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哲之自由观与其对古典哲学的继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哲之自由观与其对古典哲学的继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古代人的观念中,世界是一个有限的、肯定的世界、一个主客未分的朴素的整体。希腊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有限性,因而他们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较为丰富的圆满的存在。正如席勒所说,古代人因有限而伟大,近代人因无限而伟大。〔1〕出于古代人意识的有限性,古代哲学往往把自由理解为一种目的在内的、圆满完善的活动,因此,自由的实现就是投入这个肯定世界的过程。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时期,尽管中世纪在上帝创世说已经以某种虚幻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对于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即自然不再是被视为终极的具有神性的存在了,而是被视为比人类低一等的上帝的创造物,唯有上帝才是人的主宰。然而,上帝作为绝对主体重构了这种完整性,自然和人都需要无条件地从属于上帝,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在上帝的“关怀”下世界还是一个有机整体,人还是处于那个有限的有机整体的世界之中,只不过上帝成了这个系列中最高的存在,人的全部的生存价值和自由观念都是由上帝赋予的。

启蒙运动借自然科学之力驱散了宗教神学的迷雾,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性。而随着宗教神学象征性意义的退场以及人类理性作用的不断放大,古代有限的圆满被打破,一些根植于人性的分裂凸现。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在哲学上第一个明确地表达了自我意识的自觉。近代哲学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物质性活动和精神性活动、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的对立。近性主义哲学家们试图通过理性逻辑力量来构造出人的自由进而弥合分裂。最终使得自由成了一种理性的虚构,完全脱离了人的感性生活,使得自由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一、康德对于自由与必然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

独特的历史命运使启蒙运动以来的德国哲人们根植于人性与文明的普遍分裂有了更加深切的体验和独到的感受。他们力图为这一系列的分裂找到同一的落脚点,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康德首先在其哲学中以独特的方式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他在 《纯粹理性批判》 中为自然立法,解决了人的认识问题,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了合理描述,但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受自然必然性支配的王国。他将关乎人更本质的道德、伦理、幸福等推倒了彼岸的本体界———受实践理性支配的自由的世界。这样,康德把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截然分开了。那人的自由如何实现?为此,康德将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判断力特别是审美判断力作为连接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它将作为一个从纯粹认识机能的过渡,这就是说,从自然诸概念的领域达到自由概念领域的过渡。”但“判断力”在康德那里只是观察对象的主观方式,“我们按照统一的原则去观察那些东西,至于它本身是什么样子并非知识所能达到”。〔2〕因此,康德实际上没能最终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但康德将审美活动或艺术活动作为消解人与自然、自由与必然对立的最高形式的这一致思理路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人的自由的实现开辟了新的视野。

在他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在哲学理论中都体现出了一种审美自觉。艺术直观或美感活动始终被谢林视为把握精神与自然的原始同一的最高形式。黑格尔赞同谢林的看法,也将艺术作为达到绝对的一种形式,并将其作为绝对理念展开的一个环节。在他看来,“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3〕席勒以拯救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将康德理论向现实方面推进。他将审美状态视为一种“充实的无限性”的中间状态,它“优先服务于一种所谓自由使命”。与此同时,他察觉到“拼图式”的时代状况及人们“碎片式”的生存状态,〔4〕试图通过“审美”来弥合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分裂,塑造完整的人。

不言而喻,在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认识论框架内无法真正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没能把握人类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这一领域,这是因为,他们从近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出发,对于美的规定脱离了现实的人学基础,因此,在将审美活动作为自然与自由的过渡就都陷入了困境。但他们将审美活动作为消解自由与自然的对立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这一致思理路也在马克思自由理想的实现中得以延续。

二、马克思自由理想的审美维度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先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贯穿始终的是马克思将艺术或审美活动作为自由的典范,他将人的自由发展置于人类实践发展的历史中,进而在理想和现实、审美理想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对自由观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表述。马克思将人的类特性即类本质规定为“自由的自觉地活动”。并在对象化劳动的意义上肯定了黑格尔对劳动的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的因而是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5〕马克思在将人的对象化活动与动物的无意识的活动相比较后指出:这种活动本身还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类似艺术的创造活动。生产劳动在这里被看作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类似于艺术的创造活动。而“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6〕这无疑是对人的类本质的一种压抑、对自由的阻碍。因此,马克思认为必须通过扬弃异化劳动恢复劳动的艺术创造本性,实现人的自由。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进一步阐发了关于感性 (对象性) 活动即实践的基本思想。他从现实的人出发进而看到劳动实践首先是现实的人维持生存的手段,它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使得马克思克服了早年认识中的一些缺陷,进而重新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注意到愈来愈专门化的分工使得劳动者相互之间是彼此分离的,劳动也“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而且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7〕因此,要实现自主劳动和自由,消除异化,必须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即消灭分工,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劳动恢复到自主劳动或自主活动即“对生产力活动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8〕

马克思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中结合之前的研究得出结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9〕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深入研究注意到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预见到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这一趋势使得马克思抛弃了早先不切实际的对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规定,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寻找更加具体的规定。此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或规定被第一次提出。

马克思在晚期所著的《资本论》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王国的构想。马克思最终改变了看法认为:人在物质生产领域只能实现有限的自由,人类能力也只能得到有限的发展。一个受到自然必然性支配的王国,人类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透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看到那是一个审美的创造领域。自由时间见证自由劳动,最终带人摆脱物役性,获得自身的全面解放,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类历史也在这个意义上转变为人类自由创造的历史。

三、从审美维度看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

从马克思自由观的审美维度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了康德到席勒等人的审美自由思想在马克思哲学中得到了批判性的延续。但与他们不同的是,马克思始终以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自由实现的逻辑起点,正因为他们看到现实对于人的自由实现的种种障碍,因此,马克思逐渐具化对自由实现的条件的规定,最终通过对“时间”的划分重新规定了自由。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为生存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这意味着,随着不自由的此岸的范围的变小,自由的彼岸就会扩大。由此马克思打开了一条走向自由的现实通道。从早期将本真劳动理解为艺术创造活动,到后期以“作曲”来类比自由劳动,而最后的自由王国依然是一个艺术和审美的王国。审美理想从始至终没有离开过马克思。

从马克思对审美活动或艺术活动的理解出发去理解马克思的自由理想,可以为我们找到理解马克思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继承关系的又一新线索,进而突破了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上一般的理解即认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彻底性,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即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也重新认识了马克思对于审美及艺术活动的理解。而审美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美学,而是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确认人存在的重要的理想维度,更是确证哲学批判性的重要维度。在马克思思想中,对作为实践的生产和艺术的关系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了他对实现自由的不同规定,直接导致了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内涵。因此,只有从审美维度出发,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而通达马克思的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