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理性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理性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普通高校中,早操不仅是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早操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而且大多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充分利用早操时间,出操率低,无法达到学校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所以,必须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进行理性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早操积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作用和现状,提出了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积极性的措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作用;措施

前言

在普通高校体育工作中,早操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环节,普通高校顺利开展早操,具有现实意义,对高校能否实现体育目的起直接影响作用[1]。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通常具有个人自主性、群体性、锻炼价值局限性等特点,学生坚持参加早操可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早操活动出现许多问题,逐渐形式化,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早操,以致无法达到学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1.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作用

1.1正面作用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坚持早操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身心健康。早操是体育锻炼的重要形式,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魄,发泄不良情绪,进而减轻学习压力[2]。目前,我国实行的高考和升学制度,使学生身体从小学起就严重透支,以致大学后体质下降。此外,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看电视、上网、听歌越来越多,体育锻炼越来越少。因此,普通高校开展早操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健康。(2)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高校是即将进入社会最后阶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为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以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工作,并克服惰性,培养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气质。(3)有利于培养顽强、刻苦、积极进取的品质。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责任心、团队精神,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大多数企业为提高新职工身体素质,通常安排时间组织集中封闭或军事化训练。(4)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学生坚持早操,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1.2负面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早晨不利于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早晨慢跑会给心脏造成压力,原因在于心脏在清晨尚未适应运动,而且慢跑会增加人体激素分泌,加快心跳。与午后或傍晚人体激素分泌量相比,清晨慢跑是其2倍~4倍。生物钟和体育锻炼间具有密切关系,体育锻炼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体温影响,即锻炼时,体温越高越具有锻炼效果,而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才会逐渐升高。所以,下午是最佳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个时间肌肉温暖,人的体力比较充沛,心率和血压也比较的平稳,可提高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2.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现状

2.1现行早操制度存在弊端

目前,早操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早操形式化,未严格要求学生进行早操。(2)硬性规定学生早操,进行出操点名,且出操率关乎成绩、毕业、评优等,若仅点名,极易导致形式化,如学生为点名而起床,点完名后却不进行早操,而且也会导致代签、虚假等情况的出现,难以达到早操目的。(3)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物力,有些教师住在离学校较远的地方,不便于管理早操,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2.2早操形式、内容单一

一直以来,早操形式和内容无较大改变,以致学生产生逆返心理,原因主要在于:(1)早操内容单一,通常为动作简单、频率慢、运动量小的广播操,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2)早操成为管理学生的手段,与学生成绩、毕业、评优等挂钩,背离体育锻炼目的,达不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3]。

2.3体育场馆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日益增加,校区规模急剧扩大、合并,但体育场馆设施却并未相应增加,而且有些学校的体育锻炼场地远离宿舍区、食堂,不利于学校组织学生早操。

3.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积极性的措施

3.1合理安排早操次数

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在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空间的情况下,可合理安排每周早操的次数,一周一次或隔天,同时增加下午课外活动次数,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一小时。

3.2丰富早操形式、内容

由于早操形式、内容单一,会导致学生早操不认真、形式化,所以高校应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爱好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丰富早操形式、内容,适当增加适宜学生的网球、太极拳、瑜伽等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3完善体育场馆设施

普通高校应重视体育工作,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积极组织、宣传早操的意义,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早操组织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体育教师的管理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此外,学校应加大体育场馆设施投入,添置适宜学生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锻炼环境,有效保证学生体育锻炼[4]。

4.小结

总之,早操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形式,不仅利于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顽强、刻苦、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能有效促进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发展。但由于普通高校现行早操制度存在弊端,早操形式、内容单一,体育场馆设施不完善,使得学生早操积极性低,学校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目的。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早操次数,不断丰富早操形式、内容,完善体育场馆设施,以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积极性,提高早操出勤率和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淑红.从早操质量谈早操组织形式与早操内容[J].考试周刊,2011(77):141.

[2]宗延伟.大学生早操期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学周刊A版,2013(02):18-19.

[3]王大勇,王福军.试论高校学生早操的科学管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4):123-124.

[4]段晓霞.高校早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