吊式楼居建筑。这种建筑一般采用穿斗架式结构,用木梁柱子等穿插扣连而成,下层架空,上层铺板为楼,以木板或树皮作壁,整幢房屋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它既能适应当地河谷潮湿地带,也可以分布在凹凸不平的山谷陡坡。正如苗族学者卢家鑫指出:“苗族民居多选择山面向阳之处而住。依山就势而建,贴壁凌空而立,一面靠山,一面悬空,即为吊脚楼。从结构上看,苗族吊脚楼仍与干栏式建筑相同,采用‘穿斗式’,屋脊采用‘抬梁式’,整个屋体稳定坚固。”吊脚楼共分三层,底楼由石台基和支撑木拄构成,养畜放物;二楼是苗家人的生活区,堂屋是吊脚楼的中心地带,是休闲待客、娱乐用餐的地方,正对的前廊外檐出枋悬挑,外面安装了弯曲舒适的靠背曲木“美人靠”,其外凸的空间造型显得优雅别致,构成了苗族吊脚楼的一大特色。厨房和厕所设在左右两边或是在楼外搭接“偏厦”。三楼顶层为苗家人用来堆放各种粮食和杂物地方。屋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青瓦或杉树皮覆盖。

苗族吊脚楼民居,主要为穿斗架式木结构的高脚吊脚楼,除固定橼子用少许铁钉外,其它部位都用卯榫构筑而成,结构合理,不用一钉一铆,装饰精巧,按层分区,占地少,利用率高,功能齐全,集苗族建筑工艺之大成。它不择环境,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修建,同时又具有家庭生活的全部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附属建筑有厕所、粮仓、晒棚等,也大都是采用吊脚楼形制,只是规模大小有别,“无论是搭建、延建还是单独建造,都表现出极大的随意、借势、凭利,不受其它要素的限制。”它们和主体建筑簇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苗族山寨群落,在群山溪水之间,与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二、依形就势的空间布局

贵州苗族民居以村寨布局为特色,他们或依山傍水兴建其山寨,或是在河谷平坝一带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房屋布局顺应地理环境,建房不占地,对地形和位置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由于苗族大多位于西南阴雨潮湿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适应这一环境的吊脚楼就自然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选择形式。因此,苗族同胞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建修住宅时,他们尽可能留下平地坡土作为耕地,常常把吊脚楼修在陡峭的山坡或是潮湿的水边,形成山环村、村环田的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与自然环境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

历史上,苗族同胞长期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为了保卫自己,他们一般都聚族而居,“以户为单位构成村坊(众多的户,包括井台、洗濯场地、水塘、谷场等),再由几个村坊和村内的公共活动场所、水塘、谷场等服务设施构成村落即寨子”。户与户之间有小巷串联,村与村之间有小路相接,邻里之间相互照应,和谐共处。随着村落人口不断增加,新建的房屋随即向四周延展,又形成新的村落和寨子,若干个村落聚集,就形成了镇。由于苗寨大多分布在非农用地的坡坎或泽地,无论村寨兴建多大多宽也不影响土地的有效利用,因而珍贵的土地和森林资源在世代繁衍中被完好的保存下来。以著名的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寨为例,此寨由东引、羊排、平寨、南贵4个行政村,平寨、乌嘎等9个自然村组成,经过60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全国千户以上、人口达五千多人的特大型苗族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人口增加、苗寨扩张,丝毫没有侵占宝贵的土地,反而因为山寨的合理布局和层层叠置的吊脚楼把清山绿水映衬得更加美丽多姿。在贵州其他许多苗寨,选址和布局或是依山而建或是傍水而居,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苗族的信仰与传统观念对其苗寨的选址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以树为图腾、以树美化居所,对林木的敬仰成为整个民族的观念,因而在他们世代祖居的地方,山川秀美,林木繁茂,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无尽的生存资源,美丽的乡村聚落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并因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苗族山寨文化。虽然其中包含着某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其讲究风水、讲究龙脉、讲究地理环境的合理部分暗合现代建筑理论的科学理念。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成为苗族吊脚楼民居的典型特色。

三、依形就势的建筑之美

苗族吊脚楼的魅力表现在它位置的凌空之美、结构的巧妙之美、环境的和谐之美、材料的适宜之美。凡是去过贵州黔东南一带苗寨的人,都会被苗族同胞的伟大创造而感动。无论是依山就势的山寨,或是傍水而居的水寨,或是在山坳所建的村镇聚落,苗族吊脚楼在位置选址上,都尽量避开自己的耕地。有的布局于山顶,有的排列于山腰,而有的又座落于山谷;它们或凌空飞架溪水之上,或险挂峭壁之侧,在那些看似无人能居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因形就势,依山而建的排排木楼屹立在山野的绿树丛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高高的脚柱,外凸的美人靠、倾斜的楼梯、起翘的屋顶以及簇拥的附属建筑,显得格外高峻挺拔。无论在什么位置,驻足观看,都有一种仰视的凌空之美。在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吊脚楼的脚柱矮的一至二米,高的达十三四米,上千幢的木质吊脚楼重重叠叠座落在陡峭的山坡,蔚为壮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客。

苗族民居在结构上,吊脚楼多以木构穿斗架式为主体建筑,下以垒石为基,间以木柱支撑或作柱,前部悬空顶立,后部根据地形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址砌基。二楼外的“悬瓜”和底楼的接柱,近似人的 手脚,端座于地面,稳定大方。“楼层悬挑使梁枋延伸出柱外,或另用梁枋连接内外檐柱。腰檐在横梁下挑出悬臂,上置檩角盖瓦形成披檐,既起到了遮阳、降温作用,又保护梁枋梁柱及其他构件不被风雨腐蚀。披檐的设置,不仅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还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吊脚楼共分三层,顶底两楼低矮,二楼高大宽阔,规范统一中有变化;二楼以中堂为界,两边对称排列其它房间,外凸的‘美人靠’,显示出直线中的曲线美,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刚柔相济,和谐优美。人字型的房盖或翘角的歇山顶,覆以青瓦或树皮,极具装饰色彩。从造型上看,苗族吊脚楼呈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是比较稳定而庄重的几何形体,既表现出一种典雅灵秀,又表现出一种挺拔劲健。”

苗族吊脚楼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来自于当地树木、石头、竹子、泥巴、稻草,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能加以利用。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多森林,建筑材料几乎全部使用杉木、松木、枫木等构成:用树枝扎棚,木板作壁,树皮代瓦,木柱架梁,建筑材料极具古朴和谐之美。苗族吊脚楼美之所在,是对大自然的珍爱,是对环境的巧妙利用,以及因势利导运用的建筑材料。

四、苗族吊脚楼的启示

通过对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的研究,笔者认为,这对于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设、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以及开发新型的农村房屋建筑材料,对于保护目前我国日益紧张的农村耕地,探索中国农村新型民居和新的民族建筑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

“如今的民族建筑所体现的功能和价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多的是一种资源――文化的资源、经济的资源。也许,从这些多彩的民族建筑之中可以发展出更多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形式,让它们来丰富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我国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国家,山地丘陵面积约占70%,平原面积不足30%,耕地十分奇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乡村民宅建设,使本来就很紧缺的土地,显得十分紧张。目前,我国城镇规模还在扩大,尽管政府三令五申,部分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在农村选址建房时,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蚕食良田耕地,造成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果我们的城镇建设和农村建房观念不改变的话,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势必会越来越少,整个国家和民族将面临生存的困境。几十年来,西方建筑理论和西方现代建筑的泛滥,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各地的城乡建筑日趋刻板,建筑结构单一,可供选择的建筑材料极为有限,许多地方千城一面、千房一式。在新建的乡村民宅建设中,人们很难发现到一处独特的地域性城镇民俗建筑。那种小桥流水般的江南园林,那种宁静雅致的北方四合小院,那种婀娜多姿的山地木楼,那种泥石结构的屯堡和石屋,那种合理布局的乡镇景观再也不见踪影。村镇建设中普遍流行的水泥式的“盒式”建筑,虽然适应了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发展需要,但与我国当前许多农村,特别是西部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脱离。进入2l世纪,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居所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舒适合理的住宅与环境已成为时代的必然。在我国农村地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普及以及由此造成的富裕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农村随意建房,侵占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断加剧了本来紧张的土地资源,土地的紧缺与建筑材料的需求已困扰着当前的国民经济。笔者曾在四川、贵州、广西一带考察时看到,由于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出现了圈地建房的高潮,水泥盒式建筑在公路沿线两侧相继兴建。山区农民为了加盖新居,不得不长途运输水泥、钢筋、瓷砖等其他材料,建房成本十分昂贵,也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负担。更有甚者,在四川金沙江一带山区,农民为了追求时尚,马拉肩扛,在陡峭的山顶上去建造这种时髦的居室。随着我国农村村镇建设的加快,这种整齐划一的民宅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缺少晒坝、粮仓、水塘和牲畜场所等基本设施,生活生产极为不便。农民没有水塘,蓄水防旱受到限制;没有晒坝,不得不在公路沿途晒粮,给交通运输秩序带来了隐患;没有牲畜场所,农民的副业无法开展,多种经营受到局限,粪便垃圾等污垢不能得到正常处理。同时,它还造成了一些具有地域性的乡土建筑遭到损毁和消失,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居住的多种传统建筑形式和结构被抛弃,正逐步吞噬着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地方民俗建筑文化。在人们煞费苦心地不知如何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运行的关系时,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给我们提供了较多的借鉴与参考。

1.保护耕地,维护生态环境当前国家新近颁布了土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在今后20年可耕地严格保持在18亿亩以上,继续实行更加严厉的土地管理政策,无疑这对于今后的农村建房宅基地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制,农村建房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将更加紧缺。因而,合理的布局和建筑样式与结构的选择,对于我国未来的乡镇布局和农民的新居建设成为重要的对策。贵州苗族吊脚楼在功能和结构上因形就势,不拘环境随意布局极为适合我国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农村(同时也包括城市)人口住宅区大量向山地和非农用地转移和集中,可以极大的缓解目前耕地的占用,保证我国新的土地发展规划的实施。苗族大多位于西南阴雨潮湿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历史发展中顺应这一严酷的自然环境所创造的吊脚楼民居,不但在世代敷衍中很好的保留下了平地坡土作为耕地,也完好地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居所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形成了山环村、村环田白g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人与自然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苗族吊脚楼它所蕴涵的建筑智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房和乡镇布局的原则和出发点――保证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不被侵蚀,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

2.实用的结构与合理的空间。苗族同胞为了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吊脚楼常背山占崖、择险而居,巧妙的利用地层打桩或接柱的形式建楼,突破了地形和环境的限制,其结构又非常适合人畜居住的需要。在建造过程中,如山坡台地不够平时,内向地基拓平,外向灵活接桩搭建;位于溪谷洼地时,又可打桩造房,悬空建楼;周围环境松宽时,可横向搭建偏厦进行扩展,纵向空间允许时叠垒楼层,以拓宽生活居室空间。在结构上,木柱之间采用穿斗架式榫卯结构,各部分相互扣连而成,建造简单合理;地层架空的木结构,既通风防潮,又不会给宅基地造成很大的负荷,减少了土石方的开掘,基本保持了地面原始状态,对于防止泥石流灾害和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作用,符合我国农村,特别是非常适合我国广大边缘山区建房的地质结构。目前,在新一轮农村民宅建房高潮中,我们的职能部门首先应考虑到各地农民住宅的实际需要,把功能、结构和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创造更加宜人居住的住所。近年来,我国各地地质灾害不断,尤其是2008年这次四川大地震,该地山区农村过去新建的许多水泥砖瓦房均已倒闭或受损,这不能不怀疑我们当前农村建设还存在着某些缺陷,警示着我们建筑决 策层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对乡土建筑的导向,无疑苗族吊脚楼民居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3.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努力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新型建筑材料当前,我国农村民宅建筑普遍采用钢筋水泥建材,这种材料运输方便,价格适宜,深为老百姓的欢迎,但同时也暗含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这就是现代建材的寿命极短,柔韧性差,通风防潮不好,宅基地土石方的开掘多,使用时间一般都在70年至80年左右,对于农村不算富裕的农民来说,要建造一幢新的居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处于地质结构松散,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环境有别的我国西部山区,水泥盒式房宣示出它的短处。2007年笔者在云南普洱地区澜沧、西盟、孟连、普洱、墨江、景谷等县作课题调查了解到,上海等沿海省市政府为改善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居住条件,用数年时间向当地对口援建了一大批钢筋结构的底层砖瓦房新寨子,这些新寨子规划得整整齐齐,安排得“周周到到”,在近处外观上看似漂亮,但在寨外望去红瓦一片,非常刺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如画的自然景观。最重要的是,当地地处亚热带边缘,气候炎热潮湿,尤其是在雨季,钢筋结构的底层砖瓦,墙面、地面都是水泥混合土,潮湿不通风,也不防虫(千百年来,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通过干阑式的木、竹楼房解决了防潮通风,防兽防虫问题),人居其中,感到不适,甚至生病。援建单位和当地政府开始敲锣打鼓把当地老乡迎送进寨,结果两三年过去,新寨子里许多人家都纷纷搬回到原来的木、竹楼房居住,有的人家原木、竹楼房已被规划撤除,只好雨季分散到附近亲戚家借居,实在没去处的只得“留守”新寨;一批批现代化新社区的许多人户的房间,实际上成为老乡的畜圈,或堆放杂物的场所,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来自2008年四川发生的强烈大地震中也报道,在四川甘孜和阿坝一些地区,中央和各地政府对口援建的学校建筑和扶贫住宅中,凡是新建的水泥建筑几乎全部垮塌,给当地民族同胞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农村民宅建设中,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各地不同情况的新型建筑材料已势在必行。反观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建材来自当地资源,既可以为木、竹,也可以为石、泥或其它材料,物尽其用,且房屋具有相当的柔韧性,防震抗灾及通风防潮性能良好。在贵州黔东南一带,至今仍有大量的苗族吊脚楼存在,它们大都在百年以上,深为苗族同胞所喜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建筑中的奇迹。苗族吊脚楼民居以及我国其它乡土建筑顺应自然,取之自然,创造出了宜人居住的多种建筑材料,为我们如何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不断开发具有地域特性的新型建筑材料提供了可能。

4.树立实用合理的建筑美学观毋庸质疑,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设中,存在着一股虚假的矫饰风。许多乡镇建筑和民宅为了片面追求地域风格或传统特色,盲目效仿城市建筑样式,如规整划一的室内结构,随意照搬的建筑构件,外表附加的图案装饰,这些脱离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居所,不但缺乏使用价值,而且造作丑陋,违背了建造民宅的初衷。对比贵州苗族吊脚楼,其造型的伟岸和挺拔,是紧紧与生活需要和环境相连系的。“美人靠”向外凸起,是二楼堂屋对室内空间的拓展,有利于人们的视野开阔,家居方便;吊脚楼腰檐、披檐的设置,以保护梁枋、梁柱、节点、楼板端头及其他构件不被风雨腐蚀;吊柱垂瓜的下伸,同样具有支撑楼廊的作用;屋脊与屋面通常置一排立瓦,并非单纯造型的需要,而是一种日后房顶用来维护的建材储备。苗族吊脚楼告诉我们,乡土建筑它是人民群众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居所,其建筑的审美价值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需要。

当前,土地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和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伴随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国民居住消费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紧缺的状况下将日趋严重,尽管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对我国未来的乡镇布局和农民的新居建房也加以规划和布局,各地职能部门也在纷纷探索适合本地农村民居新模式,但拘于城市建筑思维和现代建筑材料的束缚,一直未能找到好的办法。最近,四川省成都市三圣乡推出的农村民居样板房,除了具有传统的平房楼层结构加白瓷砖和铝合金装饰的外表外,其内部功能极似城镇市民居所,与广大农村经济实用的民宅相差甚远,且严重的占用土地。川西平原乃历史上万倾良田的天府之国,如果都让这种占地耗资的房屋成为未来农村民宅的模式,不难想象,仅就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粮食生产的紧缺。贵州苗族民居及其他传统乡土建筑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它所包含的建筑理念会给我们莫大的启示,能够帮助我们近快找到一条中国现代民居之路。

据国土资源部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形势极为严峻。中央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决定不仅极大地推进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同时也包括逐渐对农民用地建房的统一管理。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于农村民宅建设管理和引导,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把保护耕地和建造具有地域特征民族民居有效的结合起来,把节约资源与开发新的建筑材料结合起来,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