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法语听力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法语听力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图式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解释心理过程的重要理论,对法语听力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图式理论为依据,对听力理解的过程和模式进行分析,讨论图式理论在法语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探索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法语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图式理论;听力理解;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87-02

一、图式理论

1.图式理论的概念。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于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Immanue Kant)于1781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著名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C.Barlett)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在其著作《记忆:补全》(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32)中,指出图式是一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Anderson、Rumelhart、Carrel等学者的努力,图式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此后,图式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及外语教学领域。所谓图式,是指储存在一个人大脑中的具有高度组织性、抽象性的背景知识。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一切信息加工都要建立在图式的基础上。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图式)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使得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

2.图式的类型。在听力教学中,图式可以分为语言图示(linguistic schemata),主要是指听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内容图示(content schemata)是指听者对听力材料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涉及文化、历史、习俗等。形式图示(formal schemata)是指听者在篇章、修辞、题型结构等方面所具备的知识,即学习者的篇章知识。

二、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

1.图式理论下的听力理解模式。基于图式理论的听力理解,有“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两种模式。“自下而上”是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信息处理方式,听者运用语音、词汇、句子、语法等语言知识理解语篇。这种听力模式主要涉及语言图式。“自上而下”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听者利用头脑中的背景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输入信息进行预测、筛选和吸收的过程。这种听力模式主要涉及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更多地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来理解听力材料。实际上,由于背景知识的缺失,往往会出现学生能听懂听力材料中的大部分词汇和句子,但对听力材料仍一知半解的情况。由此可见,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听力模式,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信息输入和与听者头脑中已有背景知识的互动的结果,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让图式成为影响听力理解的关键。因此,运用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作用。(1)图式对听力理解有指导作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随着新信息的不断输入,大脑中的相关图式被成功激活,为听者吸收新信息提供心理框架,思维也会有一定的方向,从而让听者可以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输入信息的内容方面。(2)图式对听力理解有预测作用。根据认知心理学有关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听者接收的新信息一旦与其头脑中已储存的某个图示相匹配,就会激活这一图式,让听者对即将听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测。(3)图式对听力理解有创新作用。图式能够帮助听者将思维从单词、句子转移到整个语篇中,注重背景知识的积累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探索更为有效的听力方法。

三、图式理论下的法语听力教学策略

1.激活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是听力理解的基础,激活语言图式能够帮助听者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通过“自下而上”的听力模式来理解听力材料。法语中有清辅音、浊辅音和辅音群等特殊发音现象,如[b]和[p]、[d]和[t]、[bl]和[pl]、[tr]和[dr]等,如果无法对这些辅音及辅音群做出准确区分,就会对听力过程中正确地识别单词产生障碍。在法语听力中,还经常会出现连读、连诵、省音等语音现象,这就要求听者能够熟练地掌握法语中的各种语音规则。例如,在听到“l’enfant de Pascal a neuf ans”时,能够反应出“l’enfant”是冠词“le”和名词“enfant”的省音,“neuf ans”中的浊辅音[v]是由于清辅音[f]连诵浊化而产生的。教师在听力课堂上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布置课外泛听练习作业,鼓励他们多接触法语广播、电视节目、法语原声电影,熟悉并模仿外国人讲话时的语音、语调和发音。此外,听懂听力材料,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法语中存在大量的俗语和习惯表达,且法语语法结构严谨,时态复杂,词形多变,听者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词汇,遇到不懂的单词和表达式应及时标记、记忆。词汇掌握得越多,就能更快地将与听力材料相符的既有图式激活,对听到的内容迅速地做出反应。教师在播放听力材料前,可先对会出现的一些关键性词汇进行讲解,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复习一些经常出现的语法知识和表达式,并在听力材料播放结束后进行相关的专题听力练习,再次激发和巩固听者的语言图式。

2.激活内容图式。内容图式,即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内容图式,是指要对外语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及近期时事等有一定的了解,这能使听者在听力过程中运用“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模式,预测和判断听力材料。背景知识越详尽,理解听力材料就会越容易。例如,全国法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听写题:La fête du muguet(铃兰花节),如果考生仅从单词意义上来理解题目,对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毫无了解,将无法对听写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然而,一旦考生了解5月1号是法国的铃兰花节即国际劳动节这一文化信息,就可以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对所听到的内容做出合理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听写的正确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法国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丰富的内容图式。此外,法语听力教材涉及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如旅行、住房、体育、购物、饮食、节日等。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资料,在正式播放听力时,针对主题内容进行提问或组织学生分小组用法语进行讨论,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充分激发已有的内容图式,促使学生对听力内容做出正确预测,还能培养他们养成自主构建、充实、巩固内容图式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听力水平。

3.激活形式图式。听力材料的形式图式,即体裁、修辞及题型类型等会对听力理解过程产生影响。法语听力教材中收录的听力材料涉及新闻报道、辩论、演讲、说明短文及日常对话等各种体裁,听者在熟悉文章体裁特点的情况下,能及时调整听力策略,迅速从听力材料中提取想要的重要信息。以新闻报道为例,与一般记叙文不同,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的倒叙法对事件进行描述,即在法语的新闻报道中,其所报道内容的最重要的几大要素,包括时间(quand)、地点(où)、人物(qui)、事件(quoi)以及原因(pourquoi)和如何(comment)会出现在新闻报道开头,体现在新闻导语中。了解新闻报道的这一特点,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准确地找到听力重点。此外,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应为学生选择不同体裁的听力材料,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体裁的文章,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如议论文通常会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证;说明文大多涉及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词汇和句型都较为复杂;日常对话中,口头表达较多,通常发生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等。学生建立起这些形式图式,能更容易地听懂听力材料。而且,对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体裁,如科普说明文,教师在授课前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相关形式图式,避免因对文章体裁的不熟悉而产生听力障碍。

四、结语

通过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法语听力教学研究,可以发现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激活旧图式、建立新图式的过程。它要求听者必须具备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以及形式图式,缺一不可。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摒弃“放音―做题―对答案”的刻板教学方式,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图式理论,引导学生不断构建、激活、充实头脑中的图式,提高认知水平,促进听力理解的完成。

参考文献:

[1]Barlett. F. 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

[3]卜亚琴.法语听力强化训练的教学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4,(1).

[4]李晓霞.基于图式理论的日语听力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