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铁路工程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铁路将路基作为一个绝对平顺的刚性基础对待,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施工中采用双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并且对原地面处理、填料采用、碾压标准、过度段施工等施工工序技术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对路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做如下阐述。
中图分类号:U4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处理包括填前地基处理、填方过程中的周边处理和填前排水处理。由于原地面与填料结构不同,二者密度、承载能力不同,如果不对原地面进行有效的处理,易发生接合部沉降病害。填前地基处理首先是对地基进行简易的挖探,若地表下土质良好,状况稳定,则清除地表植被、树根、垃圾和不良土质后即可进行填前压实;若存在超过常规请表厚度的软弱层(如淤泥等),无法进行填前压实,则必须进行专门软土地基处理。在水稻田和冲沟地带常见0.5m~4.5m厚度的软弱层,都为黏性土和砂性土,由于填方区域多处在地下水及地表水丰富的地区,通常采用全部挖除软土的方案。地面横坡或沿路线纵向坡度陡于1:5时,将软土全部挖除并形成土质台阶后进行分层换填A、B组渗水料。 填前排水处理也是路基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填方区多位于水稻田内,地势低洼,水系发育且水量丰富,地基长期浸水导致承载力降低从而引起路基沉降超标,在坡地填筑更严重的还将导致造成填方体滑移,所以填筑前排水设施应永临结合,做好路基范围内的排水。主要采取路基边沟位置施作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疏干地表水。
2. 路基填筑
2.1基床以下路堤及基床底层填筑
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路基填土的施工阶段是决定填筑质量的关键。路基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先填边后填心,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用水准仪进行控制。路肩部位两侧各加宽0.5m。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路基整形完成,填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静压压路机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路基经过稳压后,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弱后强”。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由两边向中间循序碾压,各幅碾压面重叠不小于0.4m,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停车时应先减振,再使压路机自然停振,以保证表层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局部有松软现象时,应及时挖除,用合格填料换填,以保证路基整体强度。路肩两侧应多碾压两遍,保证路基边坡的密实度。
2.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厚度为0.6m分两层填筑,下层35m,上层25m。级配碎石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拌和时根据配合比由电脑自动计量。
施工要点:填筑表层之前,对基床底层的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以及路基标高、中线、纵横坡、平整度等项指标进行验收,并恢复中线、边线及相应控制桩。验收完毕后,根据设计的填筑厚度打好标高控制桩,然后沿线路方向挂线填筑,填筑时以挂线的平面标高控制填层厚度。摊铺时打出卸料方格网,控制好卸料的间距。按照填筑边线摊铺,两侧超填至护肩外侧不小于20cm,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人工配合找平,推土机粗平次数不得大于3次,避免造成混合料离析。以50m为一个施工段,摊铺长度不超过50m,一个施工段堆放完毕,立即摊铺碾压,防止水分散失,确保有一个最佳的含水量碾压。碾压前用酒精燃烧法检测碎石含水量,一般控制在偏离试验室得出的最佳含水量0%~2%最易达到碾压标准,否则采取酒水或原位晾晒至含水量适合后再进行碾压。碾压时行走方向逆平地机摊铺方向进行,机械碾压参数由试验段数据取得。机械碾压后,必须由人工补平凹坑,并修补纵横向衔接部位及路基两侧边缘。级配碎石的K30,Evd检测,宜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在压实后2h~4h内进行,要求K30≥190Mpa/m,孔隙率n
2.3过渡段填筑
2.3.1 路基与路堑过渡段。路基与路堑过渡段的填筑方式有两种情况:
(1)当路堑为软质岩或土质时,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界面处按1:2的坡度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其开挖部分同路堤标准进行填筑。
(2)当路堑为硬质岩时,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界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开挖部分用级配碎石进行填筑,且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m。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填筑要点:A基底处理达到路堤相应部位的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B 填筑前,恢复路基中线和填筑边线,路堑为硬质岩层时,按过渡段顶面宽度不小于2m放出基底填筑横向坡脚线,并用石灰打出标记。C 台阶的高度以0.6m左右,且宽度不小于1m。开挖时由低处往高处开挖,随挖随填。路堤与路堑衔接处基床表层纵向碾压搭接不小于2m。D 必须分层填筑。
2.3.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及台尾过渡段
(1)每一处的过渡段填筑前,首先进行实测和设计并量放样出过渡段的填筑范围和长度,打上石灰线。
(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及过渡段的基底处理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基底处理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回填和填筑施工。填筑之前,过渡段两端埋设好沉降观测标桩,施工期间每天观测,填筑完成已完成或正后三个月内每星期观测一次,三个月后每个月观测一次。
(3)台背基坑回填采用混凝土,过渡段台背2m范围内掺入5%的水泥,每层施工宜控制在2h内完成。
(4)在过渡段的填筑时横向结构物两端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施工时在横向结构物上画出填筑宽度及分层填筑厚度大样线,以控制虚铺厚度。碾压时,大型机械不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压路机及冲击夯作业压路机碾压。横向结构物顶部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重型机械。
(5)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要求压实度K30≥150Mpa/m,孔隙率n
3.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
为保证路基的纵向刚度均匀性变化,在轨道基础竖向刚度出现突变的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涵洞、路基与路堑、路基与隧道等分界处均设置了相应的过渡结构。
3.1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
3.2施工方法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分层填筑,每层铺设厚度为35cm,压实后为30cm,即压实前是压实后的1.17倍。碾压遍数根据试验参数确定。桥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在锥体与桥台之间,自基底开始,高度至桥台顶面、基础襟边上面及四面台身与锥体、路基基础部分均设置厚度10cm空心砖隔离层,应与锥体填筑同步进行。
(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法与要求同桥台过渡段施工,且每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面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路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基床以下部分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1:5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其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并在堑堤过渡分界处路堑侧基床表层以下横向排水砂沟内设置直径为100mm软式排水管。
(4)路堑与隧道过渡段。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处,在路堑基床范围内设置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厚度渐变过渡的型式。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厚度从仰拱厚度渐变到基床表层厚度0.4m。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需换填AB组土范围内,严格按静压、弱振、强振、静压收面、静压的施工顺序按网格法进行填筑。地基处理完成检测合格后,填筑掺入5%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方法、工艺与基床表层掺入水泥级配碎石填筑相同。
4. 结语
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承受着轨道和列车荷载,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扩散,与桥梁、隧道和轨道组成铁路线路的整体。路基的稳定性、坚固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线路的质量、列车的正常运行及安全,因此路基是保证列车安全、畅通的主要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