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几点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几点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我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几点做法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足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布置一些带有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低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2.充分预设并注重生成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数学教师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地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记得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当时,我没有立即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地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3.从观念入手,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

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教师要有先进实用的观念,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不再唱独角戏,做知识的裁判、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放下架子,关注学生,努力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赞赏、鼓励、宽容、理解,成为出色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

注重教学设计简约高效,情境创设要合理有吸引性,教学方法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求实用,避免形式热闹但缺乏实效性。

4.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挑战性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做或者希望自己是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5.数学计算让学生主动猜测,多种算法

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判断数学。猜想是探索性思维,它能帮助人们比较迅速地发现事物的规律及给人们提供研究的线索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时围绕12×5=?重点展开探索,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6.关于数学概念课的预习

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概念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了。(1)列举事例理解概念。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如:我在让学生预习《图形的变换》时,就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许多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变换,这样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2)动手实践感觉概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数学知识。如:在预习《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公因数的这个概念,我让学生先做一个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然后在这个长方形里摆同样大的正方形,要求正好摆满,问:应该可以用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来摆?这样就使他们在课前就有了感性认识,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7.教师要研读小学数学教材

教材的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既然数学和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数学学习也是整体的,那么对于教材的编写和把握也应该是整体的、联系的。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就像一个神经细胞,当神经细胞串联考虑周到来时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功能。数学教材中的各个例题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的互相融合成就了一种数学思想,教师要把握例题之间本质的联系,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现代数学的观念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如果把知识切割成一块又一块,各说各的,碰到这道题这样做,碰到那道题那样做,没碰到过的就不会做,就容易使学生陷入背数学的痛苦的学习方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