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朗读中的感情如何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朗读中的感情如何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也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宋学家朱熹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才可以深刻领会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然而,观摩语文课我们常发现,不少教师的语文课堂学生虽然朗读次数多,但质量不高,缺乏表现力,有的浮光掠影,有的则找偏了力点,有的矫情做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要求朗读“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那么,教师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呢?

一、配乐融情

以前总觉得语文课不应该过多播放音乐、视频,以免这些强烈的感官刺激干扰了对文章的静心体悟。但是,连续上过几次配以音乐的语文课之后,不得不承认音乐在推进人的情感理解上,有着无与比拟的影响力。且不说教学《二泉映月》(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这些有着音乐元素的课文,其文章高潮部分必须配上音乐,才可以让人切身体悟、身临其境。即使是一些跟音乐没有直接关联的课文,比如《和他的大黑骡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他命令副长官开枪杀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那段时,那种矛盾又决绝的场景和他复杂又坚定的心情,如果没有音乐,学生读起来总难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可是,配上一段淡淡忧伤的音乐,再让学生朗读,这情感立即涌上心头,很多学生都忍不住哽咽了。这说明学生对于和大黑骡子的深情以及对战士们的爱,已深深印入脑海中了,乃至在此后的一些早读课上,每每读到这一段,学生的语调都会突然变得凝重而深情,这足以说明当时的配乐朗诵确实让学生对这段课文的理解铭记于心。而能辅以音乐诵读的课文有很多,如果有教师擅长将音乐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就能充分挖掘音乐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巧图激情

图画能激情吗?之前存有疑惑。但是在两次教学《灰椋鸟》(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时,两种不同的实践证明,必要的图画用得恰到好处时,一定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能推波助澜,把学生的情感推上高潮的。记得第一次教学《灰椋鸟》,在学习灰椋鸟“排空而至”时,笔者仅就文字作了些解释,出示“排”的几个义项让学生选择,再把理解带进课文中读。学生倒是加重了读音,读这一段时这句读得重了些,但显然并没理解到位。新近再教《灰椋鸟》,同样是这段,笔者找来了灰椋鸟归林时万鸟齐飞的几张照片,在讲解“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时,巧妙穿插其中,学生惊叹不断,再让他们读这一段,就会自然而然地朗读起来,不只“排空而至”这些词被强调出来,朗读时更富含着强烈的喜爱和赞叹之情。生动的课例告诉我们,在品词析句时适当借助于图画这些直观手段,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意,领悟段落中词句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教学《金字塔》(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倘若没有金字塔的直观图片,教师再怎么形容其巍峨壮观,也难以让学生有清晰的印象,而将有关金字塔的图片投影出来,学生忍不住惊叹“真高呀!”由此,也就明白了教材编者为何在一些课文旁配上插图,原来每一副配图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意图,或指向教学中的某个知识难点,或在情境上有所暗示和帮助。有心的教师教学时绝不会无视课文中的插图。

三、情境诱发

课文是平面的,如果只是粗略地阅读,理解也只会是平面的。教学《海伦・凯勒》(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虽然说学生对海伦的遭遇会泛起一丝同情,但是在预习或初读两三遍之后,学生便麻木了。笔者教学时不忙着让学生阅读课文,而是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先听老师朗读,边听边体验和想象盲童的生活。这一情境虽然简单,可学生觉得新鲜好奇,体验后对海伦的遭遇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所以再朗读“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其中的“隔绝”“死一般的沉寂”“不能……也不能……”在朗读时马上有了轻重缓急,很多学生处理得非常到位。由此说明,必要的情境设计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贴近作者心理,设身处地进入人物内心。小学课本里情节动人的文章有许多,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往往都会放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挖掘情境的教育资源,借助情境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深处,不失为指导朗读的有效手段。苏教版教材有文包诗的课文,有位教师索性以“学诗”为教学活动的主题,采用“品析+想象”的方式来扩充诗的时空。学生理解差不多了,再让他们回过来对照课文阅读,学生豁然发现刚才的这些理解竟然跟课文高度契合。学生惊喜之余,教师再组织进入朗读,文章每一句的情感理解都已了然,情感早已了悟,读起来自然富有感染力,句句荡漾着丰富的情感。平时的课堂上,“你看到了怎样的司马迁?”“你面对叶欣会怎么说?”“假如你就是嘎羧,你会对逝去的战友怎么说,又会对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说?”类似这样的设问经常出现,其实质正是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去理解、感悟和表达。教师每每如此设问,学生常常能迅速进入情境中的角色,表达出与情境契合的情感和思想来。可见,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确实能诱发心念,推动情感。

四、改换诗行

阅读教学中,有时遇到情感丰富的段落,用平常高低轻重的朗读技巧,仍不足以抒发出作者的情感时,我们会想到诗行来助力。比如《月光启蒙》(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的最后一节,正是情感升华、凸显主题的一段,怎样朗读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激呢?教师采用了诗行的形式:“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诗行出现,学生也不用教师指导,竟都深情又抑扬顿挫地朗读起来,原先品析课文积累的情感,在这一刻尽情释放,对母亲深深的感念化为一句句动人的吟诵,课堂由此进入了高潮。

五、导语巧串

一场精彩的晚会一定需要一位口才出众的主持,一台精彩的电视节目也一定需要机智风趣的主播来串场。其实,一堂课就是一场有主题的学习活动,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串场引导。这时,串词导语就显得非常重要。分析一些名师的公开课,他们的每一句话看起来是信手拈来、兴致所致,仔细推敲则发现充满着启发性,耐人寻味。或预设、或铺垫、或评点、或赞誉,每一句都精巧妥帖,富有技巧和智慧。这显然是多年经验和智慧的积淀,是长期严格要求、自我修炼的结果。教师巧妙的导语串词常常能让学生如沐春风,享受着丰赡的语言洗礼和文化熏陶。我们在品析文章引导学生朗读时,必要的引语和串词如同高超的乐师轻拨慢捻,一点点、一丝丝拨动学生的心弦,直至进入情感的巅峰。我们以《海伦・凯勒》一课为例,教师教学初始就说了这样几句:“她是19世纪著名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盲聋人;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她是――”紧接着又出一句:“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天啊,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她是――”两句对比强烈的导语后,教师接着说“一个盲童,如何成为一名作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的呢?这中间隐藏着什么惊世的秘密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一下子把学生从平静的学习状态带进了好奇探究的亢奋之中。同样在《二泉映月》一课,品析阿炳创作二泉映月那段时,教师说:“同学们,这就是阿炳十多年的经历,请大家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张脸上。你看,那张曾经非常可爱的脸,那张曾经充满了青春和朝气的脸,如今,随着师父的离世,随着他双目失明,随着大雪纷飞、烈日炎炎,那张脸变了、变了、变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学生回答)。教师接着说:“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阿炳火热的内心。)教师又说:“同学们已经走进了阿炳心里。如今,阿炳再次听泉,那淙淙的流水流进了阿炳的心里,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声音阿炳听到了,你们听到了吗?他在叹息什么?为何哭泣?向谁倾诉?呐喊什么?”交流后教师再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学生朗读时,满怀悲悯和激愤,声音压抑着情感,又激荡着满腹的愤懑,一步步进入情感的高潮。

总之,文章的重要段落和关键词句,往往凝聚着文章的精华,科学地引导激发、巧妙地品味吟诵,既是理解文章培养语感的需要,又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朗读有技巧,指导朗读更有学问和奥妙,适当借助不同的媒介,科学地设计、巧妙地引导,既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将情感升华融入其中。重视朗读指导、重视情感激发,相信会有更多学生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