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吕碧城女权思想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吕碧城女权思想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掀起了一阵传播和实践女权的热潮,吕碧城是积极倡导女权运动的代表性人物,特别是在1903后,大力发表文章提倡女权,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教育为立国之本》、《敬告中国女同胞》等文章,并通过兴女学的实践为妇女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从吕碧城女权思想的内容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一个阐述。

关键词:吕碧城;女权;实践

一、吕碧城女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天赋人权

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思想文化的激荡之中,鸦片战争之后,不仅中国的政治受到外国侵略着的辖制,对中国传统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都产生了剧烈的影响。早在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就提出了人人生来自由平等,从男性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萌生的女权意识。废止缠足,强国保种,缓解社会压力,但这一时期中国还残留着极其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这种女权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必然是受到牵制的、被动的。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热潮。吕碧城以天赋人权为倡导女权的思想武器,在《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一文中,吕碧城就通过列举日本盲哑儿童入学、英国设有专门的女性的聋哑学校等“彼本残疾之人,尚不舍为弃材”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国外对残疾人权利的尊重,将其与中国社会中健全女子没有权利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图将人权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二)破夫纲

20世纪初,虽然女权思想已经开始萌芽,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当时反对“还女子权利”的势力依旧强大,特别是认为提倡女权会压制男性的权利的观点盛行。吕碧城也意识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没有人格、没有权利可言,男子习惯了统治女子,而女子也习惯被统治的角色的社会现实。吕碧城在《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一文中提及“造其驯伏之性,夺其自主之权”“吾二万万同胞,诚可谓身未亡而心已死之人也。”吕碧城意识到夫纲作为一种封建社会的行为规范大大束缚女子的发展,而在这种制度的压制下的女子单纯是为男子存在而存在。

(三)男女平等之国家之益

吕碧城还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角度指出了妇女解放的紧迫性,将男女平权和爱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吕碧城提出“国之有男女,犹人体之有左右臂”,一个人只有肢体健全了,才会有精力去追寻更好的生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只有使男女之间的权利平等了,才会和谐富强。如果中国坚持这样压制女子的腐朽观念,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就会居于劣势地位。因此,兴女权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而是要使女性和男性一样,承担起作为国民的义务和责任。

二、吕碧城女权思想的实践

在“男女平权”思想的基础上,吕碧城进而提出了女子教育理论。

(一)教育是立国之本

“何以愚?不学则愚也;何以弱,不智则弱也。”愚弱正是因为风气不开,教化不明,这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正如现在社会所提倡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学校者,教育之地,人才所出之渊薮也。”“凡国家欲求存立,必以兴学校、隆教育为根本。”她又指出了唯有学术教育才能真正使主导世界大流。“故立国之道,在有完全美善之教育,以培植根本。”从思想上塑造新国民,教育开民智,除国民的愚钝,打破以个人为中心的观念。吕碧城用整体的眼光提出女学的兴盛是一个国家教育完整的表现,并且有助于塑造一批新国民从而使国家强盛。

(二)兴女学

“女学之倡,其宗旨总不外普助国家之公益,激发个人之权利二端。国家之公益者,合群也;个人之权利者,独立也。然非独立之气,无以收合群之效;非藉合群之力,无以保独立之权。”吕碧城把女学与国家的兴亡在一起,指出了个人权利独立与国家繁荣的重要性。合群与兴女学的关系“女学之兴,归宿爱国,非释放于礼法之范围,实欲释放其幽囚束缚之虐权。且非欲其势力胜过男子,实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赴于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吕碧城指出兴女学为保宗族,女学有助于合群,强国强种。

(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故猥琐陋劣,汶汶汩汩,无一长之可取。其思想之锢蔽,器量之狭隘,才力之短绌,行为之贪鄙,几无一点可以副个人之天职。”这是兴女学的要义,女学可以使女性获得新知识,女学就是为了塑造新的知识女性形象。“吾国女子之教育为驱策服役而设”中国目前关于女子教育具有一种家族主义色彩,旨不在于解放个人的权利。吕碧城还提出了“故每人应择定专门之学精勤而致力”的观点。

吕碧城以“男女平权”为历史起点,以女子教育理论为核心内容,提出了许多系统而深刻的女权思想。这些思想正确处理了“救亡图存”与“男女平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平和的特点,以其在思想层面上的进步性与实践层面上的可行性在中国女权思想发展史上居于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时,她还积极投身于女子教育事业。在1903年,在直隶学务处总办严复的推荐下,吕碧城受当时还是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的委任,协助傅增祥筹办北洋女子公学,成为我国“第一位政府女子学校之创办人”。 1904 年 10 月 3 日《大公报》刊登了“倡办人吕碧城”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简章》,同年 11 月17 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并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1906年,女子公学改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吕碧城升任监督。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吕碧城在早年的诗中也表达了她要“做新民”的雄心壮志,并且在行动上积极致力于女学与女权的发展,以一个人先觉者的形象探索出了妇女解放之路。而今,我们已经步入21世纪,距离吕碧城所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但是其女权思想和教育理论依旧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忠和.吕碧城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2]李保民.吕碧城诗文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夏晓虹.从男女平等到女权意识―晚清的妇女思潮[J].《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姜乐军.从倡导女权到致力护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申鑫瑛.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从吕碧城的文学实践看清末民初的妇女观念[D].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14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校级创新项目,项目编号:KYCX141011,所在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指导老师: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