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古典“和谐”理念及其政治含义论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古典“和谐”理念及其政治含义论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追求“和谐”是人类最素朴平正、古老而永恒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愿望。中国古典的“和谐”思想及其相应的政治理念发端于传说中的上古尧舜时期,奠基确立于西周之世,最终成熟于春秋战国这一先秦诸子思想勃兴的轴心时代。深入探讨和辨析中国古典“和谐”理念的意蕴及其政治含义,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过去自身历史的理解,也更能使我们深切体察和领会自身当下的所思所为。

关键词 中国 轴心时代 和谐理念 政治含义

先秦诸子时代,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且具有典范意义的古典时期或“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提出和阐发的“和谐”思想及其政治哲学理念与治国方略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影响深远,构成了中华民族之根源性智慧的源头活水,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而又历久弥新的古典思想遗产。那么,这份思想遗产究竟是怎样的?是否仍然具有某种当下的相关性或启示性意义?本文将对此作一些尝试性的初步探讨和阐述,而这一探讨和阐述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过去自身历史的理解,也更能使我们深切体察和领会自身当下的所思所为。

引言

众所周知,讲“和”、贵“和”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然而,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我们需要全面而客观地理解和看待中国传统的“和谐”理念。

首先,讲“和”、贵“和”固然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不过,我们却大可不必把它标榜为独具特异的东西,诚如方克立先生所说,“和谐”其实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是“人类文化关怀的普遍主题和永恒主题,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①;美国学者郝大维、安乐哲也曾如是说:“一种陈旧的解释,它将西方说成是爱好理论的,好冷静地反思,将中国的思想说成是充满了对社会和谐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观点,这两种文化共有一个对于社会的人来说是惟一明智的目标——达到社会的稳定,可能还有社会的和谐”②。同时,笔者认为,在探究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时,也不能忽视思想文化传统中其他的一些重要特色,比如“求同”、“尚同”的问题,如严复早就指出过的,相对于“西人喜党居而州处”来说,其实传统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贵一道而同风”③;另如钱穆先生尝言,“中国学术有一特征,亦可谓是中国文化之特征,即贵求与人同,不贵与人异”④;李泽厚先生亦有言,“中国思想传统一般表现为重‘求同’”⑤。果如是言,则我们不仅有讲求“和而不同”、多样性统一的思想传统,还有和同一致、求同尚同的思想倾向,这两种不同取向的思想意义同样都不容轻忽,对它们需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其次,讲“和”、贵“和”并不意味着就不讲“斗争”或漠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反之,讲“斗争”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或必然要“仇必仇到底”。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讲“和”、贵“和”,而在于“要阐明和谐的本质内涵及其与差异、矛盾、斗争的关系”⑥;而且,如果说追求“和谐”的社会目标并不意味着要轻忽或漠视人类生活中的对立与冲突、矛盾与斗争的现象的话,那么,我们似可以说,人们唯有或必须敢于正视和直面人类生活中的种种对立与冲突、矛盾与斗争的现象,并积极寻求应对和化解之道,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谐”。

最后,中华“和谐”思想和“和谐”文化有着异常丰富的内容,不可一概而论,其内涵与意义需要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揭示”⑦。而且,这种“和谐”思想和文化究竟与我们当下具有什么样的相关性,这问题比表面看上去要错综复杂得多,但不管怎样,都有必要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梳理并弄清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真实含义,并对之加以批评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传统中的“和谐”理念与思想,哪些是有用有益的,需要我们珍视和吸取,哪些是有害无益的,需要我们批判和扬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甄别和选择,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中国前轴心期的“和谐”观及其意义演生的历史脉络

在中国历史上,讲“和”、贵“和”的观念与意识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我们并不认为这是足以让我们矜以为独异的东西,或者唯此才是最足以彰显我们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的东西,但是,将中华民族称之为是一个崇尚和谐的古老民族,而且其“和谐”理念也自有其自身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民族特色,这一点大概是毋庸置疑、也是世所公认的。

依据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记载来看,在上古圣王统治的时代,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和”之为“和”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而且,自始便是一个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观念。据《尚书》所载,尧帝“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典》)而舜命夔曰:“夔!命汝典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舜典》)禹亦尝言:“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大禹谟》)显然,这些记载表达了这样一种以“协和万邦”、“神人以和”、养民和民即邦国家族之间、神人之间和君民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为追求目标的“和谐”政治理念。

如果说有关尧、舜、禹的说法还有许多神话传说的成分和色彩的话,那么,根据《尚书·周书》中的记载,基本可以确信的是,降至西周时期,“和”已成为周初统治者所实际奉行的一个重要政治观念,所谓“惟民其敕懋和”(《康诰》),“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梓材》),“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洛诰》),“用咸和万民”(《无逸》)。很明显,周人信奉天命,但又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诗·大雅·文王》),故而基于一种政治忧患意识而发展出了一系列尊奉天命、敬德保民或明德慎罚的政治观念,充分体现出周初统治者已具备一种自我克制的政治理性,而尤其表现在对民的态度上,如周公谆谆告诫其群臣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依,隐也,意即隐痛,疾苦)”(《尚书·无逸》),即要体察民情,了解民生之艰难,而切不可贪图安乐乃至恣意妄为,甚至还提出应把民众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以照察、反省政治之得失,如《尚书·酒诰》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总之,周人所抱持的核心政治理念就是谨慎地敬修己德、发政施教,以便实现上奉天命、下和万民的目标。而且,这一以和民为目标的政治理念,常常被后来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反复申论和强调,以警戒劝告背离这一政治理念的统治者,不管这在实际上对统治者是否能够产生有效的影响,但毋庸置疑的是,周人为后世留下的最为重要的精神遗产正是“以德和民”(《左传·隐公四年》)的政治理念,乃至直到春秋时期,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仍然普遍认为,统治者是否能够做到“以德和民”,实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政治的成败。以德治国理政,则民和而神降之福,否则,则民不和而神亦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