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议批评报道的新闻支撑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批评报道的新闻支撑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批评报道、监督报道、负面报道这些名词说的都是同一个内容,即对某些违背社会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社会现象、突发事件做披露性报道。这一类报道长期以来是新闻传媒的主打产品,长期以来被视为新闻传媒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过,进入2012年以来,批评报道遭遇的阻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很多媒体人心存疑虑:批评报道还能做下去吗?而受众也很困惑:批评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是否社会现实的确如此?笔者从三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 批评报道; 监督; 阻力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60-02

一、批评报道的量价比问题

批评报道的社会影响力的确很大,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各界公认。在都市类新闻媒体上,每天都会有近乎四分之一的批评报道出现。从量上说,批评报道是整个报道中数量最大的新闻品种,这样多的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体现出当地的社会现状呢?很明显,批评报道多,并不意味着某地的社会现状很糟糕。在西方一些国家,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观点是整个社会群体可以接受的,也没有谁会认为坏消息扎堆出现会有什么不对。因为在这些国家媒体对市场的分割已经多元化了,有些媒体特别是都市小报全部内容就是负面消息,而有些媒体比如政治类大报就少出现典型的负面报道。这方面的例子就是英国的《太阳报》与《泰晤士报》,某一张报纸上尽管连篇累牍都是负面报道,但是其他的报纸会对此进行平衡,不同的观点非常多,受众很难根据一张报纸、一家电视台的报道作出结论。而中国的传媒市场恰恰相反,由于市场开发尚待深化,同城媒体的不同声音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在报道负面新闻时,差异性很小,这样的话很容易形成统一口径的揭批声音,对当地而言,这样的舆论集中便不是一件小事,很容易导致受众的意见不够理性地全面集中,从而对社会现状产生错觉。

以我国很多城市而言,能够主宰舆论的基本上都是两家平媒、一家省级电视台、一家市级电视台,还有一两家电台,记者之间互相交换线索,遇到负面新闻的线索时共同采访也非常普遍,这样的集中“火力”使得“负面情绪”被扩大的可能性非常高。有时候这样做的确可以对某些有违公平、公开、公正的社会现象进行纠正,但是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负面情绪的积累却是不容忽视的。

以陕西为例,出现在新浪等国内门户网站的新闻(大多数是陕西本地媒体首先报道的)经常都是批评报道。不需要专家做出结论,有心者可以看看网友的留言就能知道,这类批评报道无形中引导了受众对陕西误解,认为这里落后、保守、投资环境差、公务员执法水平低等等,当这些看法成为一种舆论导向,很多国内媒体也就非常喜欢转载陕西的负面新闻,以求得关注度。我们试想一下,近年来陕西的发展速度全国领先,很多方面比起前些年有了巨大的进步,其实很多负面新闻能够报道出来,本身就说明了一种时代的进步。然而,这些负面新闻长期的、集中的为全国所关注,也必将使得全国舆论对陕西的发展予以忽视,对陕西继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试问当地有没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不对批评报道进行限制呢?媒体在抱怨这种限制的同时,似乎了忽视了一点,批评与被批评之间也是需要有良性互动的,如果这样的良性互动不能够形成,一篇批评报道就让当地“刺刀见红”,那么打压批评报道是必然的。尽管就事论事,其真实性不容置疑,但任何一件新闻都不可能是就事论事式的影响。以一家公司为例,总经理接手的3个月内,连续遭到媒体多次批评,试问董事会会不会考虑换人呢?尽管这位总经理或许在其他方面做出了成绩,但不利的舆论氛围显然直接打击了整个公司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论之,批评报道是一枚不可控的爆炸物,当它引爆,可以打击的绝对不是新闻当事人一处。因此,在批评报道的发放量方面,媒体不得不全面考量,批评不可以连篇累牍,否则很难不遭到被批评方的误解,以至于敌视,这对于媒体本身的生存环境来说,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当然,从深层次来说,这意味着中国的传媒市场还是处于一种较低的开发阶段,媒体分工仍然显得单一,对同一事件的多元化解读不够,这一点从批评报道方面来说,也许论据不足,至少这种趋势是可以看出来的。传媒市场的多元化阶段没有到来,市场蛋糕的划分在同一层面上,而不是多角度、多层面的。

二、批评报道的生命力在于正确引导舆论

从中国批评报道的发展历程来看,批评报道在初创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初)是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哪个时候,说起批评报道有一条原则:即依靠当地党委展开批评报道。当时的记者在很多时候是喉舌,更是眼睛和耳朵,能够有效起到承上启下、互通有无的作用。当然,那时候的很多批评报道不是公开发表的,而是通过内参的形式在小范围传播的。就传播效果来说,不能够与今天相比;就解决问题来说,要比今天更有效。

但进入信息社会后,以往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以往的经验完全没有借鉴的价值。原先的经验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问题解决,又能使使当事人举一反三思考工作存在的不足,也让公众了解整个过程,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以此来反思我们现在的批评报道,追求新闻当下的关注度没有错,媒体有义务代表公众来了解某些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有义务让公众知道某些不按正常思维、不按正常规定出的“牌”。但是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被批评方的立场。我们想想看,倘若被批评方存在犯罪行为,作为媒体是不是应该先与司法部门沟通一下,征求对方的意见后再酌情披露部分内容,否则的话对方惊觉之后立即毁灭相关证据,而司法部门抓不到证据,到那时被批评方直接与新闻单位对簿公堂,吃亏的又是谁呢?再比如,被批评方明明是有问题的,见记者采访,给记者设一个“套”,事后举报记者敲诈,记者又如何脱身?

这些事情在现实中就发生过,并不是笔者的构想。

在批评报道进行时,多方采访的一个原因是,要给记者留一条退路。试问,不少批评报道在采访时,记者就主动与当地党委进行过沟通,甚至就有当地党委的相关人员在场,报道中岂不是更多了一层力度,也更显得客观公正,也能让公众了解到当地对问题的立场与态度。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也许带来说情风肆虐,这意味着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正义感以及更多的沟通能力。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一篇真正通过相关部门进行的批评报道一定会有成效,一定会给记者带来一个稳固的线索源,一定会让记者交到真正的朋友。比较起来,对批评报道给予更多思考、开动脑筋、考虑周全的记者,不会因为徒劳无功而懊悔,也不会因为屡屡爆出重量级稿件反而线索越打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