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请不要鼓励孩子们的“肤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科学教师,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花俏低效的做法,引导学生走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误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关键,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猜想; 科学探究; 汇报交流;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66-001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科学课上各种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新课例、新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但也忧虑地发现:由于一味追求时髦、前卫,学生整堂课沉浸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之中,缺乏静思默想的时间,缺乏有效的深度思维。江苏省教研室科学教研员卢新祁在一次评课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请不要鼓励孩子们的肤浅。那么造成“肤浅”的症结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呢?
一、问题猜想随“生”所欲――无益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堂教学,猜想已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教师只是把猜想作为点缀科学课堂的“布景”,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教条式程序。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为了体现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你猜、我猜、大家猜,随“生”所欲,却很少问津猜想背后的思考,很少关注猜想的理由和依据。这种为探究而猜想、为猜想而猜想的猜想,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将无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科学探究浅尝辄止――无益于科学思维的深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和要求下,“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与此同时,探究行为在课堂上也呈现出另一种现象:探究目的不明确,探究环节缺乏联系,探究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无序、无意,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有的教师还美其名曰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浮躁、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无益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汇报交流热热闹闹――无益于科学概念的建构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原本“安静”的科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情绪高涨,举手发言此起彼伏。然而透过诸多的各级公开、观摩课例不难发现:在“活跃”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随意和低效,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发。多数汇报交流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热热闹闹、天马行空,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无益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交流研讨,让学生自觉地对实验过程回顾、反思、听取、比较,激发思维的参与,从而建构科学概念呢?在教学《纸的观察》一课时,我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仔细观察一张白纸,在此基础上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纸凹凸不平”、“朝着阳光看,同一张纸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把纸揉一揉,有的地方鼓起来”、“纸撕过的地方有很多小毛毛”……通过学生的发言不难看出,学生找到了纸的许多特点。于是我抓住“纸边有小毛毛”这一重要发现,顺势引导学生思考:“纸边有小毛毛说明什么?纸面上呢?其他纸也有这样的特点吗?怎样观察?”同时我又下发了蜡光纸、牛皮纸、报纸、面巾纸等材料。观察活动后,学生开始交流他们的成果:“蜡光纸刮一下也有毛”、“光滑的纸毛细一些、短一些,粗糙的纸毛粗一些、长一些”、“所有的纸都有毛”……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不断激起思维的涟漪,步步深入,“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材料”这个科学概念一步步为学生所内化和建构。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四、课堂评价随“师”所欲――无益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但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害怕被背上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黑锅,放弃了“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原则,对学生的探究结果不论正确与否总是以“回答得相当不错”、“棒极了”等话语笼统评价,过程评价过多过滥。科学课是讲究实事求是的。笔者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的随意性评价,不仅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
一位教师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各小组运用各种方法比较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后进行了交流汇报。其中一个小组根据实验现象“往熟的马铃薯上滴碘酒,吸收得快,往生的马铃薯上滴碘酒,吸收得慢”推断出:熟的马铃薯比生的马铃薯营养更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该教师立刻给予高度的赞扬:“观察得真仔细,讲得好极了!”并组织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熟的马铃薯确实比生的马铃薯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但这与滴碘酒实验中的吸收完全是两回事。为了所谓的“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推理不但不加以纠正,反而给予肯定。这种无原则地尊重和赏识,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形成的。
我们如何正确进行课堂评价,使课堂评价更客观,更具有真实性,从而发挥“方向盘”的作用呢?《指纹的研究》一课,各小组通过制定计划,实践探究后纷纷进行交流汇报,我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的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一个小组研究的结果认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指纹确实不一样,但仅凭小组几位成员的指纹不相同就推理出所有人的指纹都不相同,岂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怎样因势利导,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促使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于是我反问:“这样的表述合适吗?推理严密吗?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开始质疑:“你们的指纹也许和爸爸妈妈一样,你们观察过吗?”“双胞胎的指纹肯定也不相同吗?”……我顺势引导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课后继续研究。由于给了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学生认识到研究结果的漏洞,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如果当时用“同学们的研究都很好”来评价的话,势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追求真实自然、原汁原味。作为科学教师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花俏低效的做法,引导学生走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误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关键,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