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写实中的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写实中的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他一直孜孜以求地追求着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对贾樟柯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一如既往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作品中充满了新现实主义的影像。在对新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及创作技巧的借鉴和运用中,贾樟柯也融入了新的元素和技巧,增加了电影的写实性,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底层人们的生活环境,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他的电影有一种粗糙的犀利,温情而深刻。

[关键词]写实;新现实主义;突破

贾樟柯曾说过:“人有的时候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电影记录本性从一而终的贯彻。从《小武》、《站台》、《任逍遥》到《世界》再到《三峡好人》,他一如既往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他要通过电影这一影像手段来记录普通的真实的日常生活。

一、对普通人的关注

贾樟柯电影中很少有批判和怜悯,只是客观地记录。但正因为如此,才让人总是会产生某种无形的压力――完全是非官能上的刺激,而是人在现实中的无奈惨淡的状态带给人的压迫感。真正能感动人的东西不是轰轰烈烈的感情,或是离奇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实在的东西才让人觉得真实和感动,才能触动人的内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心弦。这也正是写实主义电影弥足珍贵之处。

《三峡好人》讲了两个并列的故事: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16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支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三峡好人》从始至终都让人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压抑中,不禁使观者为小人物的卑微和艰辛所感动。例如韩三明和失散了16年的妻子在破落的楼层分糖,自己咬一半,另一半给女人,这是一个少言寡语者的最伟大的爱情宣言了:以后跟着我,我们有福同享。两个人面对面的蹲着、咀嚼着奶糖。电影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

二、长镜头的运用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不但可以强调空间和事件的真实,而且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种没有被分割的视觉处理,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较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

在《三峡好人》中已经和丈夫感情破裂的沈红在大坝上与丈夫见面,两人那段最后的探戈以及韩三明背负行囊带领众兄弟远赴他乡时,留给观众的都是长长的镜头和久久的回味。

三、贾樟柯的创新与突破

虽然贾樟柯还是在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但和以往的贾樟柯电影中所塑造的人物比较不难看出,《三峡好人》中的人物已经发生了变化。《小武》中小武是游荡在街头的小偷;《站台》中崔明亮、尹瑞娟是站在站台上不知所去的年轻人;《任逍遥》中巧巧、彬彬则是一群随波逐流的任逍遥的人;赵小桃、成太生只能在“世界”中迷茫的张望。他们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在时间的河流中飘荡的普通人。《三峡好人》为我们讲了两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寻找过去,选择未来的故事。韩三明、沈红已经走出了他们生活的圈子,寻找他们要找的东西。韩三明为了见妻女一面丢掉工作千里迢迢来到奉节,为了能够见到妻女,他在陌生的异乡暂时扎根。为了和前妻复婚,他又回到家乡的煤矿挣钱。对于一个贫穷的人来说,300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韩三明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沈红历尽周折,见了丈夫一面,她想和两年未归的丈夫做一个了断,给自己一个解脱。与之前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相比,虽然他们同是普通人,也有小人物的无奈和困窘,但《三峡好人》中的主要人物,已经有了做事的目的性,有了自己的追求,已经能够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做出理性的决定,这不能不说是小人物的进步,对于观者来说也是不小的惊喜。

在坚持写实主义风格的前提下,贾樟柯在表现手法上也作了很多新鲜的尝试。《三峡好人》的故事发生在三峡大坝建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这样就把环境的设置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贾樟柯在拍摄中也十分注重这一点。他把大量的镜头对准环境,抓住了三峡拆迁和建设的一些特点。相对于之前的电影作品来讲,《三峡好人》中的环境更富于多样性和变化性,他为故事的发生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背景。此外,贾樟柯也在通过他以前电影中的一些手段表现时代背景,如电视广播、流行歌曲、剧场表演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增加了电影的写实性。

在构图上,贾樟柯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形式。在《三峡好人》中他的镜头变得丰富好看,即使是一个长镜头,远、中、近的景别都有景观可看。每个镜头内容具有了变化性,整个影片中人物背景和天气环境都有变化,对于纪实风格的影片来说,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难能可贵的是,贾樟柯在注意构图内容变化的同时,也注重了构图内容的隐喻性。已经和丈夫感情破裂的沈红在大坝上与丈夫见面,两人一段舞蹈过后,距离拉大,此时的丈夫站在大坝内,而沈红则在大坝外,暗示了他们两个人的距离和隔阂。韩三明在决定带妻子回家后,他们在一栋正在拆迁的大楼内见面,墙上有个大洞在画面的中央,能看到楼外的景象,两人站在画面的一侧,分吃一块奶糖。这样一个构图,让我们在感到两人承受的压力的同时,又被他们的真情所感动。

自然光效和自然音响一直是写实主义影片一贯采用的表现手法。像往常一样,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也是这样做的。江水流淌的声音、楼房坍塌的声音、废墟上捶击的声音,这一切都预示了一个城市的即将消失。昏暗的船舱、简陋的住房、阴沉的天空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底层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声音的处理上,贾樟柯也采用了一些技法,沈红在找到丈夫工作过的工厂后,负责人带她去取丈夫的东西,这时出现了黑屏,突然“咣当”的一声,随之我们看到被打开的门。这一声音置前的方法,似乎为沈红后面的决绝埋下了伏笔。

贾樟柯怀着一种悲悯的态度来关照电影中的普通人,为他们的将来寄予了希望。烟、酒、茶、糖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最依赖的几种物质,他们有了这些东西就会感到幸福,电影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幸福。《三峡好人》讲述了在拆迁移民大背景下的“烟酒茶糖”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故事,这也是最原始的、最有深度的东西。贾樟柯用一种平等悲悯的视角,展现有着独立人格和价值的底层人们的生活。他对写实主义手法的突破和创新虽不是完美的,但正是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他的电影有一种粗糙的犀利,温情而深刻。

[作者简介]郑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刘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