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航空医疗救援常态化难局待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航空医疗救援常态化难局待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前,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表示,随着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999急救中心将与北京市20余个滑雪场开展合作,为2022年冬奥会空中救援做好能力储备,并推动在北京建设超大型的城市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立京津冀之间应急协同机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日益提高,构建立体化急救体系成为一座城市整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救护手段――“航空医疗救援”。航空救护主要以直升机为载体,用于医疗救援过程中交通不便或其他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地方,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快速转运或不能承受地面交通颠簸的伤势,快速转运移植器官等方面。航空救护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速度快、无交通阻塞障碍等。

然而这一救援手段的缺陷也是多方面的,医疗成本过高、与航空管理部门协调复杂、航空救护人员储备不足都制约着国内航空医疗救援的常态化发展。

北京首航直升机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徐立东表示,国内很多城市对于航空医疗救援的需求由来已久,但是由于整个通用航空领域面临的几大难题,如空域受限、缺乏机场和起降点、油料供给匮乏、配套设施薄弱、常年低位徘徊造成的行业整体人才和技术储备羸弱、税收和财政补贴滞后等诸多限制,整个体系发展缓慢,长期处于雷声大而雨点小的局面。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亟待制定一系列规范的行业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航空救援服务体系,其中涉及救援飞行任务的申请、空中医疗救援服务、转运患者标准/运作流程、支付保障体系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同时,在相关资源的整合和使用上,也要划定明确的权责范围,使航空医疗救援工作得以更规范地开展。

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全球每年各类意外事故致死者达350万人,这当中半数死于事故发生后的一小时内。在这半数死亡者中,80%死于救护车到达之前,20%死于转运过程中。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常规化航空医疗救援势在必行。

航空救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完全靠政府来解决,短期内并不现实。研究数据显示,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航空救援体系,初步估算需投入上千亿元的资金和10~15年的建设周期,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数百个大中小型直升机救援起降点以及数千个无人值守的临时起降点,配备上千架救援直升机、配套的通信导航设施及上万人的专业团队。

在现实中急需航空医疗救援的往往是小规模、个体性的事故。对于如何保证航空医疗救援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提出了实现产业化的多种运作模式。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副总干事长吴开平认为,产业化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使中国航空救援水平和规模上一个台阶,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促进航空管理体制进一步变革,优化航空资源合理配置并带动相关产业增长。

徐立东对此分析了航空救援运作中最普遍的三种模式:一是政府出资成立航空队,公益性强且覆盖面广,但政府财政支出大、负担重;二是政府购买航空救援服务,这有助于政府和通航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达到互惠互利;三是纯商业运作模式,这可以更好地满足航空救援的需要,但运营企业需独立购买航空器,经济压力大。某航空公司医疗事业部负责人则表示,建立航空救援体系可以通过“公办民营”方式进行。

谁为高昂的费用买单

8月2日,北京999急救中心使用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成功将一位因交通事故导致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危重患者从承德围场县转运至北京天坛医院。在人们感叹时间就是生命的时候,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谁为高昂的费用买单?

据了解,目前国内进行一次直升机救护的报价至少是3万元/小时,固定翼飞机的中程航线一般需要15万元。如此昂贵的急救费用在目前的情况下并不是普通群众都能够承受的。国内某通航公司飞行机长表示,国家对于航空救援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航空救援还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高昂的费用使如此高效的救援难成规模。

对于航空救援费用过高这一问题,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副院长田振彪表示,目前可以借鉴国外的两种模式。一是与保险公司合作,将空中医疗救护纳入商业保险,费用由保险公司买单;二是采用会员制收费,会员只要每年缴纳一定金额会费,便可免费享受相应的救援服务。

徐立东也认为,在中国发展航空医疗救援服务要走保险的模式,“开始会以商业险的形式出现,之后可继续推广发展成航空救援险、交通险等形式,目前可行性较高的降低航空医疗救援使用门槛的方法是推广航空救援保险。”据此前媒体报道,北京999急救中心已售出了50万张“国寿999意外伤害保险卡”,并与保险公司方面探讨将救援保险卡的使用范围由地面延伸到空中。在徐立东看来,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像部分发达国家一样,在空域等各个方面的保障都完善之后,在民政、保险、交通、卫生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将其在医疗保险中覆盖,只要相应评定机构认为有必要使用航空医疗急救,即可获得相应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通航公司可联合保险公司推出单一险种或打包险种。如此既能让普通群众享受到航空救援的便利、快捷,又可逐步加深公众对于航空救援的认知,从而有意识地去选择、购买航空救援险。

目前,我国常态化专业化的航空医疗救援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认为,随着社会需求量增加,航空救援将是发展趋势,在短程的紧急救援,尤其是院前的抢救中航空救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航空救援商业化运作的逐步启动,需要各方参与而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体系构架,在未来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