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提高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对策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提高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对策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言文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头疼、最棘手的部分。文言文教学意义重大,诵读是学生提高文言文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教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第一步。所以,采取相关策略,积极提高初中生文言文的诵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诵读能力;对策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接触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背诵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又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为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如果语文教师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将会直接打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文言文、作文、阅读、基本词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因此,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中学教材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名篇,是精华中的精华。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好好利用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充分发掘文言文独特的人文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将串讲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讲解,既枯燥无味,又本末倒置,使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处于被动者的位置。又因课程任务紧,学生记诵负担重,所以,大多数初中生讨厌甚至是害怕文言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对我国经典的古典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了。新课改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依然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这个要求很难实现。由于文言文距离今天时间久远,语言尽管简约精练,却深奥难懂、佶屈聱牙。学生既感到陌生,又觉得吃力,极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重难点。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

二、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提高的对策探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反复诵读能使我们领会文章的主旨,理解字句的含义。我们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地朗读一句,书生也随之摇头晃脑地诵读一句。在晨读的时候,中学生出于好奇,也竞相模仿这种读书方法,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却不能通其情,意却不能会其理。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真正朗读的意义?什么才是朗读的真正意义?朗读的意义就是通过朗读,对文章进行全面感知,从字、词、句、段、篇、章,从文字、语音、语义到修辞、语用,从表层意思到深层的潜在情趣,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先疏通文意,再揣摩个别词汇的词类活用等。诵读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谈工具性,就是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和生活化,谈人文性,就是强调语文学科的情感体验,这两点要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在朗读上,教师也要着重强调这两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是古代文学与语言的一种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表现文言文的文学性,还要以语言的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文学魅力的同时,也掌握古代书面语的规律和特点,所以,文言文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学教学为辅,二者相辅相成。而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不诵读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讲,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是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文言文的领悟和体验的。因此,学生学文言文,不能光靠教师的课堂讲解,还要自己诵读,朗读体会,反复吟咏,最终熟读成诵。如果学生在课下不能做好朗诵和复习,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再透彻,学生听得再明白,也还是容易对这种陌生的语言遗忘,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特殊要求。文言文较之于当代作品更有韵律,却又不同于现当代诗歌,它的语言和汉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迥然不同,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已经不清楚“吟唱”为何,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意境、提高文言文感悟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益处。尤其是有些特殊句、长难句、有特殊含义的词汇,都一时领会不透,在教师点悟之后,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理解、温习,并最终掌握。学习之后的诵读,学生就能对文章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的朗读”,这也是朗读真正意义之所在。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学生通过诵读不仅折服于欧阳修的文字功底,更能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诵读中,舒展胸怀,心系祖国。

当然,诵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以促进诵读的效果。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上的音频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模仿泛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并谈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还可以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声情并茂,富有个人魅力。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将课文无声的文字变为了有情的生命,增加了文言文文本的张力,使得古人的思想与情感变得鲜活了起来。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达到篇篇背诵的程度,那是再好不过得了。因为如果达到背诵的程度,就能在大脑中形成长时间的记忆,慢慢地就会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认知,那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