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的随需和IBM的应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的随需和IBM的应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擅于提出和包装概念的IBM,最近又把目光放大了一个层面。那个在去年还在高声附和“世界变平”趋势的蓝色身影,如今已经悄悄的在信息这个对象上投入了更多热情,而当年那句著名的“随需应变”(On Demand)口号也借机得以新生。

“对于最近三年来的ibm软件集团而言,其每年最重大的两个全球性盛会,一个是SOA峰会,另一个就是自2006年开始举行的‘信息随需应变’(Informauon On Demand,即IOD)大会。”一位IBM大中国区软件集团的员王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也正是在2006年11月,IBM的CEO彭明盛在北京宣布了一项l亿美元的投资,即在两年内,支持“创新即兴大讨论”(Inrlovation Jam)中所产生的10项新商业计划。这些计划包括智能医疗支付系统、简化的业务引擎、实时翻译服务、智能基础设施网络、3D互联网、“数字化的我”、服务大众的无网点银行、整合大众交通信息系统、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绿色巨人(Big Green)”计划――几乎涵盖了商业的各个角落。

两年之后,IBM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08年IOD大会上又了一系列新的软件和服务,包括面向特定行业的金融管理解决方案、全新的信息随需应变能力中心基础服务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等。

这些软件和服务旨在帮助IBM的客户更方便、更简单的构建信息议程(Information Agenda,即IA)。IA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完整的、面向行业的最新软件和信息咨询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全球范围内的18个主要行业的客户战略化地管理、整合、分析信息。

以时间为线索,IA是所谓的IOD战略中最新的一个组成部分,IBM为IoD所进行的最近的一次大手笔投入是在去年11月,以5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商业智能及绩效管理软件开发商CognoS。“如果想让这个星球变得更加充满智慧,那么IOD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原Cognos副总裁PeterGriffiths向记者这样解释IOD。在前不久刚刚整编入IBM公司的Cognos目前还保留着印有自己公司Logo的名片,只是加了一句“AnIBM Company”的小字。Peter对记者说,或许到明年,Cognos的痕迹就将彻底消失。

如果追溯过去,早在2005年,当IBM还在全世界推广其整合理论,而SOA的流行还只是刚刚开始的时候,IBM内部就已经对IOD进行过系统的讨论。“当时,IBM看到了在数据库、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商业智能(BI)以及数据库应用等一些相关领域中发生的变化。”IBM大中国区软件集团DB2信息管理技术经理刘晶炜回忆说,传统意义上将信息变为数据的自动化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所要面对的用户需求是,如何将现有数据分析提炼整合,更深层次挖掘其价值,以快速相应业务并支撑管理及商业抉择。

IBM开发中心信息管理发展高级经理Jerry Zhu比喻说,在明确推行IOD战略之前,IBM内部的工作模式,大体为更快更好地将自身产品做到更好更强;而在IOD战略提出后,“每个产品都变成了一位专业演员,在剧本(总框架)下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IBM多年来的系列收购,已经为IBM建立起了可以承载IOD使命的整套产品,即包括信息集成、内容管理、仓储与主数据管理、数据库以及商业智能与性能管理在内的五大产品线。据IBM内部人士透露,2007年,IBM在IOD战略方面所投入的研发人员就达到了2000人,这个数字在今年还会继续增加。最新的一个直观数字是,今年来到拉斯维加斯参加2008年IOD大会的观众已经接近7000人,远远超过了去年近6000人的规模,由此可见IBM和IOD的号召力。

其实,对于擅于提出和包装概念的IBM而言,并不乏类似的成功案例。粗线条的看,IBM进入21世纪之后的这8年可以简略的分成这样几个阶段:新世纪之初,在全球互联网行业滑下深渊时,IBM所提出的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 OnDemand),后来演绎为业务随需应变(OnDemand Business);到2004年,全球IT业呈现复苏迹象,IBM从那年起开始高谈整合,进而演绎为全球整合企业(GIE);最近的一个时期,也正是伴随SOA的走红而兴起的IOD时代。

在IBM官方最近提供的文档上,对随需应变的概述简单之极:实现产品之外的增长――为客户提供所需服务。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其语意并不比6年前IBM刚刚喊出“On Demand”时丰富多少。然而,6年的时间,世界改变了很多,也变得更加平了,IBM也已经跨过了两个“时代”。IOD甚至已经变成了更好阐释和表达“随需应变”的一种手段。

变平的世界,破坏式创新、信息的碎片化趋势,这些都让如今的IT用户们越来越茫然。与“您需要什么?”相比,当一家技术或服务提供商说出“我能为您做些什么?”这句话时,其显然具有更大、更直接的杀伤力,按IBM的说法,在需求当先、利润日益微薄的世界,即便那些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公司也在设法转型为服务性企业――突破传统思维,为客户提供最需要的服务、专业知识以及帮助。这其实就是“随需应变”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