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与习惯”系列(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与习惯”系列(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维在上面,习惯在下面

……你可以将人的大脑想象成一颗洋葱,由一层一层的细胞组成,然后是离头皮最近的外层部分,从进化的角度看,这部分通常是最近才产生的。你要是梦见新发明或者被朋友的笑话逗乐,这是你的大脑外层部分在工作,也是思维产生的最复杂的地方。

在大脑深处,靠近脑干,也就是脊柱和大脑结合的部位,这里有更老、更原始的结构,它们控制着你的自动行为。比如呼吸吞咽……大脑骨的中心是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块,这个组织与鱼类、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脑部的一样,这就是基底核,是细胞组成的一个椭圆形组织……

20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思考基底核是否也与人的习惯紧密相关……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3页)

……仿佛是头几次老鼠在探索迷宫,大脑必须全力工作来分析新信息,而经过几天重复走同一条路之后,老鼠不再需要去挠墙或去嗅周围的气味了,所以与抓挠以及嗅闻相关的脑部活动停了下来。老鼠不需要去选择怎么转弯,于是大脑的决策中心偃旗息鼓,它此时要做的就是回忆起找到巧克力的最快途径。不到一周,甚至和记忆有关的大脑结构都停止了活动。老鼠已经将在迷宫中快速通过的路线变成了自身的一部分,几乎都不需要去思考。

这种思维习惯化,也就是跑直线、左转、吃巧克力的活动,靠的是大脑的基底核,老鼠颅内的探测器表明了这一点。随着老鼠跑得越来越快,大脑工作得越来越少,基底核这一微小、原始的神经结构似乎取代了大脑的工作。基底核是回忆行为模式以及依此行动的核心,换言之,基底核甚至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都在储存生物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3页)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习惯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人的很多行为开始是需要思考的,脑细胞活动重点在外层,或者说“上面”,一旦重复多次,形成了固定模式,它就沉下去了,思维就把它交给基底核去自动控制了,大脑皮层则腾出手来,去处理新的信息。这当然是很聪明的策略,节约精力,节约能量,如果每个细小的行为都要由大脑皮层重新思考一遍,人早就累死了。但是这种大脑皮层与基底核的分工也有很大的弊端。一个弊端是,基底核有相对的独立性,万一沉到下面来的习惯是一个不良习惯、坏习惯,可就麻烦了,上面的指挥它已经不听了,这可能就是习惯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弊端是,人类的多数并不是热爱思考者,思想懒惰是很普遍的现象,既然基底核储存的习惯也能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上面的大脑皮层也就乐得清闲,把凡是能转包给基底核的事情都包出去,自己也就一天天僵化了。别的行业且不论,反正在学校里,总的趋势是不管教师、学生,都一天比一天懒于思考,我们快进入“基底核时代”了。

其实应试教育基本上就是“基底核式教育”,题海战术与训练老鼠的办法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把孩子训练得想都不用想,按习惯就可以把题目答对,这是应试的最高境界。你说这种孩子长大,处理新信息的能力能不下降吗?课改提出探究式教学,其实就是不断用一些新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迫使他们的大脑外层活跃起来,不要只靠基底核生存,不要只靠自动化模式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大脑的活力和创造性。那些反对探究式教学的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基底核是否太忙碌了,而真正负责思考的大脑皮层,是否已经萎缩。我说的不是笑话,如果上述科学研究确是事实,那么,扫描这种人的大脑,肯定会发现他们负责思考的脑细胞区很寂静,一点都不忙。

思维在上面,习惯在下面,它们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这非常重要。这就启发我们,如果一个人业已形成了某种坏习惯,要改变它,就必须找到从上至下的一个突破口,或者换个比喻,就是必须想办法恢复上层对下层的领导,不要脱钩。这可怎么做呢?

行为“组块化”――习惯形成的基础

一周以后,一旦老鼠熟悉了路线,急速前进变成了一种习惯,老鼠在穿越迷宫时,大脑没有什么活动。

这个过程被称为“组块化”,也就是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而这是习惯形成的基础。我们每天的生活就靠这些行为组块(数量没有几百,也有几十)。有些很简单――你在把牙刷放进嘴里之前会习惯性地抹牙膏上去,有些则复杂一些,比如穿衣服或者给孩子准备午餐。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5―16页)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如果让大脑自由发挥,那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所以人大脑的基底核发展出一套聪明的系统,能够决定什么时候让习惯来取代其他活动模式,什么时候让组块行为开始或停止。要想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请仔细观察老鼠的神经习惯,注意老鼠大脑最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老鼠刚刚进入迷宫时,老鼠在隔板移动前听到咔嚓声时,以及在迷宫末端,它发现巧克力时。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7页)

于是你就明白老年人为什么通常都比青年人保守了。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组块”太多了,足够应付生活了,拿来就用,甚至想都不用想,多么省力!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老鼠大脑最活跃的时候是面对新情况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思考和判断,人也是这样,既然我有现成的模块,我就无须面对新情况,我的头脑就始终处于“不活跃”状态,久而久之,用进废退,那个专门进行思考的大脑外层部分,也就锈住了。新老教师的情况也是这样。大学生刚走上讲台,相当于老鼠刚进迷宫,那正是大脑最活跃的时候,教了一阵,从老教师那里学了一套习惯动作,工作顺手了,脑袋却“休眠”了,剩下的只是身体的劳累。有的老师在培训班里诉苦说他遇到了一个从未遇到过的“乱班”或者“问题生”,我就会对他表示热烈祝贺,因为这就相当于你这个“老鼠”遇到了一个新的迷宫,正好刺激你的大脑负责思考的部位活跃起来,是难得的进步契机。为什么我很反对罚抄作业?就因为这是强行“组块化”,学生抄几遍之后,就全是机械动作了,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护自己的神经系统。为什么我对厌学的学生不像很多教师那样义愤填膺、深恶痛绝?因为这很可能是他的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能通过引导启动学生大脑,那是我的本事,我若没有这本事,就应该宽容和等待,因为我其实不敢保证我的思维比他勤快多少,我比他占便宜的地方不过是多活了一些年,脑子底层多存了一些死板的“模块”而已。

总结我的工作,我写书,在网上和老师们讨论问题,几乎所有这些活动只是为了一件事――和教育上流行的一些“模块”作斗争,和教师的某些习惯行为作斗争。我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提供新信息刺激读者的大脑皮质外层,刺激那些负责思考的部位,使它活跃起来,不至僵化。我相信对有些老师,这可能会有作用。我这么做还有一个个人目的,那就是避免自己的僵化。我看新书,思考问题,就可以避免每天只用大脑的“基底核”部分活着。这当然比单用习惯生活要费精力,但是比较快乐,有超越自我的感觉,而且算总账这反倒是最节约精力的,因为我们的很多习惯都是“少慢差费”的。

“你的大脑无法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

你的大脑无法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所以如果你有一个习惯,那么这个习惯会一直蛰伏在你的大脑内,等待正确的暗示和奖品的出现。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9页)

我看到这句话以后,就一直在想这是什么意思。大脑怎么不能分辨好习惯坏习惯呢?比如一个人吸烟,他肯定知道这是坏习惯呀!看来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我理解可能是这样的:当某种行为形成习惯以后,它就沉到大脑的下部去了,甚至可以说,它就与大脑的上层(这部分是负责思考的)“脱钩”了。这以后你告诉此人:“吸烟是坏习惯。”他完全能理解,也能记住,但是这判断只能停留在大脑表层,对沉到下层的习惯模块起不了作用了,就好像“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样子。于是这个人的表现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这是耍两面派,不诚实,这有可能是冤枉当事人了,因为他是情不自禁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个受害者。

如果上述理论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面对学生屡教不改的不良习惯,

第一,就不会生那么大的气了,而且会有一种同情的态度。

第二,也就不会搞那么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因为动之以情也好,晓之以理也好,都是作用于学生大脑表层的,而他的习惯却在底层,情理都穿不透,等于白费。

第三,应该做的是采取具体措施,改变其习惯。

这个办法,我们后面要细说。

那么,改变大脑上层就完全没有作用吗?恐怕也不是,如果当事人有很强的信心,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则他的大脑上层就穿透力比较强,可以指挥下层改变其模块。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也要细说。