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宝石山周末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宝石山周末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六朝古都的杭州向来以名胜著称于世,其实住在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繁忙工作之余,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山玩水,而且很多景点不需要掏一分钱的腰包。西湖边的宝石山就是其中一处免费游玩的好去处,趁着节假日或是周末的空隙,何不就近去看看呢?

首先,且让我发表下个人的观点,对我个人而言,对于西湖的爱,莫过于最钟情宝石山了,因为先前的西湖十大景点对于每个游人而言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不光如此,譬如西湖湖心上的几个景点单纯门票和船票都要花费上百“大洋”,而且没法一览杭州城的美景。登宝石山不但能够满足饱览全景的欲望,而且无须花费半个铜板,最多带上两瓶矿泉水和磨破几分鞋跟罢了。对于很多留杭的人来说,这说法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宝石山上不仅景点、古迹众多,能俯瞰西湖全景和城区繁华,更胜在四季、晨昏、晴雨景致的各不相同:春可见翠竹雨后生,夏可在山洞享清凉,秋可闻丹桂飘异香,冬可赏盛世美景断桥雪;清晨可去初阳观日出,白天可去“宝石流霞”享受日光浴,晚上更是看赏月色、看烟花、数流星、俯瞰城市夜景的好去处;晴日时听鸟鸣风吟,雨天时感受那份寂静与安宁…可以说每次登山都有新的感受,不同的体会。

宝石山更是一座非常平民化的山,一年四季时时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每天天蒙蒙亮,就有人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遛鸟的遛鸟,提水的提水,更可以面对西湖引吭长啸,吐尽胸中浊气。那平和实在的氛围会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忘却了世俗的烦恼,甚至是,削弱了你的斗志,令你只想在此长留,而让所谓的豪情壮志统统一边去吧。

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去领略一下宝石山上的诸多名胜古迹吧!爬宝石山其实并不累人,说爬山其实是小丘罢了,通往“宝石流霞”有两条上山的道路:如觉得游兴未尽,可先在西子湖畔漫步后经过北山街后再绕道而行;若觉得疲倦了,可从保?路经宝石山下一弄那条青石板路拾级而上,这是一条登山捷径,沿途你还可以发现一些格外的惊喜:那一排刻满岁月沧桑的低矮乱石墙,那几尊在中幸存下来的精美摩崖石刻佛像,那座高大雄伟、建于民国 12 年的石牌坊,还有那典型的旧杭州民居老建筑,以及民居边上那一片铺满落叶、幽静的树林……

值得一提的是:中途大家可以看到一块千痍百孔的巨石,就是在宝石山的南麓,边上立有一块“大石佛院遗址”的旧石碑,据说这块巨石就是“秦皇系缆石”,说的是公元 210 年,秦始皇南巡会稽郡祭大禹,船行至此,因钱塘江口风恶浪高,便停泊在宝石山下,将船缆系在此石上,因而得名“秦望山”。今日宝石山尚存的这处“秦皇系缆石”胜迹常吸引不少中外考古爱好者慕名前来。听附近一位 80 多岁的老学者生动地讲起这块大石头的由来,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在北宋宣和六年(公元 1124 年)间完成了它的修行。世人看来,这石头实在是太好运气,要不然,杭州那么多的山,山上那么多的石头,为什么偏偏就是它和其下的山体被雕成了那半身的大佛像呢?说起来,这还有一段缘分在。那刻石为佛的是妙行寺的一个老僧人,法号“思净”的。在他还是钱塘城内一个孩子的时候,一日从宝石山脚下经过,看见这块巨大的石头,思净心中便闪过一个念头,“异日出家,当镌此石为佛”。一个心念,造就了一段人与石,石与佛的缘分。思净刻石还原的时候,已经是个垂垂老僧了。经过多年的雕刻终于成就了一尊高、宽各约 9 米,形为弥勒半身古石佛像的,是当时杭州最大的石佛。随后世人在上面贴了黄金,并用大殿覆着。这承受百姓香火的大殿,被称作大石佛院,此后屡毁屡建,最后终于毁坏于清康熙初;而石头,在老百姓口中成了“大佛头”。

呵呵,今日看来这块大石头不觉得自己像老百姓说的那么好运,它知道自己是经历了修行的。它立在宝石山上已经很久了。那时候,还没有佛祖,这山也只是海边的悬崖。那时候,它低头看见的也不是美丽的西湖,而是一片。石不语,千万年间,石静静的立在那里,看着世事变迁。它比佛祖看到的更多。杭州城和西湖,就是在它的注视下成长起来的。

言归正传,登上宝石山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景点保?塔,这座高大的宝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 968 ―976 )。作为西湖标志性建筑物千百年来一直就矗立在“宝石流霞”的一边,好似窈窕的“美人”伫立山巅。据悉,保?塔又名应天塔、宝石塔、宝所塔等,五代吴越国宰相吴延爽为佑国王钱弘召去京 ( 开封 ) 平安归来而建,初建九级, 名应天塔,又称保?塔。后坍,僧永保又募集,七级,因保有戒行,人呼师叔,遂称宝?塔。后元明清三代六修。现存八面七级砖塔为 1933 年修复,高四十多米,现为砖木是实心式样不能攀,近年又新换塔刹,更加显得玲珑多姿。因为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引人瞩目。尤其是晨曦,在阳夕浮云、彩霞的映衬之下,起伏如凤凰飞翔的宝石山来凤亭与犹如美人一般亭亭玉立的保?塔和谐地组合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所以又有“雷峰如老衲,保?如美女”的美誉。

尽管这座远眺如“少女”般秀丽的塔近看起来却带了几分沧桑,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侵袭,战火的洗礼,整个塔体全是民国时重修的,虽然说只保存了保?塔边上的明代铜制

塔刹。但悠悠历史毕竟不能改变,保?塔正因承载了太多文化积淀而成为西湖乃至整个杭城的象征,让数以万计的中

外游客所铭记。

宝石山上向来以奇石著称。保?塔西侧 50 米开外有座来凤亭,就是老底子俗称的“宝石凤亭”,为清代“钱塘十八景”之一。此亭建造在宝石山的岩石上,飞檐翘角,玲珑剔透,造型优美,与秀丽的保?塔东西对峙。来凤亭始建于清雍正九年 (1731 年 ) 。据《西湖志》记载:“宝石山形若翔凤,保?塔在其巅,宛如凤嘴。……雍正九年,总督李卫建亭,题曰来凤。”

亭旁山岩有一块长两三米的椭圆巨石,因下部与山岩脱离,摇摇欲坠,如天外坠落,俗称“落星石”。传说是吴越王钱?曾封其为“寿星石”,石上今刻有现在著名书法家朱关田题书“寿星石”三字。不远处的朝北崖畔又有一块叫“看松台”的巨石,上刻“屯霞”二字。相传当年吴越国王钱锍在此欣赏松涛起伏之景观,在阳光下,岩石光耀闪烁,宛如彩霞屯积,所以又有“屯霞石”之称,这里是同时也是民间流传颇广的“情侣谷”,经常可见年轻情侣结伴立于石上,边远眺冬日杭城的美景,边双双念念有词地祈祷上苍保佑,希望能够今生今世白头到老。

沿着光滑的石板路,在来凤亭西侧有一洞名“川正洞”,过川正洞有一条长约 10 余米,宽不足 1 米的石峡,犹如福建武夷山著名景点之一的一线天,此处两侧石壁如削,传说是当年吴越国王钱缪射潮时用脚蹬开的一条道路,所以被称为“蹬开岭”,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钱王那一双硕大无比的大脚印子,直到今天,还深深地陷在石壁上呢?

穿过“蹬开岭”,就来到了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这里也是宝石山上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因为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宝石山也正因此而得名。这里同样也是攀岩爱好者的天堂。

在一块题有 “宝石流霞”红色大字的陡峭崖壁上,几个攀岩爱好者在这里摆开了架式。他们徒手从底下一步一步开始往上攀爬,每往上一步都会情不自禁地“啊啊”地吆喝一声,不知道是在手抓痛了呢?还是在为自己壮胆,而此时路过的游人纷纷抬起头来摒住呼吸、瞪大眼睛驻足观看。一个 20 多岁的小伙子在几次失败后,终于爬上了崖顶,此时围观的游客中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犹如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将军一般,而小伙子更是在崖顶激动得欢呼雀跃。一些游客看了不过瘾,便开始自己动手起来,纷纷来到在对面一块相对平坦的崖壁上练起了“攀岩功夫”。有的男游客这时也顾不得身穿所穿的西装和皮鞋,女游客也一改平日里的淑女形象,卷起袖子大呼小叫地一个劲向上攀爬,更为搞笑的是然有人背着孩子攀岩的,“狗趴式”的滑稽一幕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一会儿,对面的崖顶上便聚集了二三十个“临时攀岩爱好者”,其中不少是十来岁的小朋友,更有一家老少同来挑战的,看来“宝石流霞” 不仅仅具有欣赏价值,而且还是强身健体,挑战自我的健身好去处。

顺着山路一直往前走,宝石山的西面就是的葛岭 . 岭高一百多米。因相传东晋高士葛洪在岭上修道炼丹而得名 , 最高处的初阳台,传为葛洪炼丹所置 . 葛洪 (283-363),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 . 幼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困,以砍柴所得买纸抄书,刻苦攻读,十年如一日 , 终成为知识渊博的道学家 . 晚年来杭,在宝石山坞建抱朴庐 , 并在山上来井,筑台炼丹 . 后人将他住过的山叫葛岭或是葛坞 , 至今仍然并保存了炼丹山、炼丹井、抱朴庐等遗址。

抱朴道院在葛岭半山腰,亦称葛仙庵抱朴庐,相传为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设炉炼丹修炼之所 . 旧时,葛岭抱朴院与黄龙、玉皇合称西湖三大道院 . 现为全国二十一道教重点宫观之一,浙江杭州仅此一座。

相信宝石山短暂的一日游会让你毕生难忘,心动不如行动!为何不趁周末的时间携上三五好友一同尽情游玩呢?再说无须花费半分钱就能够玩上一整天,这是多么好机会啊!热爱旅游的朋友,赶快准备起来吧,不必再担心囊空羞涩喽,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赶紧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