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向名师学文言文词义教学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古今语言差异,特别是词义差异,给文言阅读带来巨大障碍,特别是对于文言积累接近于无的小学生而言,障碍尤甚。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完整的阅读活动必须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而理解词义正是“披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人教版旧版小学语文教材只在第三学段编排极少量文言文课文,有的版本甚至完全没有,对于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文言文教学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文言文词义教学更是经验里的空白。所幸一些先行者――名师,对旧版教材仅有的少量文言文教学进行过探索,为我们累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本文拟从王菘舟、王玲湘、施茂枝等全国名师的精彩教例中,觅得一些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与教师们分享。
一、汉字溯源法
文言文字词古今异义现象经常出现。有的词义转移了,如“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涕”指的是“眼泪”,而现在多指“鼻涕”;有的词义消失了,如“志在高山”中的“志”为“心里想的”,而现在多指“志向、志愿”“志气、意志”;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洋洋兮若江河”中的“江”“河”,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在泛指河流;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其臭如兰”中的“臭”意为“气味”,而现在一见此字,人们想到的只是“难闻的气味”。要解决古今异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学生把握古义,尤其是其本义。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因意构形的特点,即使经过隶变和简化,造成汉字形象物性消失、形体变异与混同、构件粘连,使汉字构形理据无法从字面获得,我们仍然可通过复形找到字形来源,追寻其本义。如上文提到的“志”,金文写作“志”,形声兼会意字,上“之”,下“心”,本义为心意、意念,《说文》解释为:“志,意也。”经这么溯源,“志在高山”意为“心里想到高山”,就不会产生歧义了。著名特级教师王玲湘执教的《杨氏之子》中也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禽”什么意思?
生:就是兽。(众笑)
师: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造“禽”字的。(课件出示“禽”的造字变化: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禽”上部是“今天”的“今”,是“禽”的声旁,记住,“禽”是前鼻音;下半部分是有长柄的捕鸟网,这形象的捕鸟图演变成的就是“禽”字。
师:(指刚才的学生)现在,你说”禽”指什么?
生:(不好意思地)指“鸟”。
师:“禽”指鸟。这一句中,“家”和“禽”是两个词语,“禽”字前面要停顿,让人听明白。(课件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自由练练。
“禽”是本课的生字,音、形、义都是教学难点,王老师追本溯源,展示了“禽”的构字理据及演变过程,将正音、识形、释义及准确断句完美结合起来。
二、以今通古法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年代差距,所以文言文的学习,总让人有遥远感。但现代汉语毕竟是由古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有些词汇的某个语素仍保留了古义,我们可以先唤醒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经验。学生熟知的语言现象一经唤醒,便可以与学习目标对接,就可以达到以今铺路、以今识古的目的。
一是结合成语。成语是保留古义较多的现代汉语词汇,且大量出现在人们日常口语交际及书面语言学习中。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词汇库里都会有丰富的成语积累,可借其推知文言文中的词义。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在教学《学弈》时,就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诲人不倦”“与时俱进”“了若指掌”“唯利是图”等成语,引导学生推知“诲二人弈”“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惟弈秋之为听”等句中“诲、俱、若、惟”的词义,既省时高效,又贯古通今,加深了学生对已知成语的理解。
二是结合同类词。王菘舟老师在《伯牙绝弦》一课中,关于“绝弦”是这么引导学生理解的:
师:“绝弦”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不再弹琴了。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
生:绝交。
师:著名作家金庸不再写文章了,叫――
生:绝笔。
师:“绝笔”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封笔”;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
生:封影。
师:不对,叫“息影”
……
师:所以,不再弹琴了,叫――
生:绝弦。
@理解过程看似有点绕,其实是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语言经验,使之与陌生的知识接通,成为打开文言词汇的钥匙。
三是结合俗语。一些俗语或俗称也保存了某个古义或古汉语的句式,对理解文言文词义也很有帮助。施茂枝教授指导学生理解《学弈》中“弈秋”一词就是这么做的。
师:(在“弈秋”下面板书“刷子李”)还记得“刷子李”的意思吗?
师:是的,刷子李是一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刷子”表示他擅长用刷子刷墙,“李”是他的姓。谁能根据“刷子李”猜出“弈秋”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真好!你们会触类旁通。一个名叫“秋”的人,擅长下棋,被人们称为“弈秋”。
三、比较分析法
有人说:“学习文言文,在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中,词汇是重点,在词汇中,常用词是重点,在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常用意义是重点。掌握常用词就掌握了一把能打开古书大门的钥匙。”所谓“常用词”,即文言文常见的“之、乎、者、也、其”等词。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常用词后,就能举一反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阅读浅易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感受力也会得到提升。但受年龄及知识水平限制,指导小学生掌握常用词,只能在理解词义上下功夫,不能系统地讲解与操练文言用法与语法现象。为掌握常用词词义,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一是比较一词多义。常用词因语言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意义,只有仔细比较,才能真正把握词义。施茂枝教授在《学弈》一课的教学中,就把带“之”字的句子“通国之善弈者也”“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放一起比较理解,学生很容易就区分出“之”的不同意思;把带有“为”的句子“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为是其智弗若与”“惟弈秋之为听”放在一起,通过讨论“三个‘为’为什么都读wéi”这个问题,巧妙地理解了“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