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言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桥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规范的教师语言对提高堂课教学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较而言,美术教师在这方面关注得很少,更多的是在课堂内关注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创作的作品,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从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及美术课堂教学特点出发,探究规范美术教师提问语、评价语、交流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言艺术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地发展;其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的语言素质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课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外,还要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大多数美术老师虽然在动手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方面都十分出色,但动口能力往往较弱,主要存在课堂语言不规范,如提问指向性不明确,评价语言贫乏,课堂生成的交流用语无重点等。弗兰德斯指出,美术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化,必须从提问、评价、交流这三方面入手,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提高效率。

一、提问预设,提问有明确指向性

规范美术教师课堂语言首先要做到提问预设(即有效预案)。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课前准备(文本解读、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而这种提问必须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有明确指向性,提出的问题和形式要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索。

美术教师在提问预设时要注意两点。

1.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的提问都是从教学目标出发的,首先是解读课标,然后思考课堂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根据提问设计教学环节,最后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计提问、评价、交流、板书等内容。而学生则是在各个环节中解决预设的一系列问题后才达到课标的要求,得到新的发展(如图1)。

图1

虽然教师所有的提问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但所提的问题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就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设计。如果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那么提问便需宽泛,可以用间接提问的方式,一般在导入新课时使用。例如《奇特的梦》――你有没有梦到过特别奇怪的事物?《各种各样的树》――你知道的树有哪些?……如果提问是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或是要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时,就需要以直接提问的方式直指需要解决的重难点或关注点,例如在《灯彩辉映》一课中,老师在实物展台出示两张作品,一张刺片是一朵大花,刺孔排列整齐,用力均匀,另一张刺片是一大一小两朵花,刺孔排列有深浅,用力不匀,希望通过两张刺片,解决刺孔的排列和用力均匀的问题。但是老师的提问并没有明确指向这个问题,而是采用间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这两张刺片哪张漂亮?”学生的观察点没有集中在难点上,意见不一致,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如果老师直接提问:“哪幅作品的刺孔排列整齐?”“刺孔的深浅和用力的大小有关系吗?”学生观察的目的会更加明确,这样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问要灵活机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某个教学内容,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博学多识。因此,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预设,同样的环节设计或者相同的问题会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学习基础等)发生改变。面对基础好、学生整体能力均衡的班级,预设提问可以多用直接提问的方式;面对基础差或者学生两极分化明显的班级,则需要在提问前做些铺垫,或者将提问分解,层层递进。因此,预设提问还包括预设学生情况,做好两种以上的预案。

二、勤记勤反思,丰富评价语言

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评价用语是惊人的相似。例如“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这些鼓励性语言,学生一听就懂,但是鼓励的评价过于单一,学生更希望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也希望通过老师的评价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所认识。美术老师要在欣赏评述、学生发言、作品反馈这些方面运用评价语言,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用美术语言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评价需要有针对性(评价的目的)、艺术性(鼓励,幽默,美感),包括何时评价、为何评价、如何评价等。

1.评价要有针对性。我认为无论是在学生回答、作品欣赏评述阶段还是总结阶段,教师作出的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鼓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鼓励思考、鼓励参与发言等,这一类评价可以用“好”“你真棒”等简单的语句。另一类是对课堂和学生发展有作用的,或推动教学环节,促进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的解决。比如解决造型问题、让学生对色彩引起关注,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与之有关的词、句进行评价,或者在评价时将重点引导关注点上,必要时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从而深入思考,解决课堂难点。

2.评价要讲究艺术。课堂上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来讲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快乐。而教师对课堂语言的灵活应用,是教师在情操、文化理念、艺术修养等方面积极培育的结果,是对教学认真钻研、对学生心理积极探索的结果,这需要每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生活中不断探索和积累。

首先教师要有诚恳真挚的态度。无论是对待学生的发言,还是对作品的理解,都需要以诚相待,抓住学生课堂表现中的亮点,委婉地指出不足并提供解决的策略或方法。例如五年级的水墨画作业,因为平时练习得较少,大多数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往往一开始能够注意墨色、用笔的变化,也很想画好,但画水墨画需要屏气凝神,很多学生都无法坚持到底。因此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确实画得好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语言表扬,如以“你的线条用笔方法对了!”“你的作品中能表现出一些水墨韵味出来了!”“这张画面的构图比较好,特别是……”之类表扬的语言给学生增添学习的勇气。如果发现学生作业中确实存在问题,不能忽视,而是要用诚恳的语言指出:“这一笔水分加得太多,因此就没有干枯的效果。”“这里的用墨太深了,你试一试用淡墨的效果。”……这样既可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又可让他们愉快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同时还能教会他们一些绘画的方法。

其次,要尽可能地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价。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美术课程标准》强调“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不难看出,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美术语言,并学会理解作品、鉴赏作品,从而运用美术语言大胆进行表达。这种对美术语言的认识与习得就从教师对美术语言的运用开始。

此外,评价的艺术还来自于教师的自身特点,如风趣幽默、严谨有序等,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三、积累经验,把握课堂交流用语

近几年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观摩课手段花样百出、层出不穷,难逃作秀之嫌。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师生互动离不开语言的碰撞,而这些交流语大部分来自于课堂生成,是在有效预案的基础上产生的,包含学生的学习智慧和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把握师生互动交流语言,一是要讲究方法,二是要积累经验。方法的运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在交流时会出现的情况是:(1)所有的交流在预设之内。(2)学生有超出课堂预设之外的提问或回答,这时首先要分清这些语句有没有探讨价值,如果有就可以抓住学生语句中的关键词句做适当展开分析;反之,则果断否决。其次,经验的积累也十分重要,除了课堂实践经验之外还需要记录与反省,包括没有解决的突发问题,成功的应对策略,在课堂预设中被忽略的问题,等等,都是丰富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宝典。

四、课堂教学语言中的“三适”原则

1.适性。大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育,现代教育界也非常重视这一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包括生理,智力,情绪,人格,性向等),反映的是同一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现代教育提倡优质教育,其核心就是适性教育,也就是个性化教育,“适性而教、适兴而学”,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作相应的调整,包括美术语言的运用、提问的方式、语气、语速等,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处理好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性与一般性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实效。

2.适时。适时教育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法,教给学生适当内容的知识,培养适当的技能。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定义,不可分割。离开了特定的方法和内容就谈不上时机是否适合,离开了特定的时机、方法和内容同样谈不上是否适合。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为参照,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提问、评价、交流用语。适时教育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加强沟通,增进师生友谊;通过“教”与“学”,促使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3.适当。这里所指的语言要适当主要是课堂语言的智慧,能运用正确美术语言是智慧的,化解教学突发事件是智慧的,用语言传播美的真谛也是智慧的。只有智慧的语言才有魅力,让我们在语言中学习智慧,用智慧打造亮丽的语言,这样我们的语言才富有魅力,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提高。

例如,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尽管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他:“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安徒生反唇相讥:“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语气一致,词语移易,令人为之捧腹。我们是否也能像安徒生那样幽默地化解课堂教学的突况呢?又如,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到莫斯科旅游,在街上遇到了一位聪慧的小女孩,十分投缘,便站在街头天南地北地和她聊了很久,临分别时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萧伯纳聊了很久。”小女孩看了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我们不能不为小姑娘的机智所称道,并从中受到感悟: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或多高的地位,对任何人都不能不平等对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应和蔼可亲,而不是高高在上呢?

总之,语言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就像佳肴少了盐,平淡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课堂才受到学生的欢迎。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使用规范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高效、有趣的课堂中学习、成长,是每个美术教师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J].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

[2]皮连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

[3]尹少淳,侯令.美术课改新视野丛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4]莱斯利・P.斯特弗.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5]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

[6]林少林.发展性评价的认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