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点燃阅读火花,提升语文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点燃阅读火花,提升语文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积淀对其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点燃学生阅读火花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究和践行。

关键词: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 比较教学法 个性阅读

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阅读的关系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质和修养。就其内涵来看,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语文情意和语文审美等五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学校、家庭与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阅读资源;社会群体及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见闻经历、知识技能、谈吐行为和兴趣爱好等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中学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有效引导和启发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力、道德观和人生观,而这些恰恰是语文素养的构成和体现。现今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教材本身又缺少理解的知识背景,使得学生能阅读的只能是知识的还原记忆。二是迫于现实中一些统考、升学考的需要,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应试知识和应试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研究能力的提高。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简而言之,“阅读的人越来越少,阅读的品位越来越低。”笔者认为,拯救学生日渐颓废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打破阅读教学的镣铐,用情感和智慧点燃学生阅读火花。

二、点燃阅读火花,提升语文素养

(一)创新阅读教学,唤醒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各自的阅读获得信息,发展自我;二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文本对话。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大胆实践,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原初。所谓“原初”,是指学生阅读作品内容后,随之而生的对作品整体的原始感悟。教师不应以自己的阅读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和感受。

例如,在散文《汉家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对汉家寨中人物(老汉、小女孩)的行为和命运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封闭愚昧说”, 有“坚忍不屈说”,有“安分守己说”,有“故园情结说”……应该说,这些不同看法的背后体现出学生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和情感态度的不同。正是由于存在这些不同,语文阅读教学才可能让学生在个性阅读后,走进读者,理解文本,发展自我。语文教师把教学的视角由作品转向学生,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与文本和教师的平等对话上,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各有会心”的权利。教师如果善于捕捉学生对作品的原初感悟,那么,学生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就会凝神屏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思绪随作品跌宕起伏,从而使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2.情感碰撞。语文阅读教学更应注重激发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成功的情感交流。这种效果并非教师搬用教学参考书,只停留在对作品艺术手法、结构方式、情感因素的分析层面就能实现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用思想垂钓思想、用情感召唤情感,以个人的情感和智慧来吸引学生阅读、思考。

例如,对小说《祝福》的主题分析,如果只是简单地搬用教学参考书的分析,把主题定论为反对封建礼教,学生只会毫无思考地接受,而缺少对小说人物及主题的真切感悟。但如果教师能巧设问题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去思考、去体味:假如你是鲁镇上的人,你会像鲁镇上的其他人一样成为“看客”吗?还是尽你的能力去解救她呢?或者是像小说中的“我”一样无奈,选择逃避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文本,与祥林嫂对话,理解她的倾诉,辩证地看待“看客”的行为,对小说的社会环境及人物的命运有了深切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答案选择和价值判断。在教师的思想垂钓和情感碰撞启发后,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了学生思想碰撞,使学生多了情感交流的渴望和阅读的动力。

3.比中求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能使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例如,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三篇名家名作中的母亲形象不论性格、身份还是命运,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善良、勤劳、坚强并没有让她们得到生活的幸福,而是泡在了生活的苦水中。到底是什么让三位母亲有了如此浓郁的悲哀呢?在对三篇作品的母亲形象作比较分析,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个人的缺陷正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而她们悲哀的命运又是当时病态中国生活中的一枚病态人生的苦果。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比较分析法,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启迪他们的智力,使他们进行思考和赏鉴,从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搭建阅读平台,鼓励个性阅读

创新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点燃阅读的兴趣火花只是万里长征路上迈出的头几步。要让学生阅读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之余,教师在充分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后,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味浓、品位高的书,并鼓励学生添购书籍共同构建班级“青春书吧”。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制定一学期或一年的读书计划,并在每周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在教室或学校图书阅览室开展“语文阅读导读课”,改变过去那种无书读、无时间读、无计划读、无心情读的局面,变成现在的有书读、有时间读、有计划读、有兴趣读的面貌。教师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美文阅读推荐比赛”,教师可让学生向全班推荐自己欣赏的好文章,并写上推荐语,印发给全班阅读,形成“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交流局面。

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三、结束语

阅读趣味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心灵的体验,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本人对阅读和教学的爱好与尊重。有了教师情感和智慧的引领,学生就会走进比别人更深刻、更有品味、更有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2]汪波.阅读:思想的碰撞 情感的交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7):14.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