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榜样培育与实效性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榜样培育与实效性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榜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多年以来在思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社会风潮的多样化,微媒体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给传统的榜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榜样教育环节中的榜样培育和宣传两个方面入手,引入传播学相关理论,寻求当下榜样教育的关键特征,通过对宣传机制的着重分析,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关键词】榜样培育;实效性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有言:“榜者,所以矫不正也。”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关于榜样教育最经典的阐述。提到榜样,很多人还是会下意识的想到雷锋,,赖宁,等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榜样形象。但在当下信息爆炸,知识来源多渠道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正越来越多的展现出他们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打上的特殊烙印。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传统的榜样形象和传播机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树立榜样形象,宣传榜样力量,拓展榜样教育途径,就必须开启全新的思路。

一、榜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榜样教育的内涵

榜样是对人的行为实践活动及活动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借鉴、鼓励、启迪、警示作用的、人们借以模仿的对象, 是值得学习或效仿的人或事, 是人们头脑中的先进典型、突出的人物形象。榜样教育作为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或方法, 一般归类于德育范畴, 广泛运用于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当中。尤其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榜样教育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榜样教育的含义,陈万柏和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的定义为:“榜样示范法,也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以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 。可见在他们认为,榜样教育既包括正面激励,亦包括反面警示。但在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则认为:“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能够起榜样示范作用的典型叫正面典型"正面典型的作用,就是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面典型是反映落后的,错误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消极影响和对社会产生破坏作用的典型”反面典型是相对于正面典型而言的,也叫反面教材" 可见在他的理论中,只有正面的积极的形象才可以被称作榜样。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榜样教育,是指对一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传播弘扬,宣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们从这些事迹中获得激励和鼓舞的一种教育活动。具体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榜样教育是指对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个人的先进思想和行为进行充分宣传,从而对广大学生起到鼓舞,激励等正向效能的教育活动。

(二)榜样教育的特征

(1)大学生成为榜样形象培育的主力军

榜样教育的主体就是在校大学生,在过去,学生们之所以能够易于接受外界塑造的经典形象并且受到激励,很大程度是因为其个体意识并没有被强调。在榜样传播的过程中,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敢于承认自己,进而大胆质疑和思考。因此在90年代初期,榜样形象的传播十分广泛,榜样力量所发挥的效能持久而稳固。新时期的榜样教育,更多的强调受教育者本身的选择和意愿,学生的主体自觉性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愈发凸显。在榜样传播过程中,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体现出了其主体选择性。因此当下的榜样形象的选择,有了学生更多的参与,他们个体形象得到了更多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好发挥。榜样的选择也由上转下,更多的学生开始自己挖掘周围的亲近的榜样个体,以自我认定为主要依据,树立能够切实激励自身的榜样设定。同学,学长,老师,更多的普通人成为别人的榜样,学生们争相议论的“学霸”“学神”“牛人”成为了新时期榜样人物的全新称号。

(2)榜样形象由神秘高大走向真实生活

之前的榜样形象塑造往往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名人们往往难以模仿和借鉴。白明亮、姚敏在评述当前道德教育中的榜样形象时指出“我们的榜样的形

象都是-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唯一的缺点就是工作起来就不注意身体。 ”对榜样事迹的描述片面化,夸大,甚至虚假化。导致榜样失真。长期以来,宣传榜样的规则是“点”“线”扩张为“面”,于是,“个别事”演变成“事事”,“一方面”扩展为“方方面面”。当代的90后大学生的反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都较强,太过于高大上的形象设置无法将榜样效果发挥好,当榜样在一开始就被别人设定选择好,再由上而下的介绍,榜样与民众的距离就在无形中拉大,变成了可望不可即的神仙。实际上,当代90后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个体意识上要比之前的大学生鲜明很多。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意愿和完成设计选择的能力。榜样形象也渐渐平民化,草根化。从讲课精彩绝伦的教师到高年级全能发展的优秀学长,甚至身边自控能力强,刻苦研读的同学这些草根形象正在取代传统的榜样个体在高校发挥着作用。在合适的宣传方法下,很多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新偶像。

(3)宣传机制成为榜样教育成功开展的关键点

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正在新时期大学生榜样与偶像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面对传统榜样的尴尬地位, 积极探索榜样与偶像的有机结合, 实现榜样偶像的双赢才是现代教育者的明智之举。要增强榜样的地位和影响力, 就必须结合现代化手段, 改进榜样的宣传途径和方法。

三、大学生榜样教育关键关节分析

榜样教育是指以先进的典型为榜样, 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使人们从他们的事迹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一样, 榜样教育就是教育信息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把榜样教育看作是一种传播活动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 从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 教师是这一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 学生是这一传播活动的受传者, 教育者欲向学生传输的榜样原型就是主要的传播信息, 榜样教育过程采取的活动形式和依托媒介就是这一传播活动中的符号和媒介;其二, 从行为过程来看, 榜样教育是一种传播活动。榜样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传播者) 将含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事迹或人物(信息) 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载体(传播媒介) 向受教育者( 受众) 进行传授的信息传播过程。而学生作为这一过程的终端来参与和接收信息, 在收到信息后, 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做出反馈, 同时教育者也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因此, 从传播学角度来讲, 大学生榜样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榜样教育是一种完整而特殊的传播现象, 我们就可以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觉出发, 借鉴并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对复杂、抽象的榜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一)心理学转化机制分析

要想探索榜样教育的时效性,首先要从接受榜样教育的心理学机制说起。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榜样学习的过程包含观察学习以及播放的过程,学习者观察榜样形象意志,品质,价值观取舍等,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基本含义界定为 “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或是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而促成这一系列模仿动力的是学习者对于榜样形象的高度认同。强烈的认同感促使学习者形成强大的观察模仿动机。进而达到内化效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在榜样教育的有效途径中,选择有代表性,群众性和效仿可能的榜样形象,是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在榜样教育中,如何使用学习者对榜样的品质行为达成高度的认同感是榜样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传播学要素分析

在任何一次成功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和媒介五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5wm模式,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为:谁(who)-说什么(says what)-根据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 模式,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为: 谁( who ) 说什么( 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at channel)对谁( to whom ) 取得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 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榜样教育作为一个典型的传播活动来解读:一是从传播学的构成要素来看,教师是这一传播活动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学生是这一活动的受传者,榜样形象就是有效信息,教育过程所采用的活动形式就是符号与媒介。二是从行为活动来看,榜样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作为传播者,将有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先进事迹作为信息传达给学生受众的信息传播过程。

四、提升榜样教育实效性措施

(一)强化认同是榜样教育的转化关键点

上述分析和榜样教育的实践都告诉我们,受教育者主管认识对教育者所确立榜样的认同,是其产生符合教育者期望理想教育效果的心理前提。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坚持榜样树立的真实性,多采用拉近和还原的方法,使榜样以日常生活化的形态融入受教育者的生活。在潜意识的不知觉状态下顺畅的转化。学长思语的活动中曾经邀请刚刚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的大四毕业生做嘉宾。嘉宾报告以时下流行的明星问答的方式展开,嘉宾先是在轻松的一问一答中被还原成了简单的学生模样:喜欢看美剧,假期当背包客,刚上大学成绩并不突出,这样的近距离之后,开始引出自己如何在大三一年时间内用超凡的意志力和决心取得托福高分,最终梦圆美国名校。由于很多学生对嘉宾的故事和事迹有所耳闻,前来聆听的人大多对嘉宾有一定的认同感,没有过分的宣传推荐,观众热情非常,现场很多人做笔记,甚至录音。榜样教育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完成了转化过程中的主动接受。

(二)多层次多样化的榜样选定

选定的榜样应当尊重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特点,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关注的榜样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榜样教育不能一刀切,既可以是身边的草根同学,也应该有全省全国范围内涌现的先进典型。同时一批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教师也可以是榜样教育的最佳人选。榜样人选的多样性一方面保证了教育活动的效用,同时不同层次的人物选择也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形式。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要注重传播信息的筛选。同时应该注意时代性,客观性,高度提炼先进人物的思想精神内涵。

(三)创新传播方式全面提升传播效果。

传播方式代影响着新榜样时代的记录方式。当下网络媒体进入“微时代”。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传播媒介由高高在上的神探走进每个普通人手中,榜样教育的传播机制也慢慢打入了微平台。我部的榜样教育精品活动学长思语,在新生进校初期就以微信平台的推送对活动本身做了宣传,之后从嘉宾的投票选择,到宣传介绍,都在微信上逐步跟进。微平台覆盖的人数越多,传播效果就更好。微视频也是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把嘉宾的典型事迹拍成校园短片,迎合学生的电影情节,也让传播效果大大提升。此外,比起传统的彩绘展板,对榜样形象的宣传,当下学生更加青睐有时尚话语的海报或者设计唯美绚丽的海报。在学长思语的嘉宾宣传海报中,曾经出现了用“凡客体”“甄体”等流行话语模式。从现场观众的回馈情况来看,宣传海报中的时尚元素是传播机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四)强调受众者的主体性,关注其信息反馈,

受教育者是传播的终端,同时也肩负着评判传播结果的职责。榜样教育的后期要注重对学生的意见采集与回访观察。重视其主体能力的培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完善与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检验榜样传播最终结果的试金石。因此,信息反馈尤为重要。在我部的学长思语活动中,主办方会在每位观众入场前发放本期活动意见表,结束时收集。并在其中筛选样本学生在半年之后回访,了解活动的效用历时,是否达到预期。因此,在传统的榜样教育基础上,应当增加评价这一环节,是叫着在实施榜样教育前,中,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当对部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不断进行观察和记录。只有深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对大学生榜样教育做出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26页"

[2]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l版,第142页

[3]白明亮,姚敏:《幽暗意识与榜样教育一一种道德教育的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