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龙门石窟专栏]天下名窟重洛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龙门石窟专栏]天下名窟重洛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雕刻艺术的角度,从艺术考古的角度而非文物考古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古代的珍贵历史遗存,以期对今天的雕塑艺术创作有所借鉴,有所裨益,《雕塑》杂志启动了这个“艺术考古”的研究课题,先自龙门石窟开端。把龙门石窟的研究,从文物考古学的角度,转到艺术学、工程学的角度来,诚非易事。这其中需要考古专家们懂些艺术原理,也需要雕塑家、艺术家们懂些考古知识,大家都懂些工程学的东西。几方面结合,才能使“艺术考古”这个新课题早日成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学科的成功跨越,我们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认识我们的民族艺术,再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这座宝库的资源,开发它新的利用价值,开启另一扇大门。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旬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也应从洛阳龙门石窟入手,因为这里集中了北魏和盛唐两代王朝皇家工程最经典的作品,所以我们首选了它。余在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马亚飞、郑州雕塑壁画院院长张松正伉俪的陪同下,于戌子年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再访洛阳龙门石窟,拜访了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有关专家,以期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参与。(图1)

此时,尚在年中,所幸游人不多,也颇为安静,能够观察的更仔细些,也能够边考察边思考一些问题。有些初浅的想法,抛之在后,旨在向读者和专家们请教。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多次提出了对考古学、文物学的看法,认为对一些重要的、经典的历史遗存,诸如敦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不要仅限于文物考古学的层面,而更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展开对它们的研究。如何从这个全新的角度欣赏它,如何分析它的艺术风格,如何解析它的雕造工艺及方法,这对于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尤为重要,也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不至逐日湮没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因工作之便,得以常侍钱先生,追随左右,也经常谈起龙门石窟。有次谈及奉先寺的开凿,如此巨大的工程,所造佛像如规如仪。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工匠们是如何观察的,如何放线定点的?在河中凭舟船观察,抑或“隔岸观火”?(图2)没有相关的工程记录,无从知晓。但正因如此,今天才有研究的必要。

伊水南来,经阙塞蜿蜒北上,在巩县与洛河交汇。伊水之东为香山,之西为天竺山,两山夹一水,正对洛阳宫,犹如宫阙一般,故称“阙塞”。又因伊水中流,又名“伊阙”。(图3)

伊阙自战国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亦一雄关也。诸如:“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供女宽守阙塞”(《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战国策》西周策)。“(秦)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史记》卷七十三《白起列传》)。“(五十九年)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史记》卷四《周本纪》)。在《后汉书》和《水经注》中,径直以伊阙与函谷关、广城、大谷、轩辕、旋门、平津、孟津并称八关,并置八关都尉。

既为古道雄关,必将就地采石修路。历代开窟造佛所取之石,应大多用以铺修路面,或填之伊河。今伊河水位上涨,河床升高即是明证。现在可以看到许多洞窟和造佛因水位升高而被掩埋。

1930年春,冯玉祥、阎锡山和桂系军阀组成反蒋联军,同年5月上旬全面爆发了中原大战。冯玉祥部(西北军)曾据洛阳,后被蒋军攻占。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王振国副研究员介绍,20世纪30年代初期,曾有的士兵开山炸佛,就地取石修路,给龙门石窟造成了很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幸被一对西洋夫妇报告政府制止,才使损失没有扩大。今被毁遗迹尚存。此行径究竟是冯军所为,还是蒋军所为已无从知晓。但冯军的石友三部曾有火烧少林寺的劣迹,此案嫌疑最大。

青山有幸化佛窟,明水依约照蜂房。伊水两岸,龛窟密若蜂房,规模很大。从一些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想见大型佛窟当年的工程规模,也可从中窥得一二方法。

“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以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根据斩山的高广尺寸,以及三窟结构,确定此三窟为宾阳三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到孝明帝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时二十三四年,宾阳三洞仍未全部完成。百年之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像,才完成左右二窟的主要雕刻工程。

“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五十尺。”(《唐开元十年铭记》)。所载奉先寺石窟,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该寺创建于唐高宗成亨三年(公元672年)四月一日,到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完工,前后费时三年零九个月,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窟。南北宽约36m,约折合108尺,东西深约40.70m,约折合122.1尺。金维诺先生认为:“在此较短的时间,完成这样人的工程,是和动员的人力以及工程设计的灵巧有关的。奉先寺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就在露天雕造佛像,这就使这样大规模的建筑能够实现获得了可能,并且可以利用山势减少开凿山崖的时间。”。随形就势,应物象形,应该是奉先寺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如是不仅可以省工省时,降低工程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

关于石窟的开凿工艺,宿白先生认为:“城郭兴建佛寺主要使用木构塑造,崖际开凿窟龛全部出自雕刻,这是北魏平城旧都的传统作法。迁都后,为洛阳所承袭。这两种不同工艺,当然可以相互影响……。”从奉先寺和其他石窟残存的建筑遗迹(图4),可以看到这两种工艺的交复使用。要么,洞窟窟门凿成门形,有柱础,似木构。如皇甫石窟、唐字洞(图5),门楣之上为雕刻的木构层顶;要么,凿窟造佛之后再置木构建筑于其上。例如奉先寺,是石窟而其名为寺,也曾确有建筑存在。

雕刻技法的研究,应该是艺术考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龙门石窟的造像,有圆雕,有浮雕(分高、低),有线刻,当然也有堆泥塑造的成分。在雕刻技法中,多施以圆刀和平刀。关于龙门石窟造像雕刻技法的流传与供用,不少学者早有定论。

张若愚先生认为:“宾阳南洞本尊为唐代造像中流行的主佛阿弥陀(图6),面相饱满,颐方,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项有横纹,胸部开始隆起。两侧菩萨形体丰腴,造型古拙。窟门两侧力士威猛严厉,咄咄逼人。全部造像的形

象远不如潜溪寺成熟圆润,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保留着北朝造像的遗风。从造像的雕刻手法看,宾阳南洞不像潜溪寺采用单一的唐代流行的圆刀刻法,而是同时运用北魏的平直刀法和唐代的圆浑刀法。”又说,“宾阳北洞的结构布局和宾阳南洞大体一致,略有不同。两洞都以阿弥陀为主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宾阳北洞主佛面相方圆,胸部明显隆起,线条较南洞流畅柔和,系圆刀刻法。”刀法的变化,也影响了甚至决定了造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

龙门石窟的开凿,因工程规模、政治和其他原因,各窟用时不一,有长有短。有的是一气呵成,如奉先寺;有的是间隔上百年,如宾阳洞。有的已完工,有的尚待雕琢。但是,正是这些未完成、尚待完成的半成品或毛坯,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人凿窟造佛方法的重要史料,也是最好的学习传统艺术的教材。(图7)

古阳洞扩张期也凿佛龛。北壁NⅢ―2龛为尖拱J顶龛。尖拱内采用间隔配置法共刻座佛十八身,弟子十七身。但是只有左侧五身坐佛完工,右侧完工二身,其余只雕出了大概模样,尚未进行精刻面目。这些未完工的佛像,保留了当年创作的过程,有其特殊的价值,使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去分析、探究它生成的奥妙。古阳洞主尊(图8)在清光绪年间曾被堆泥塑成老君像。

虽然龙门石窟大多是跨朝代、长时间、多人工、分期完成的,但也有统一规划一次完工,并且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洞窟。旧名石窟寺的皇甫公窟即是代表,是正光至孝昌年间第二阶段北魏窟的典型。(图9)马世长先生认为:“本窟中的造像,佛像中的袈裟式样;佛背光、项光的组织和纹样;菩萨像宝冠两侧之宝缯;帔巾的交叉于腹前,或穿璧的方式;佛像、菩萨像的衣纹雕法等方面,在全窟各壁中,表现出极为鲜明的一致性。这说明,不仅各种造像的形式趋于规整,也暗示出此窟的营造时间不会太长。很可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建成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个详细的策划,要有个通篇的布局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才能如期完成。精品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古代如此,现当代也如此。

皇甫石窟比较特殊,完全是由皇甫度独自营造的“私家”石窟。皇甫度是孝明帝之胡太后的舅父。石窟门楣是北魏流行的依崖仿木式窟檐。正壁主尊释迦牟尼佛,佛生六指。此窟开凿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九月,始凿年代当在孝昌三年之前。为什么佛生六指,是否工匠出错?不可能,工匠不可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较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孝明帝元诩生有六指,皇甫度授意工匠造佛似帝为之。封建帝王们在开窟造佛时,都往往将主尊造成自己的模样。一示自己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二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与佛同在;三则表示自己的皇权得白天授。在唐代,武则天开造奉先寺时,也按照自己的形象雕造了卢舍那大佛。“广颐方额”的武氏化作了丰满圆润的大佛。虽为传说,但不无道理。可以武断地说,龙门石窟部分龛窟主尊造像是有模特原型的,并非凭空臆造。

龙门石窟还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优填王造像之早、之多居全国石窟之最。

据载,印度邬陀衍那王(即优填王)所造之檀佛像,于公元前l世纪时随着佛教的东传,越过葱岭而传人中国于阗地区。龙门石窟的优填王造像(图10),主要分布在敬善寺和宾阳洞区,其他洞窟中亦有之。敬善寺洞区21个窟龛中,有优填王像40尊以上。宾阳洞10个窟龛中,有优填王像15尊。万佛洞内有此佛两躯。据目前估计,龙门优填王造像至少达42处之多,造像数目不少于70尊。

龙门石窟优填王造像龛的构造形式有两种:“1、规则方形:龛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龛内后壁中上部刻一小龛,龛内造一尊优填王像,龛像周围之后壁及方形龛左右壁刻千佛(如龙门古阳洞北壁下层列龛、巩县石窟千佛龛等),有的龛内三壁无任何雕饰,仅后壁造优填王像一尊,有的三壁刻经文……2、不规则方形龛:龛平面呈马蹄形或方形,龛顶呈覆钵形、或坡顶形(前低后高),正壁中央造优填王像一尊,左右造二弟子、二菩萨(如敬善寺北边龛),再加上二天王(如莲花洞外南崖壁龛)等。”。龙门石窟大多数优填王造像龛的构造都很简单,仅在崖壁上凿一方形浅龛,龛内造佛而已,一尊乃至六尊之多,窟顶及窟内壁无任何雕饰。总而言之,龙门优填王造像都是在方形龛窟中,以很简单的手法塑造佛像,线条圆浑简洁、流畅、不重装饰,与其他窟中已经与中原文化结合、本土化的造像表现手法截然不同,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对龙门石窟开造方式的研究,可以从选址、规划设计人手,也可以从某个龛窟的开凿入手,也可以从某尊具体的佛像的打造方法入手,甚至可以具体到使用的打造刀法,后期的加工、装饰工艺,巨细均有意义,均有价值。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龙门石窟是我们的第一站,还将在以后岁月里,陆续推出诸如敦煌、云冈、大足、麦积山、双林寺等著名窟寺的研究专题,欢迎专家学者们积极关注、参与,同时也更希望这个研究课题对年轻的学子们有所教益,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