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和“人”存在着内在的相通关系,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

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生态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也许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我们要十分注意的一个方面。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也许可以从某个方面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种有意义的思考路径。

由《易经》开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即“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的思想)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有几点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作为“天”的一部分的“人”,保护“天”应该是“人”的责任。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知道自然界的规律),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有所敬畏)。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泼的气象无以彰显。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而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正是要说明“天道”和“人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道理,不能在“天道”之外去找“人道”,同样也不可以在“人道”之外找“天道”。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从“天”的方面说,正因为其有“生物之心”,它才是生生不息的、活泼泼的、有目的的有机体。从“人”的方面说,正因为其有“爱人利物之心”,人才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当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但是,“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认为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而应把“天”、“人”看成是相即不离的一体,“天”和“人”存在着内在的相通关系,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就是要从中发掘出其无用之大用,以贡献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