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冰心说:“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文章。”“劳于读书,逸于写作。”也指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吸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就正于方家。

1、整合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几篇文章,写的都是普通人、平凡事,读来更觉质朴感人,这种情真意切的文章表达正是我们的学生应该效仿的。其中《背影》、《老王》两文所用的以小见大的手法很值得借鉴。学完这一单元后,我准备和学生重点探讨这种写法。

在初一语文教材里,也有两篇课文具有相同特点――《羚羊木雕》、《散步》。与学生一起讨论,回顾经典,得出以下共同的结论:

由此生发,我让学生们一起来丰富常见的“大主题”和常见的“小角度”:

常见的“大”――大主题

家庭:亲情、冲突,沟通等

社会:爱心、爱国、团结、发展等

校园:友情、师恩、矛盾等

自然:审美、规律、环保等

历史:得失、规律等

常见的“小”――小角度

小人物、小事件、小物品、小范围、小细节等

最后,我又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展示,限于时间,只赏析标题。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运用这种写作技法的入门之道。比较有特点的习作如:爱国主题的《爷爷的牡丹花》,环保主题的《小区门前的那座“山”》,亲情主题的《那倾斜的雨伞》、《深情的日历》、《四颗栗子》,沟通主题的有《 开花的小纸条》、《泪光》等。

要想把文章写得精彩,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一条策略,即大题小作,宽题窄作。即化大为小,变抽象为具体。写作时需找准切入点,且使之变小、变具体,并组织好材料,抒写自己的感受、感动、感想或感悟。

这节课从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入手,引导学生从感受到领悟“以小见大”,无论是角度或是主题,范围都比较广,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参考这样的方法,加入自己的体验,创作了不少佳作。

温暖的粽子――婆婆的爱:

“翻翻万年历,十三年了。十三个端午节,十三次回忆,十三个清甜的梦,织成一张温暖的网。有十三次定格的记忆,那是婆婆的粽子,婆婆的爱。”

父亲激励我,为我戒烟:

“我懵了,是啊,父亲戒烟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自己!这时,父亲回过头来,我看到了他那憔悴而又因烟瘾发作扭曲的脸,和那布满血丝的眼中的浑浊的泪!父亲对我的爱是质朴的,它激励着我前进:我对父亲是理解的,父亲,抽根烟吧……”

父亲借羽毛启迪了我:

“如水的月光洒在身上,我拿着羽毛,想着爸爸的眼睛与话,笑意浓了几分,爸爸不知何时来到身后,给我披了件外套,我朝爸爸笑了笑,松开手,白羽被风吹起,任风将它吹向天涯海角。“羽毛虽轻,可它时而顺风而飘,时而迎风而去,纵然在凛冽的大风中也能尽情翱翔。倘若落在地上,随着另一阵风吹来,也会再次飘起,开始新的旅程!”耳畔传来温暖的话,轻轻地点了点头,看着远去的白羽,默念:愿你将这份情,这份悟铭记!风吹白羽,飘向天之涯……”

2、巧借资源

这一单元的《阿长与》是运用欲扬先抑的典范。可是,翻阅初一的教材,并没有找到类似的文章,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立刻到网上搜索到需要的范文:《摆渡的老哑巴》、《萌芽》。

这一次我先让学生在周记里模仿课文,试着用一用欲扬先抑,收上来一看,不出所料,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掌握好“扬”和“抑”的比例。这时,我再适时抛出之前找到的两篇例文,带着学生去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与注意点,并且让学生懂得,原来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写人,也可以用来写物。写作的道路上让学生“栽栽跟头”,他们会反思到更多。最后的大作文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3、放大细节

文本即最好的教材。不仅仅因为课本中的写作手法值得学习,更因为学生在阅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紫藤萝瀑布》是学生进入初中所学的第一篇散文,宗璞的文笔优美,她笔下的紫藤萝多么富有生气、富有灵气,我带着学生一遍遍朗读、品读,我们共同进入美的境界。

周一收上随笔,出乎意料的,读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小心地摘下一小朵花儿,轻轻按了按花茎,一条深黄色的河流流淌了出来,沾在手上仔细品尝,那种淡雅的甜味一直在脑中回荡。一时间,心中所有的阴霾全被驱散了,只留下火红火红的甜味儿。多日积在心上的茧壳也在那一时间破碎了。我长叹一口气,感觉又在红色的花香中重生了。

一串红的乳汁流尽了,却还努力地发出香味儿,色彩也丝毫没改,我思考着,是不是连太阳都没有它红呢?在这座小山里,竟然有那么多小“太阳”在永放光芒!这是青春红,是美丽红,更是永久红啊!我的心情也随之红了起来,亮了起来。”

学生留言:“读完《紫藤萝瀑布》,被美的文字打动,我心中也有这样的美好,今天,我试着将她表达出来。”

多么有慧心的孩子!

初一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到描写百草园的段落,更多地是带着学生学习如何写景,可是,没想到,这样一篇文章,却在某个不善写作的男生心中扎下了根。

几个月后他写下了这篇文章――《我和后院的友谊》

“有几次到公公家,公公下田干活去了,我就从旁边的小巷绕到后院,看到大大的梨就会去摘,枣树上有枣就找来竹竿,去敲几个下来。这果子不用洗,在衣服上擦擦就能吃。坐在椅子上。听着鸟儿的鸣唱,闻着百花花的清香,尝着野果的香甜……我便与这后院结下了友谊。

我最爱和公公一起烧烤,不用很好的火坑,不用专业的烤架,只要三块砖搭火坑,一片瓦作烤架,就好啦。

每次都是我找柴,公公到田里摘玉米。有时我找的柴是湿的,烤出的烟熏得公公眼泪直下,而公公为了我一饱口福,硬是忍着。一手拿着扇,一手拿玉米。公公熟练地剥着玉米,将几片叶子留着,让玉米更香。

经过半天风风火火,玉米好了,公公的脸也熏红了,他拨了两颗玉米粒,丢进嘴里,就把鲜嫩的玉米递给了我,这玉米吃的我心里甜。”

有景、有事、有情,结合得如此巧妙,一下让我想到了初一的那篇课文。虽然语言上不甚完美,但孩子的学习能力很让我惊讶。再一次被可爱的学生感动了。

梁启超先生把自己的一生比喻为蚕,三十岁以前吃桑叶,三十岁以后吐丝作茧。这个比喻实在精妙,设若蚕不吃桑叶,无论如何都不会吐出哪怕一根丝来。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好读与悟的关系,读进去,写出来,以读促写,厚积才能薄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