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世海:庄稼医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世海:二十二兵团二十二团战士,1952年组织安排他从事植保工作,他刻苦自学,写读书笔记30余万字,从一个文盲成为出色的植保专家,曾17次荣获团、师、兵团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1959年被树为兵团12面红旗之一。
1952年,驻疆部队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指战员不但种粮食、还要种树、种棉花、种甜菜等。
当时各个生产部队的庄稼地里都出现了病虫害,植保迫在眉睫。部队领导安排战士张世海从事植保工作,张世海是个文盲,不懂植保是干什么的,一问才知道是“灭虫”的。
由于没有文化,张世海闹过笑话,也给连队造成过损失。但他刻苦学习,几年后就成为了部队有名的“庄稼医生”。张世海曾17次荣获团、师、兵团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1959年他被兵团树为12面红旗之一。
为了植保,张世海夏季几乎天天泡在庄稼地里观察、打药,由于农药对皮肤的腐蚀,他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一只眼也快失明了。
有一次连队指导员通知张世海到团部卫生队住院治疗眼睛,当时正是农作物植保的关键时刻,张世海请求过些日子再去住院。指导员说:“你再不住院,眼睛就保不住了,到那时,瞎子怎么搞植保工作。”张世海这才去了。
在团卫生队,他见护士将一些小药瓶当做垃圾扔了,就捡回来洗洗放在窗台上。有一天,他约请病友一道去地里捉虫子。由于他的眼病还没治好,看不见虫子,就让病友帮忙捉。不同的虫子放在不同的瓶子里,拿回来观察。医生批评道:“你的眼睛需要好好休息,你这么看虫子对治疗不利。”医生不让他观察虫子,但张世海的脑子还是闲不住,他想,为什么每年将地头地尾、沟渠里的虫卵都消灭了,第二年还有那么多的虫子呢,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得找到虫子的“大本营”才行呀。
一天,他躺在病床上,无意间看到一对粉色的蝴蝶飞过来,在窗外翩翩起舞,像是向消灭害虫的专家张世海表演似的,窗外不远处有一棵大榆树。
张世海突发奇想:榆树会不会是害虫的“大本营”呢?想到这儿,他翻身下床,跑到那棵榆树下,动作敏捷地爬到树上,伸手拉过一根树枝仔细一看,乖乖,树叶背面是密密麻麻的蚜虫。他恍然大悟,连队的棉花地四周都有防护林,那里应该是蚜虫的“老巢”。
张世海再也躺不住了,坚决要求出院,理由是他的眼睛治得好多了,开些药带回去即可。现在连队棉花正是植保的关键时刻,他得回去消灭蚜虫的“老巢”。医生也为他的发现而感到高兴,同意他出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到连队的张世海打了一个漂亮的害虫歼灭战。
1965年7月,农八师一四三团虫害严重,师里决定调已有些名气的张世海去治虫,任命他为生产科副科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世海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个团的57万株树,有11万株树“剃了光头”――被杨柳毒蛾吃光了叶子。
治虫如救火,他先以点带面,在一连试点,并亲自作示范,采取“摇、打、刷、扫、捡、烧、喷、灌”的办法消灭杨柳毒蛾。那次,一连消灭杨柳毒蛾305公斤。接着,他迅速推广战法,在全团开展灭虫战斗。
后面的两把火分别是消灭了棉铃虫和红蜘蛛。农八师政委来一四三团检查工作,夸奖张世海“三把火烧得好”。
由于张世海刻苦学习植保知识,直到50岁才成家。他治虫的名声越来越大,科研院校请他去讲课,聘请他为特约研究员,国外有些专家来信希望与他交流成果。他还当选为石河子农学会理事、自治区植保学会理事、自治区政协委员。
1959年,张世海去北京见到了,还同总理和副总理合过影。来新疆考察时,张仲瀚政委指着张世海介绍说:“他也姓张,我这个张不如他这个张。他是兵团大名鼎鼎植保专家。”
【手记】
敬畏工作
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后来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植保专家,这不是神话,而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张世海。
张世海事迹最让人感动的是“从文盲成为植保专家”,可以说,对党的忠诚、对职业的敬畏、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领导的关心是老兵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张世海对知识的钻研和对工作的痴迷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当下不少人所缺乏的专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将你从事的职业干出点名堂来,才能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